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抗日战争纪念网先后收到湘北抗战研究专家李宣钊、湖南关爱抗战老兵资深志愿者孟企平转发的中国远征军预二师副师长彭劢将军之子彭京南的信息:“我年愈八十的老姐姐,花費近一個月時間,一字一鍵敲出這篇文章,想在抗日戰爭紀念網上發表。 ”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精神!我们把将门之后彭京士的文章全文刊发,与大家共飨!
一
知道陈缦云阿姨还是在四年前。2015年夏天弟弟京南应邀出席云南省在腾冲举行的《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他曾绕道去巍山探望这位抗战女兵陈缦云。
左一彭京士,左二健在抗战女兵陈缦云
弟弟告诉我有关陈阿姨的故事后,还特别补充:“阿姨不但认识爸爸,也记得妈妈呢,他们曾经住在一个院内的同一层楼上,做过名副其实的邻居。阿姨还说她抱过你呢!” 这的确让我感到惊讶!我已年过古稀,父母故去多年,没想到如今在这世界上竟然还有抱过我的人!因此陈阿姨对于我,不仅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抗战老兵,更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我的一位慈爱的长者。当即通过弟弟我就同缦云阿姨的儿子李冠南联系上了,从此我与老人家常有联系,心中也多了一份思念与牵挂。
转眼到了2016年春,三女儿一家四口到云南旅游,专程去巍山探望了缦云奶奶。女儿告诉我:他们一行受到陈缦云奶奶一家人热情款待,我的两个小外孙女一个劲地叫着"太奶奶",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呢。让我没想到的是:女儿还带回了用手机录下的,缦云奶奶唱给他们听的抗日战歌!而且缦云奶奶还告诉她 “这还是你外公为我们写的队歌呢!这首歌就叫《预二师战地服务队队歌》,连词带曲都是你外公写的。” 女儿带回的这个信息令我非常吃惊:我只听说父亲英文很好,当年他同美国盟军就是用英语交流的,但我没想到父亲还会作词谱曲,还留下来一首歌!
我已迫不及待想听缦云阿姨唱的这首父亲谱写的歌!
二
阿姨的歌声沉稳而坚定,虽然声音不算嘹亮,毕竟阿姨已经年过9旬,但阿姨的节奏感很强,很有感染力。从歌声里,我仿佛听到了战士的咚咚脚步一一永不停歇,永往直前; 我更感受到了爱国青年的斗志一一不获全胜,誓不罢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播放,一遍又一遍地专注聆听,每听一次都能感受到一股力量激励我前行。是的,我一定要把这首歌记录下来,传唱开去!
然而要想将这个心愿达成还真是困难重重,我也顾不得太多了,心意已定只有努力前行。首先录音中有个别词语听不真切,怕记录有误,失真,便反复打电话求教缦云阿姨,反复核对。最难的是听歌记谱,因为自己还是只读初中时学过一点简谱知识,这回真是捉襟见肘了,非常吃力。但我还是硬着头皮,跟着录音哼,哼一段,记一段谱, 一步一步在向前走着。我既希望能保持歌曲的原汁原味;还想要把七十年前抗日战士的胸襟与豪情表达出来;同时又顾虑着自己的水平不够,生怕扭曲了这首出自我父亲之手的抗日战歌。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推敲与琢磨,我总算是完成了歌词和曲谱的记录,父亲当年创作的《预二师战地服务队队歌》曲谱与歌词,现在就在我的面前,此刻的我也是感慨良多,思绪万千。
阿姨收到我寄给她的歌曲后,打电话肯定我:差不多,可以了!可我的心仍然不踏实,开始计划着去云南看望老人家。我想要当面向阿姨请教,完全确认我记录的曲谱,才能把这首70多年前唱响的《预二师战地服务队队歌》再度公诸于世。
三
2018年12月,我终于踏上了去云南探望缦云阿姨的旅程,一路还有彬妹和二女儿陪伴同行。阿姨的儿子李冠南在昆明火车站迎候,然后带着我们一行从昆明转大理去巍山。没料到的是,缦云阿姨亲自到大理来接我们!乍一见惊喜、感动......百感交集,半天说不出话来!我抚着阿姨那瘦弱的肩膀,好久好久,才说出一句话“终于见着您了!”
