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新疆志愿者在行动 > 内容正文

九旬老兵 爱学英语
来源:关爱抗战老兵新疆志愿者 李萍    2018-05-04 10:24:21

  

  五一假期第一天,志愿者们看望了抗日、抗美援朝老兵卓华(黄埔名:卓毅伦)。90岁的卓老很潮,除了天天在社交媒体和大家分享各类咨询之外,他还时常温习七十年前在黄埔军校时学的《兵器学教程》。晚年,他重拾英语,从字母学起,之后用英语写文章,都写了好几本了,对于只剩下26个英文字母记忆的笔者来说,真是万分羞愧。

  感谢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新疆红石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建平先生为“陪伴老兵”提供赞助支持!

  “你看,抗战都过去七十多年了,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说,新疆和抗日战争没有多少关联,隔得那么远。”卓华说,他一听到这样的言论就很生气:“太无知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且,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吧!我是亲眼见证了新疆人民是怎么支援抗战的历史!年轻人应该多了解了解抗战的历史。”

  “我是老新疆人,我的曾祖父卓麟举是清兵派驻新疆军队的管带(相当于营长),随左宗棠一起过来的。”卓华说,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已经是第四代新疆人了,记得小时候,他经常到阜康、木垒的城墙上,骑着大炮玩,那些大炮都是清兵留下来的。

  下附新疆关爱老兵团队志愿者李萍提供的老兵卓华经历。

  在卓华的印象中,童年过得无忧无虑,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时年9岁的卓华还在阜康上小学,有一天,学校通过有线广播告诉大家,日本鬼子打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家要联合起来,一致抗日!

  卓华看到了一幅幅描绘日本鬼子杀中国人的宣传画,其中,一幅画深深刺激了卓华年少的心,是一个日本鬼子举起刺刀哈哈大笑,刺刀上,挑起一个中国小孩。卓华说,他当时眼泪都掉下来了,恨不得上前线杀鬼子。

  没多久,学校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每人手上拿着一面小旗子,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虽然,新疆离北平相隔遥远,但此时,越来越多的新疆人通过有线广播、报纸、以及满街的游行了解到战争的残酷和紧迫。

  从那时起,卓华每天都在关注抗战的信息:上海813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血战杭州湾……

  随着战火急速蔓延,抗战前线需要大量必备物资,中央政府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为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贡献一切能贡献的力量。

  在卓华的记忆中,大概是1938年秋天,学校组织师生上街拉募捐,号召大家为抗战前线捐款,“我们来到一个店铺,店主是一位小脚老太太,我们就给她讲鬼子是怎么杀中国人的,前线士兵有多么艰苦,大多穿着草鞋,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卓华说。大家说着说着,看到老太太靠在走廊的柱子上,用袖子擦眼泪,老太太问他们:“要捐多少?”卓华他们回答:“根据你的情况来,自愿捐赠,一块钱也不算少。”老太太当时就说,捐3000新疆银票,这个数字把卓华他们吓了一跳,这在当时可是巨款,但老太还是执意捐了出来,老太太说:“如果亡国了,这些钱留着也没用,还不如拿出来支援抗战。”卓华说,当时看来,那个老太太看起来并不阔绰,那些钱估计是老太太的毕生积蓄了,此举令大家特别感动。

  战火逼近西北 新疆人走向前线

  战火一直在持续,卓华依然每天在关注局势的变化。

  1942年,卓华考上了迪化师范学校(今新疆教育学院),中专学制。

  在卓华的印象中,越来越多的内地人来到新疆,有天津的、河北的、还有东北的,有商人也有贫民,一些人拖家带口的跑到新疆就是为了躲避战乱,当时,内地不少城市都沦陷了,有很多新疆人担心,鬼子会不会打到新疆?

