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8日电 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前,香港文汇报独家专访原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国民党悍将李默庵将军之女李碧如女士。李碧如表示,父亲李默庵曾说,在抗战初期的华北战场,敌强我弱,若没有八路军在敌后的积极配合,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就不会取得像忻口会战这样的胜利。
报道称,李碧如的父亲李默庵,一个中国抗战史上响亮的名字,这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1937年7月12日,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四军军长,率部赴晋北坚守待敌,在正面战场与日寇奋勇厮杀,立下赫赫战功。最令人瞩目的是,1945年9月,李默庵以第32集团军总司令的身份,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在浙江境内的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以后在浙江境内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长官。
敌强我弱 无人退缩
1937年10月,由李默庵担任左翼兵团指挥官的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也是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李碧如称,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十分落后,不能抵抗敌军杀伤力强大的坦克,李默庵为此自创了土法打坦克,“他用瓶子装上汽油、煤油,站在房顶扔到攻进村里来的坦克上,再用手榴弹引着,坦克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用这个方法烧毁了好几辆敌军坦克。”
“为了抵御外敌,中央军、晋绥军还有八路军,大家联合起来,不分彼此,配合得非常好。父亲说,当时日军的装备非常先进,中国军队的武器比较落后,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抗战。当时敌人的坦克直接碾压我军将士的身体,血肉模糊,可是却没有一个人退缩。”说到这,李碧如的声音开始哽咽。
夜袭敌机 胜过增兵
在采访中,李碧如多次强调,父亲李默庵对八路军在忻口会战期间,积极配合正面战场所起的关键作用,给予过高度评价。
“中国真有英雄,八路军真有能人。父亲告诉我,当时敌军的飞机每天都狂轰滥炸,我军伤亡惨重。在正面战场最艰难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大家发现敌人的飞机明显减少了。后来才知道是八路军陈锡联部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烧毁了敌军24架飞机,敌人伤亡巨大。父亲说,这比增加好几个师都管用!八路军破坏敌人的运输和交通,对我们正面战场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如果没有八路军,忻口会战也持续不了23天。”
国共携手 歼敌数万
在23天的防御作战中,国民党将士与八路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击毙了日军的旅团长,共伤敌、毙敌逾3.6万人,创华北战场歼敌新纪录,挫败了日军精锐部队的猖狂气焰,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战激情。
后来,李默庵还将忻口会战国共合作抗敌这一段历史写进了自己的回忆录:“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不久前,国共两军还在互相作战,却突然成了同一战场上的袍泽,捐弃前嫌,联手抗日,很令人感慨。”
在女儿李碧如眼中,李默庵是一位深明大义、非常正统的军人。“他自己就是苦出身,因此非常同情劳苦大众。他不想看到老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正是李默庵在1948年秋从江苏南通移军湖南常德,准备长沙起义的真正原因。1949年夏,李默庵退出军政生涯,移居香港。
子女大多留美生活
在采访中,香港文汇报记者翻阅了李默庵将军许多珍贵的老照片。无论在什么时期,照片中的李默庵总是带着坚毅的微笑。其中一张照片,一个长相俊俏的小男孩与李默庵夫妇的合影引起了该报记者的注意。“这是我的弟弟希正,这是他和父母在美国拍的。”在美国,李默庵度过了一段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李默庵夫妇共育七个子女,除李碧如之外,其他子女和后代现都在美国生活。作为李默庵的子女,他们继承了李默庵将军聪颖好学的品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建树。李碧如的大姐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嫁给了黎元洪的孙子,夫妇俩开了一个生物制品公司;二哥跟嫂子曾供事于西雅图的一家波音公司,现在均已经退休;两个妹妹也在美国,其中一个妹妹嫁给了一位飞机仪表的工程师;最小的弟弟希正在美国经营一家计算器公司。
“大家在美国过得都还不错。”说到这里,李碧如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81年,李默庵携夫人应邀回国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在和父母分别30多年以后,李碧如才见到双亲。
难忘黄埔师生情
当年在黄埔军校,周恩来在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曾调李默庵到政治部当干事。李碧如告诉记者,李默庵出国后,周恩来曾给很多大使馆致电寻找他。“有一次,周总理设宴招待几位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将领。总理当时对其他几位说,李默庵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他要是回来多好啊。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还时常挂念着父亲,可见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
李碧如说,父亲最难忘的是“西安事变”后与周恩来的重逢,“父亲与周恩来是师生关系,见自己的老师来看望自己,父亲惭愧地说,学生应该前去拜见尊师才是,学生失礼了。周恩来笑着说,我来不是一样吗?黄埔师生本一家,不必多礼。”在寒暄了几句之后,周恩来突然吟起了李默庵写的诗:“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始干。”
李默庵听后大感意外,忙问道:“主任何知我有此诗句啊?”原来,这首诗是1933年在江西第四次反“围剿”红军作战。因为诗句写得形象生动,又表达了厌战的心情,周恩来一下子就记住了。时,李默庵有感而发所作。周恩来说,这句诗是当时作战期间,红军从电报中截获转呈他的
晚年叶落归根 力促两岸统一
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斩不断的乡愁,远居海外的李默庵始终心系祖国。在美国,李默庵每天都会看报,他还化名“李霖生”,在美国中文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对中国不好的言论,并与其他黄埔同学宋希濂、侯镜如等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呼吁军校同学发扬黄埔精神,为促进中国统一而奋斗。
1984年,李默庵和宋希濂、蔡文治等联袂回归。 1995年6月,李默庵担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尽心尽力。李碧如表示,李默庵晚年回到祖国,一是希望叶落归根,二是想联系在台黄埔同学,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同时,他希望把自己投身民主革命的经历,以及对新旧中国的体会记录下来,以教后人。
2001年10月27日,李默庵在京逝世,终年97岁。他离世时唯一挂念的,就是祖国何时能实现统一。李默庵曾说,鉴史知今,每当回想到忻口会战国共合作的那段经历,便对至今海峡两岸尚天各一方的局面感到痛心,希望后人能珍惜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张紫晨、凯雷、任芳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