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回忆先辈 > 内容正文

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纪念“七·七”抗战爆发八十周年
来源:刘继红 抗战史迹   2017-06-29 15:32:46

  (抗战老兵刘思远)

  我的父亲刘思远离开我们已经七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和当年在卢沟桥上杀鬼子的英雄形象却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父亲是山东菏泽人,1919年农历7月生于原菏泽县城东南18里地佃户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年丧父,是奶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兄妹几个拉扯长大。由于家境贫寒,生活所迫,1936年农历2月,父亲在16岁时由从部队回乡探亲的堂兄郭祥民带到北平投军,加入了当时在平津一带驻防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在37师110旅220团3营12连2排当了一名普通士兵。

  (刘思远1936年士兵证件照片)

  当时的中国,正值日军图谋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前夜。1936年日军已经控制了丰台,把攻击目标指向了北平的西南门户卢沟桥,华北地区战云密布,局势异常紧张。父亲一到部队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

  父亲所在的部队29军37师110旅220团当时和旅部一起驻守在北平的西苑(今海淀区颐和园附近),距离卢沟桥和宛平城大约五、六十里地。面临日本华北驻屯军已经对北平形成三面包围的严峻形势,驻守在平津一带抗日最前线的29军将士深知这支部队所担负的重大责任。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29军加强了对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平日里训练极为严格。新入伍的士兵都要经过严格的武术、射击和战术训练。半年后每人配发枪支弹药和大刀,月薪4.5元,转为一等兵,开始执行防卫任务。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有一次父亲和战友王斋柱化装成老百姓去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营附近执行侦察任务,不幸被鬼子抓住,和被抓来的十几个老乡一起被反绑住双手关在一个地主家的大院子里。深夜时分,父亲和战友趁着鬼子哨兵犯困打瞌睡时,悄悄地背靠背相互磨破捆绑的绳索,窜上墙头,相互帮助翻过院墙跳到外边的高梁地里逃走了。回到部队,连长奖给他们每人三块大洋,以作奖励。

  随着日军往华北一带不断调兵,华北局势日趋紧张,大战在即,一触即发。当时驻在丰台的日军经常组织部队在距离卢沟桥几百米远的地方举行以宛平城和卢沟桥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没日没夜地在我守军眼皮底下练习攻城,甚至向卢沟桥方向进行实弹射击,向我国驻军炫耀武力,故意找茬挑衅,寻找机会挑起事端,向我方开战。看着日军的嚣张气焰,29军将士们个个怒火中烧,摩拳擦掌,恨的咬牙切齿。

  (91岁的卢沟桥保卫战幸存者刘思远老人)

  1937年7月7日下午,驻在丰台的日军又在距离卢沟桥仅几百米远的地方组织实弹演习,练习攻城,气焰十分嚣张。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日军演习时携带了足够的弹药,并且配备有重炮、食品和饮水等武器和物资。太阳落山后接近黄昏了,演习的日军还没有收兵回营地。紧接着我军得到情报,日军已经把部队潜伏在宛平城周围,包围了宛平城,摆出了攻城的架势。获知此情报后,团部立即作出指示: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万一。

  到了半夜时分,从卢沟桥方向突然传来密集的枪炮声,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在演习时失踪,怀疑被我驻军扣押了,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我国守军拒绝后,日军便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和宛平城,向城内的3营守军发起了攻击。团部立即与驻守宛平城的219团3营电话联系,但是通讯中断,电话已经打不通了。部队又派人前往打探情况,打探的人回来报告说电话线已经被割断,通往宛平的各个路口也已经被日军封锁,宛平城四周围道路全部被电网围住了。得知此情况后,何基沣旅长立即向冯治安师长报告,冯治安当即决定立即组织奋勇敢死队紧急赶赴卢沟桥救援被日军围困的219团3营。

  当夜37师立即从驻扎在西苑的部队中挑选精壮士兵200多人,组成奋勇敢死 队紧急赶赴卢沟桥增援。身手敏捷武功较好的父亲刘思远也被选入奋勇敢死队,参加了保护卢沟桥的战斗。敢死队员们身穿背心、短裤,左臂扎一条白毛巾作为记号,每人佩带一把大刀,四个手榴弹,部分队员还带着胶把钳子,剪子和斧头等工具,准备破坏日军设置的电网,准备打交手仗。220团其余将士随后跟上,从西苑驻地跑步出发,赶赴卢沟桥增援。