缦云阿姨牵着我的手,走进大理大锦盘周家的院落,见到了院子的主人周克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阿姨给我们介绍说这里是抗战期间远征军预备第二师的留守处。我父亲彭劢当时任预二师参谋长兼战地培训班的教务长,他经常给培训班的学员上课。当年我们家就住在这里,也就是缦云阿姨曾经抱过我和二妹的地方。
高大厚实的院墙里,座落着一座有雕花木门窗的两进两层的U形木楼,虽经岁月的剥蚀,但从院墙的花岗岩基石,和廊柱的大理石雕花基礎,仍可看出当年小楼设计的精致与屋主家庭的殷实。阿姨告诉我:她与房东一家早就熟识,周克良是当年房东周瑛夫妇的小儿子,他的两个姐姐还是阿姨小时候的同学呢。这栋房屋是在改革开放后,落实政策,才又归回周家的。
周克良先生也向我们介绍说:当年他父親周老先生在下关做绸缎生意,便在大井盘(原地名)盖了这栋屋,刚盖好,日本鬼子就从缅甸打过来了,这时远征军前来抗日,父親就把新房子让给部队使用。冠南在一旁补充,听说当时盟军很喜欢这里,拍了许多照片带回美国呢。仔细打量,整栋房屋虽已陈旧但仍不失精美,难怪美国人也喜欢。
阿姨说了声"去楼上看看",就牵着我的手,登上了西屋后的楼梯。踏上老旧的木板梯级,能听到吱吱的声音,的确是年代久远了啊。站在如今堆满旧什物的楼房中间,缦云阿姨用一只手指点着:“当年你妈妈住前间,我住后间,抱你们姐妹就是在这楼上呢。” 如今这楼间的墙壁都已荡然无存,我只能从房柱和窗户的位置,想像出当时的房屋结构,和当年的生活场景。此刻阿姨和我两只本来拉着的手,相握得更紧了。
下得楼来,我接过二女儿递上早已备好的锦旗,郑重地赠与周克良老先生。红绒锦旗上八个金色大字:“抗战爱国无私支援”。这代表着我们——预二师后代,对房东周家和大理人民深深的敬意,由衷地感谢他们在抗战期间对远征军的支持与奉献。
稍后周家的两个八十多岁的姐姐,周慧芬与周慧生闻讯赶来与我们相聚。缦云阿姨与她们也是阔别多年,老同学相见,格外親热。慧芬大姐得知我是彭劢将军的女儿后,也是嘘寒问暖,还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个故事:“以前,我家里堂屋挂着些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彭副师长,就是你爸爸的照片。我记得是49年秋天,常有流兵骚扰百姓。有一天,三四个流兵闯进我家,看样子是准备要抢些财物吧,其中有一个兵突然看到了墙上的照片,认出了彭师长,对他的同伴说,‘快走快走,这家肯定是彭师长的亲戚。’于是他们几个马上离开了。从此将军照片退流兵的故事还流传开了呢。”
听完慧芬讲的故事,在场的人都禁不住开怀大笑,笑声回荡在冬阳暖照的古老院落。
傍晚时分,我们到达巍山古镇缦云阿姨的家。儿子冠南在昆明工作,家也安在了昆明。缦云阿姨与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夫妇俩育有两男一女,即建业、建友和建丽,他们现在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原来缦云阿姨早已是四代同堂了呢。见到历经艰辛的缦云阿姨,如今一家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我着实深感欣慰。看到茶桌上预备的满桌点心、水果,餐桌上飘香的丰盛菜肴,更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不用问我也能猜到:为迎接我们的到来,亚珍妹妹一定是在屋里忙碌了一整天!
