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安徽志愿者在行动 > 内容正文

抗战老兵公益行之我们在行动
来源: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 作者:曾荣贵   2018-04-22 16:29:14

  2018年4月21日,看望抗战老兵公益行,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了阜南县,看望老兵已经是我们的日常活动了,老兵在我们心中已如同我们的亲人,而每一次的看望,我们也有不同的感触,这一次,94岁的抗战老兵刘保才和他86岁的老伴,用行动展示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相濡以沫走过几十年,不论日子有多艰苦,言表中流出的是快乐;这一次,106岁的抗战老兵郑天付,用行动展示了什么是长寿,长寿就是一种期盼,期盼着关心他们的志愿者常来看望,用关心,用祝福激励着老兵的生活。

  抗战老兵:刘保才

  刘保才,男,1924.11出生,阜南县地城镇

  老兵故事自述:“我兄弟三人,排行老三。我二哥在民国二十八年被拉了壮丁,后来死在了抗日战场上。民国三十二年夏天,我18岁,也被拉了壮丁,一到临泉侍管区就被接兵的人带走,到南阳入了大部队。我被编到30军(军长鲁崇义)47师(师长姓张)147团(团长李文忠)3营(营长李文恒),当了通信兵,班长张建。1944年,我们全师北上,在河南省周口西南龟孙集南边和日军打了一整天,后师部下令撤退,我们就又退到了南阳。以后,我们部队就在南阳北部,信阳南部一带驻防,放犯光山、罗山的日本驻军西进南犯。1945年日军北撤,上级命令我军入川,路线是南阳、内乡、潼关、绵阳,穿山越岭全是步行,部队绕道潼关时住了7天休整。这时,日本投降了,部队就改变了行军计划,到北平接收日军投降。部队就从潼关经洛阳到郑州,坐火车北上,还没到石家庄,就被刘邓大军给解放了。我们被带到后方学习三天,我加入了解放军。参加了国共内战,1950年春,复员回到家乡。

  抗战老兵:郑天付

  郑天付,男,1913.02,四川南充人,现居住阜南县地城镇

  老兵故事自述:从小,郑天付的母亲就去世了,8岁时,受不了后母的打骂,他逃出了家门,而这一走,竟是一场诀别。 离开家后,郑天付到县里给人当过长工,1937年被抓壮丁进入国民党第24军,1938年转入杨森所率国民党第20军。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大别山的大界岭、小界岭战役……郑天付只能隐约记得这些自己参加过的战役名称,战争给他留下的,只有他耳旁、脚上清晰的弹痕。耳朵后面的伤是武汉会战留下的,脚上的伤是长沙战争中留下的,都是炮片炸的。当新兵时是机枪手,后来给参谋长王从光当勤务兵。在武汉东北沙河,日本人放马,他和参谋长把日本人和马都打死了,把他们的机枪拿走,当时奖励给50大洋。在长沙鸡公山战斗中打了七天七夜,不准烧锅,给养供不上。在大别山打2-3年游击战,雪下的深,走着走着人就掉山下。老人对枪非常熟,蒙上眼能拆能装,打靶一枪一个准。

  抗日战争结束后,郑天付随部队去了山东。1948年,跟李觉守阜阳。阜阳解放前夕,脱离部队,在阜南县给一个地主做苦力。后来,他跟当地一个女孩结了婚,从此,便在阜南地城镇居住至今。

  参与志愿者:郭如意(带车)、刘利华、石洪涛、刘冬梅

  感谢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正是有了你们,这个社会才更美好!你们的付出就是别人的榜样,你们的努力就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有了你们才有我们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