  奋勇队作为尖兵受命后紧急集合,火速赶到卢沟桥外围,趁敌不备,剪掉了日军布防的铁丝网,突然冲了进去,出其不意地猛力向日军投掷手榴弹。鬼子受惊后倾巢而出,发疯似的扑了上来,与奋勇队员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搏斗。平日里训练有素,武功高强的奋勇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手挥大刀勇猛地冲进敌阵,与端着刺刀枪哇哇大叫的鬼子兵搏杀到了一起。29军将士的大刀早就威名在外,将士们最擅长的就是打近战夜战,这次与日本兵搅在一起展开肉搏战,大刀片发挥了最大的优势。紧接着220团后续部队也赶了上来,谢世全团长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挥着大刀带领战士们像猛虎下山一样冲杀过来。阵地上电铃声、刺杀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震天动地,敌我双方乱成一团。杀红了眼的谢世全团长脱掉上衣,光着膀子一手挥刀一手握枪在敌群中奋力砍杀,势不可挡,把大刀都砍卷刃了。一位姓孙的连长用大刀一连砍死了6个鬼子,自己也被日军刺刀捅伤7刀,浑身是血,被战士抬了下来。阵地上刀光闪闪,杀声震天,卢沟桥桥头血水成河。战士们越战越猛,不到一个小时,日军就抬架不住了,吹了退兵号,丢下几十具尸体败退回去。被日军占领的阵地又被我军夺了回来。

  在这次激烈的肉搏战中,父亲奋力砍死了向自己腹部刺来的鬼子,自己的大腿股部也被日本兵的刺刀刺伤,血流不止,幸亏那时年轻力壮,没有伤着要害。我方也有几十人伤亡,战斗打的非常惨烈。夺回阵地后,220团的增援部队与守城的219团在宛平城会合。师部决定留下金振中营长带领的219团3营在宛平城继续防守,其余部队返回西苑驻地待命。

  “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已经担任29军代军长的冯治安将军立即向驻守宛平城的219团3营打电话下达命令:“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并且冒着枪林弹雨亲自赶到卢沟桥督战。

  第二天蒋介石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立即向全国人民通电呼吁“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人人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并且立即给29军下达命令:“固守宛平,就地抵抗!”

  中共中央也立即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民族抗战。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了。

  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正面交火后,日军华北驻屯军一方面与我华北地方军政官员假装和谈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一边从东北调集重兵源源入关,迅速向平津一带集结,为发动大规模全面侵华战争作准备。在这期间,日军又接连在卢沟桥向我守军不断挑衅,发动攻击,卢沟桥和铁路桥前沿阵地几次失守,又几次被我军拼死夺回,父亲所在的29军37师与日军殊死搏杀,伤亡惨重。

  29军将士们虽然爱国热情很高,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在凶残的侵华日军面前毫不畏惧,不怕牺牲,但仅靠手中的大刀和步枪、机关枪这些武器,仍然无法扭转敌我双方军力和装备悬殊的局面。一连二十多天的激烈争夺战,29军将士伤亡惨重,很多战士被日军的炮弹炸成了碎片。炮火过后,战士们的残肢断臂布满一地。守卫铁路桥的219团3营11连两个排,60多名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多年后,年迈的老父亲一提起当年在战场上牺牲的众多战友们,都禁不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常常哽咽地说道:“死的人太多了,太多了!”

