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革命烈士陵园里,伫立着一块简朴的墓碑。“一生抗战荣归土,戎马生涯耀乾坤”,这座墓碑正是抗日英烈林伯熙舍身报国、血洒琼崖的见证。
盛夏时节,记者满怀对英雄的崇敬,探访了林伯熙的长女林廷霞。“父亲从中山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参加抗日队伍,为民族独立献出了全部青春和热血……”在林廷霞的诉说中,林伯熙烈士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令人震撼感佩。
★跨越千山终赴圣地
“父亲一生最向往的地方就是延安,那是他信仰扎根的地方。”林廷霞告诉记者,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造就成千上万的革命干部,满足抗日民族解放事业需要,中共中央在延安成立陕北公学。消息传到海南,正在家乡组织“抗日后援会”的林伯熙激动不已,心驰神往。
南国春来早。1938年初的一天午后,刚回到家的林伯熙突然接到中共琼东县委的密信。看完信后,喜出望外的林伯熙赶忙收拾行囊。这一次,他的目的地是延安。
林廷霞自豪地说,父亲在延安求学期间,有幸聆听过毛主席的教诲,学习了党关于抗战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理论,以及领导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为后来回琼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秋,林伯熙回到重兴。林廷霞欣喜地说,从延安回来后,父亲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不再局限于传播革命思想,而是要用武器来抗击日寇,靠武装斗争取得抗战胜利。
★沙场扬威令敌胆寒
“父亲能打仗,在琼崖抗日部队都是有名的。记得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遇到冯白驹将军,他告诉我,‘你的父亲,军事才能很好,尤其在战场上啊,厉害得很!’”说起父亲的战斗经历,林廷霞特别自豪。
1941年初,一个漆黑的夜晚,林伯熙率领19名队员,神不知鬼不觉地摸进了琼海潭门镇日军据点的炮楼内。霎时,枪声大作,从睡梦中惊醒的30多名日军,还没来得及应战,就见了阎王。
日军桥园据点,工事坚固,暗堡林立。林伯熙打听到该据点每月农历廿四要打开大门让附近群众送柴火,便带领官兵把武器藏在柴火里,化装成挑夫夹杂在群众中混入了据点。由于毫无防备,据点内10多名日军没发一枪就当场毙命。
林廷霞告诉记者,抗日4年间,父亲率部参加大小战斗80多次,歼灭、俘虏敌人1000多人,海南东部一带的日军听到父亲林伯熙的名字就心惊胆寒。
★以身报国血洒琼崖
“父亲参加革命前,我们林家还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家里有上百亩水田和坡地。”林廷霞说,为了抗日,父亲变卖了所有田地,购买了70多支德国造步枪和驳壳枪,建立了文昌抗日中队进行武装斗争。
1939年8月,日军大举侵琼。林伯熙匆匆告别了妻儿老小,率领同乡180多名热血青年,义无反顾踏上了抗日战场。
1942年初的一天夜里,睡意蒙眬中,林廷霞隐约感到一双粗糙而温暖的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得差点叫出来,竟然是父亲!这也是林伯熙最后一次回家。
同年2月,一场伏击日寇的战斗在金鸡岭打响。战斗中,一枚手榴弹在林伯熙身边炸响,他当场壮烈牺牲,时年33岁。
“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也很少陪伴家人,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一辈子也用不尽的……”林廷霞深情地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