晚餐后,我们郑重地给缦云阿姨敬献锦旗,锦旗是我们来之前在上海定制好的,玫瑰红丝绒上嵌着金黄的十个大字:"抗日女战士爱国真英雄"。这也是我所能想到的一种具体方式,以表达我对缦云阿姨的一份敬爱之情,阿姨当之无愧!阿姨高兴地接过锦旗,当即让人给挂在墙上,拉着我们在锦旗下合影留念。然后我们围在阿姨身边听她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当年我父母亲的小故事。
“那天我穿上新草鞋,很磨脚,越走脚越痛,最后还是掉队了,这时彭劢参谋长正好从我们队伍旁边经过,看到掉队哭脸的我,得知缘由,参谋长退出子弹,用手枪托对着草鞋磨脚的地方一阵捶打。然后再叫我穿上,还真是的,经过捶打后草鞋就不再磨脚了。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呢!”
“那时候虽说也是入伍当了兵,可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说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我当时还不会补袜子呢。还是你妈妈教我如何补袜子,做针线。有次我还被分派了缝帐子的任务,我可是有点懵了,不知如何是好,幸亏有你妈妈手把手教我如何做。可能是因为完成了顾师长太太交给我的缝帐子任务吧,她才注意到我,后来还介绍我跟她表弟李柏如认识,然后结婚成家,才有了冠南与亚珍。我一直记着你爸爸妈妈对我的好呢。”
我问起在战地服务队的事,缦云阿姨淡淡一笑说"先前我父親陈竹铭在腾冲政府做事,一家人住在腾冲。日本鬼子打来了,腾冲沦陷了,读不成书,我就报名参加了青年培训班,训练几个月,毕业后留在部队搞战地服务:上街宣传抗日,贴标语,演戏,唱歌,慰问伤病员,还代笔替伤员写家信等等。我问:“日本鬼子很凶残,当时你害怕吗?” 阿姨一字一顿地答道:"我记得培训班张志公老师说过,如果日本人追杀,男队员要拼死抵抗! 女队员就投江!"可见他们当时都有赴死的决心。
问到她的丈夫李柏如,缦云阿姨声音柔和了许多。她说: “李柏如个头跟你父親差不多,是浙江嘉兴人。办事很能干的。记得有次在(腾冲)界头开大会,谈到军需问题,你父親彭参谋长说:‘李柏如,这个归你主持。’ 李柏如走上台说:‘好!我来主持!’ 他的声音很大,很有把握的样子。”我想像得到这个场景如此清晰保留在缦云阿姨的心里意味着什么。谈及李柏如离家的情形,缦云阿姨记得很清楚,她说:“那时刚解放不久,两个娃娃还小,顾葆裕来家要柏如送他出去。临走的那天早晨,汽车已到门口,临上车,柏如又返回家两次,一次说忘了香烟,一次说拿条毛巾,实际上他舍不得娃娃,舍不得这个家呀!当时我还嘲笑他:怎么啦,忘性这么大!快走吧,人家等你!谁知他这一走,再也没回来......。”说到这儿,缦云阿姨半晌不语,我真后悔不该提起这个沉重的话题。
亚珍妹妹扶老人家回房休息后,冠南弟轻声告诉: 父親真的回不来了,为生计,不得已,他加入了缅甸籍。很久前曾托人带过口信,说还活着,別挂念。以后就再没有消息,传言他已病故。怕母亲伤心,我都没敢告诉她!