  7月28日早晨,蓄谋已久的日军突然集中大批部队,在数十架飞机和100多门大炮以及装甲车的掩护下,向29军南苑、西苑和北苑兵营发起总攻击,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在率部向北平城内转移时遭到日军伏击,壮烈殉国。7月28日北平失守,29军被迫撤出平津。父亲随着部队往南撤退,转战到保定、沧州、大名府等地,继续与南下的侵华日军作战。

  (刘思远1938年在29军37师当兵时与战友的合影)

  1938年2月,已经改编为第一集团军77军的父亲老部队在河南省清化县境内与日军大部队相遇,与装备精良的日本王牌军土肥原师团发生激烈战斗,由于日军有大炮装甲车等重型武器配合,敌我兵力悬殊,战斗打的异常惨烈,我军伤亡惨重,当时父亲一个团1700多人只撤出300来人,其他将士全部牺牲。在这次惨烈的战斗中,父亲被日军疯狂扫射的机枪打中,右半边身体一连受伤五处,流血过多,昏死过去。同班战友王斋柱发现中弹倒地满身是血的父亲还有气息,便冒着枪林弹雨把父亲从死人堆里救出,背了出来,跑了约半里多路,王斋柱不幸被日军飞弹击中,两个人又搀扶着坚持走了20多步,王斋柱气绝身亡。战友牺牲后,父亲又挣扎着独自前行,幸好碰到了战地救护队,被救护队抬到了团部抢救治疗。由于日军节节逼近,第二天天亮,父亲被救护队用担架抬着渡过黄河,到达巩县国军第12收容所疗伤,后又辗转送到当时设在陕西省华阴县的陆军第二后方医院。随着战火逼近,父亲和200多名伤兵又被安排乘火车沿陇海铁路往西转送到宝鸡虢镇,经凤翔县又转送到当时位于大后方的西北偏远小山城千阳县的军政部106后方医院疗伤,伤癒后和一些伤残不能归队的伤兵留在了当地。

  (2009年2月刘思远老兵与爱人在刘老当年疗伤的军政部106后方医院旧址千阳县泰山庙合影)

  从此以后,全身留下十多处刀伤枪伤的父亲刘思远就在这个偏远封闭的小山城里给人当雇工、推磨、做小生意,和逃荒过来的母亲成了家,艰难谋生。后来又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小照相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千阳默默地度过了后半生。

  2010年1月8日,在那个大雪纷飞异常寒冷的冬天,一生受尽磨难和屈辱的老父亲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病逝于陕西省千阳县农村一处租借来的破旧农房中。

  由于曾经的国军身份,父亲几十年来很少提及自己当年的从军经历,只有盛夏酷暑季节,父亲在农田里劳作脱掉衣服光膀子纳凉时,看到父亲满身伤疤的乡亲们问起时才偶尔说起往事……。

  2008年冬天,我通过媒体和多地热心人的帮助,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找到了当年和父亲一起亲历‘’七.七‘’事变,参加了卢沟桥保卫战的老部队战友孙文涛先生的家人,鹤城晚报、新浪网、东北网和华商报等报刊电台纷纷刊发报道,引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著名抗战作家方军先生的采访报道,父亲当年在卢沟桥上杀鬼子的英雄事迹才公诸于众。

  (华商网对刘思远老兵的报导照片)

  (《千阳政协》人文专刊刊登刘老事迹)

  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已经过去八十年了,在惨烈的抗日战场上留下满身伤疤的老父亲也已经逝去七年了,每当我看到表现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和有关抗日战争的媒体报道时,就不由得想起父亲生前曾经给我们讲述过的在抗日战场上与侵华日军打仗的亲身经历,想起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为保卫中华民族流血受伤的老父亲,以及永远长眠在祖国大地上的父亲的众多战友们……

  (作家方军的采访报导)

  (这是著名抗战作家方军先生2009年春节期间专程从北京来陕西省千阳县东河沟村寻访刘思远老兵时,在刘老当年疗伤的军政部106后方医院旧址泰山庙合影留念)

  历史不能忘记!国耻不能忘记!为保卫中华民族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我们不能忘记!

  惨烈的卢沟桥保卫战已经随着历史的烟云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希望今天尽情享受着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八十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要忘记曾经为保卫我们中华大地献出过生命和鲜血的英雄们!

  珍惜和平,勿忘国耻。吃水不忘挖井人。

 
 

  (刘思远老兵逝世后,2015年清明节前夕,陕西抗战老兵营宝鸡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专程来千阳县为刘思远老兵扫墓,举行庄重的公祭活动)

  亲爱的父亲和29军的英烈们安息吧!

 
 
 

  (刘老收到的部分证书)

  作者:抗日老兵刘思远的儿子刘继红

  2017年6月26日于宁夏银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