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城市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是出名的闹市,在步行街的西侧有一条小巷叫“师敬湾”,师敬湾有一个小院挂着“粮食局幼儿园”的牌子,抗战老兵郑一宽老人就住在幼儿园旁边的宿舍里。“8.15”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我们和橘光公益的六位志愿者一起登门慰问了98岁的郑一宽老兵,他是长沙市目前健在的两位黄埔军校毕业抗战老兵之一。
郑一宽老兵的老家在汨罗市的营田镇,父亲以驾船养家糊口。1939年9月,日本兵半夜从营田港登陆,见人就杀,见屋就烧,制造了死伤无辜百姓上千人的“营田惨案”,出生在营田的易中天教授在电视节目里讲述过那场血腥惨案。郑一宽的家被毁,他愤而报名参军,在湘江河道布设水雷阻止日军舰船进入内地。又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在福临铺阻击日军。后来他考入黄埔军校炮科,抗战胜利后参加起义,回到长沙经营小粮油店,公私合营后当保管员,文革中受过迫害,1986年彻底平反,退休颐养天年。
《增广贤文》有云“贫居闹市无人问,贵在深山有远亲”,道尽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但这老黄历过时了。郑一宽老兵虽然退休已快40年,但没有被社会忘记。省市委统战部、黄埔同学会、红十字会、关爱抗战老兵各公益团队逢年过节过生日都登门慰问祝贺,中小学生来接受爱国教育,今年新年伊始,省市委统战部领导、省市民革领导与副省长蒋涤非一起登门看望他。小巷居民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受尊敬的老英雄做邻居。郑嗲嗲每天步行到江边打拳舞剑,街坊都热情招呼。
同在这一天,橘光公益志愿者们还看望了郭培金老兵的遗孀王奶奶。郭培金老兵是望城区铜官镇人、革命先烈郭亮的族人。郭亮的夫人李灿英曾写信推荐介绍去延安,郭培金因年岁太小未去成。1944年日军占领长沙,郭培金渡河步行几百里到武冈县加入抗日劲旅74军,参加雪峰山会战。1950年参加志愿军炮兵1师入朝作战,三次负伤、三次立功、火线入党。1956年回国后调广州军区,1966年转业到位于娄底的军工企业湖南铸造厂,兢兢业业工作一辈子。1989年退休后来长沙随儿子生活,2022年因病去世。郭老夫妇在长沙人生地不熟,但长沙的志愿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郭老病故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逢年过节安排志愿者,照样上门慰问王奶奶,这让她深感欣慰。橘光公益志愿者还先后慰问了陈忠民、房可吉、罗华松等老兵,慰问金和物资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这份亲情和尊敬。
2021年郭培金老兵生日照
郑一宽老兵居住的小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建筑。1867年(同治六年),59岁的云南普洱景东县人、当过同治皇帝的老师、内阁学士的刘崐接替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担任湖南巡抚,在任四年半,修复天心阁、岳麓书院,培育人才,政绩斐然。1871年(同治十年),63岁的刘琨被诬告而被撤职,后经查明实情,慈禧太后下旨要他进京另有任命,但他对官场黑暗深恶痛绝,称病不应诏,也不回云南景东原籍,就寓居长沙专心编撰《湖南通志》,这一住就是17年。
刘崐清正廉洁,夫人去世后,他独自抚养五个子女,无栖身之处,境况窘迫。从31岁离开家乡,一直没有时间回乡探亲,暮年想要回乡祭奠祖先,苦于没有路费盘缠,只得变卖官服朝珠凑钱,终于未能成行。他的学生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在师敬湾购赠一处四合院,刘崐晚年才有了安身之所,据说地名“师敬湾”由此而来。他在这里完成了《湖南通志》的编撰定稿,1888年病死在长沙,由学生们集资安葬在河西学士路。
民国时期这座小院改做“陆军监狱”,曾经关押过革命先烈陈觉/赵云霄夫妻,关押过杨开慧烈士。赵云霄在这里写下给刚出生的婴儿的遗书,他(她)们从这里走上刑场英勇就义,门前这条街道就叫“成仁街”。
师敬湾这所小院留下清官刘崐的芳名,留下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足迹,还留下抗战老兵的故事。从“贫居闹市无人问”的刘崐,到“贫居闹市有人问”的郑一宽嗲嗲,这真是一座历尽沧桑、极有价值的建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