  卓华说,记得一个天津人告诉大家:“鬼子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真是鬼扯!我从天津到新疆都走了半年,新疆这么大,鬼子来不了,估计走到半道上就要撤了。”

  实际上,鬼子离新疆越来越近了,当时,卓华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到,日军的陆军已经打到了陕西的潼关,日军的空军多次轰炸甘肃兰州的“中山铁桥”,“中山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华(图右为卓华)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相继侵占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封锁了我国大部分出海口,西北、西南成为关系抗战全局的战略大后方。作为西北交通枢纽,由新疆入境的苏联援华物资大多经甘新公路运抵兰州集中后,再由西兰公路等转运到各抗日前线。而“中山铁桥”是甘新、西兰两条东西大通道上唯一的一座横跨黄河、连接两条道路的桥梁,其军事、经济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一座为抗日战争提供后勤补给的关键性桥梁。

  抗战期间,兰州不仅是抗战大后方、国际援华物资中转站,而且是中国空军的训练中心之一。为此,1937年11月至1943年6月,日寇对兰州进行了长达6年的疯狂轰炸。“中山铁桥”就是他们轰炸的重要目标。

  “记得1944年,中央在新疆招收1000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青年军支援抗战,要18岁以上,高中学历。”卓华说,当时,他去报名,但因为年龄不够,没被录取,他觉得特别遗憾,最后,他和同学们,以及好多市民在乌鲁木齐为青年军送行,青年军来自全疆各地,各民族的都有,当时,他们是坐汽车到兰州、西安、潼关、双十堡,最后再到抗战前线。那时候,太平洋战争还在持续,日本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大家都觉得战争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胜利在望。


  卓华参加抗美援朝时所获得的勋章

  1945年1月,毕业后的卓华被分到了直属中央的“联合勤务总司令部驻新疆供应局”,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抗战前方和各战区筹集各类物资并转运到战区各地。

  供应局缺少文职人员,卓华一进去就任文职官员,少尉军衔。当时的局长是郝家骏中将,组长是曾凯少将。新疆供应局下属三个分局,即南疆分局,驻地阿克苏;迪化分局,驻迪化(今乌鲁木齐);北疆分局,驻玛纳斯。

  在供应局工作期间,卓华参与并见证了新疆人民是如何支援抗战的历史,例如,把南疆产的粮食和棉花运到抗战前线;把新疆人民为抗战捐赠的寒衣送到前线;转运从印度经过喜马拉雅山口、由毛驴托运到新疆的由盟国支援的汽车轮胎,然后,再把轮胎运到抗战前线。

  在卓华的印象中,因为战时所需,中央号召新疆捐献战马,因为新疆的马匹品质优良。当时,新疆计划为抗战捐献四千匹战马,但因为各种原因,只在哈密的巴里坤征收到了优良战马一千匹,由于当时的运力有限,这些战马,由战士徒步送往抗战前线,因为路远,以及水土不服,战马在途中损失过半,到前线时,只剩下了两三百匹。


  《新疆都市消费晨报》 2015年9月2日AT23

  此外,卓华还见证了三个营的新疆青年军被送往内地支援抗战,每个营大约有一千人,青年军坐汽车到甘肃,然后到西安,再到达重庆、成都、潼关等地参加抗战。

  1945年8月15日晚,这个夜晚对卓华来说,终身难忘:“那天晚上,乌鲁木齐沸腾了,好多人涌上街头欢呼抗战胜利,好多人都在哭,大十字那里,整夜在放鞭炮,有商家把自己的布匹和茶叶拿出来贱卖。”卓华说:“那晚,他也在欢呼的人群中,眼泪流个不停,第二天早上,大十字的鞭炮屑红彤彤铺了一地,堆到脚脖子那么高了。”

  1948年6月,卓华考入黄埔军校第23期第一总队(辎重兵独立中队)学习。在黄埔军校学习不到一年,分到了四川的国民革命军部队,不久随部队在四川起义,1951年参加朝鲜战争,任司令部参谋,归国后回到新疆参加工作。

  如今的卓老,喜欢唱歌、绘画、书法、学英语、拉提琴,他说:“和平年代,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活到老,学到老,充实到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