听冠南弟一席话,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阿姨所经历的坎坷与心酸,我们是难以想象的,在阿姨看似柔弱的身躯里有着怎样的坚强意志和乐观豁达的心胸啊。我对阿姨越发地敬佩了。
第二天早晨,缦云阿姨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参观南诏古镇。说起南诏的历史,老阿姨如数家珍,她对家乡一草一木,人文古迹的深沉热爱,溢于言表,令我们感佩不已。在她老人家带领下,我们逛老街,品小吃,游公园,登城楼......九旬多的老人步行三个多小时,仍说不累,还绕道带我们去古巷看了她娘家的老宅。她祖父和父親都是当地名医,悬壶济世,老百姓中有很好的口碑。难怪缦云阿姨能历尽磨难仍儒雅、坚强、乐观!这与她成长的家庭环境和所受教养是密不可分的。
这天下午,我们终于盼来了听缦云阿姨唱歌的时刻。三代人簇拥着她,犹如众星捧月。她老人家给我们唱了《大刀进行由》、《松花江上》、《打倒列强》、《我们中国最危险》等抗日歌曲,老人家记性真好,可见这几十年下来,她老没少哼唱这些发奋励志的战歌。期间遇到我们会唱的歌,就跟着阿姨一起唱;我们不会唱的,就听阿姨自己独唱,看得出阿姨她还真是越唱越起劲哩,这哪里像九旬老妇,在我的眼前就像是看到了当年穿着军装站在土台上的那个抗日战士呢!
这时我拿出《预二师战地服务队队歌》歌谱给缦云阿姨看,在认真仔细地看了歌曲之后,老人家依然兴致很高地对我们大家说"来,我给你们再唱啊"。"好!"大家齐声回应。阿姨又情绪饱满的唱了起来:
“汹涌的波涛,不断地怒吼;苍茫的山头,掩映着雪光。是谁,残破了我们的家乡?是谁,使我们失学流亡!我们要报仇,清算那海洋的血债!我们不怕死,我们不怕累,驻紥在大雪山头和龙川江上......赶走那无道的强梁,树立我们的国旗在这边城之上!......"歌声铿锵坚定,执着昂扬!我们仿佛看见,许多青年抗日战士,在怒江两岸的崇山峻嶺中,英勇战斗。
阿姨唱罢,我和彬妹按照记的曲谱,又合唱一遍给缦云阿姨听,请她老纠正有误的地方。她老人家侧着头认真地听着,一只手还放在膝盖上轻轻地叩拍…...待我们唱完,阿姨笑着对我们点头,"是这样的,你们都会唱了!"接着她老还要了支笔,认真地在歌纸上签了名。我告诉阿姨,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肖扬,是预二师第五团团副彭德的外孙女,我还要请她帮忙把关,才能最后定稿,老人家点头赞许。
相聚总是短暂,第三天清晨,缦云阿姨佩戴上抗日纪念章郑重地前来为我们送行。与阿姨相拥告辞,坐入车中望着在街边挥手的缦云阿姨,一串热泪滚过我的脸颊......
四
我回到上海,立即联系了肖扬,请她审核我记的谱与陈阿姨的原唱是否吻合?请她检查歌谱的定调与拍节是否妥当等等。肖扬欣然应允,而且很快就弄好,从电脑里发了过来。她纠正了原来定的C调,改为C大调转G调,她说,这样才便于演奏和演唱。真太感谢肖扬了!
于是这首由预二师参谋长彭劢創作,经抗战老兵陈缦云传唱的歌曲,《预二师战地服务队队歌》,终于完整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它带着抗战青年蓬勃的朝气,表示出不歼灭日寇誓不罢休的决心,召唤新世纪的人们,不忘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附诗一首 《听抗战老兵缦姨唱战歌》
缦姨记忆强, 歌声绕画樑。
青春抗战事, 从头叙端详。
日寇犯腾越, 家乡遭沦亡。
国军入险地, 御寇守边疆。
小丫助军力, 训练苦备尝。
汹涌怒涛水, 澎湃龙川江。
驱倭不怕死, 入伍抗强梁。
卫护祖荫地, 救民出灾殃。
喋血何所惧, 胜利保边防。
功成求学去, 柔弱历风霜。
南诏腊梅树, 雪压花愈香。
听罢衣襟湿, 祈福国运昌。
(原中国远征军预备第二师副师长彭劢长女京士于己亥二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