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回忆先辈 > 内容正文

前辈的抗战之十三:笑看日寇覆灭 勇者死而无憾
来源:永城历史网 作者:张国赢   2017-07-12 15:18:24

笑看日寇覆灭 勇者死而无憾

——缅怀父亲张永远和母亲顾学毅

张国赢

  【人物简介】

  张永远(1914~1946),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高桥镇人。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历任队长、排长、教员、连长、团政治处主任。到陕北后入红军大学学习。1938年初,到确山竹沟任新四军游击支队2中队指导员,10月任新四军游击支队1大队2中队长,1938年12月任2团1营教导员,1939年4月任3团1营营长,抗大第4分校干部队队长,八路军4纵6旅16团1营营长、参谋长、团长,1941年2月任新四军4师12旅34团团长,6月后任淮北军区干部轮训大队大队长、淮宝独立5团团长、泗五灵凤独立团团长,1943年任11旅32团团长。1945年冬任华中野战军9纵75团团长。1946年8月,在攻打泗县县城时,为掩护主力撤退中弹牺牲。

  顾学毅(1926.12—2005.11),江苏洪泽县黄集镇人,1942年参加新四军,任4师11旅32团卫生队卫生员,194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经组织介绍与张永远结为伴侣。1945年任32团军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9纵75团卫生队、华东军区后勤部门诊军医。解放后,任华东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教导员。1953年转业,先后任南京市鼓楼区卫生所长,南京电缆厂医生,八一电影制片厂幼儿园园长,江苏淮安县民政局干部,洪泽县防疫站长,雪枫陵园管委会主任等。1981年离休。2005年11月在洪泽县病逝。

  走上革命之路

  我的父亲张永远,1914年诞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父母双亡,从小跟随兄嫂生活,兄嫂为了让他学文化除辛苦操劳二亩地的农活外还做点小生意,15岁那年党在黄安麻城地区组织农民起义,掀起了鄂豫皖地区革命武装斗争,父亲受革命思想熏陶,不顾兄嫂的反对中断了学业,高小还未毕业就毅然投入了轰轰烈烈地革命大潮中,经历了“红小鬼”的锻炼。他于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该地区的3次反围剿中经受了考验,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历任红军队长、排长、教员、连长、团政治处主任等。1937年入延安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的前身)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彭雪枫部,任新四军游击支队2中队指导员。

  我的母亲顾学毅,祖籍河南开封。外祖父原是大户文化人家,逃荒来到洪泽湖旁的淮安县黄集乡安了家。母亲有兄弟姐妹6人,她排行老四,13岁做童养媳,多次逃离回家,但每次都因家中生活困难又被送回。1942年,新四军4师在家乡打日伪、发动群众、扩大军队,母亲被革命的大好形势鼓舞,又跑到高良涧镇新四军驻地要求参军。当时她的所谓婆家找到部队要将我母亲带回,母亲当着部队的领导表示了要求参军的决心,结果感动了部队领导,就这样参加了新四军。她的兄弟姐妹1940年前后都参加了革命,是当地有名的“顾家”革命大家庭。参军后她被分配到4师32团卫生队当了卫生员。

  挺进豫皖苏

  1938年9月,父亲随新四军游击支队东征,10月12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在西华县杜岗村整编。整编后父亲任第1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跟随彭司令员挺进豫东开辟豫皖苏根据地,参加了窦楼之战首战告捷。

  1938年11月8日,跟随彭司令员回师睢杞太,按照部署,1大队攻打睢县西陵寺的伪军马培善,父亲率2中队歼灭了敌人,胜利完成任务。12月,睢县实力派李寿山部编为2团1营。支队派父亲任1营政治教导员,较好地完成了这支队伍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训练工作。

  1939年4月9日,支队独立营(原睢县游击武装、支队3大队)改编为3团1营,支队又派父亲任1营营长。5月至6月,3团奉命向淮上(寿县、怀远、颍上等地)进军,任务是扩大游击区、建立政权、扩军筹款。父亲率3团的这支主力营担任主攻先锋。在宿县湖沟集与日伪激战,歼敌450余人。又两次袭击怀远县城,占领龟山,歼伪军孙立清大部。

  1939年11月下旬,3团开进豫东永城、夏邑和砀山边界地区开辟根据地,先后攻打济阳集、会亭集、张楼、埋头集和王套楼等地。

  12月2日下午6时,3团采取长距离夜间奔袭的作战方式,攻打夏邑济阳集伪据点。1营从西南面攻打,2营从东北面攻打,3营负责打援。各营按原作战部署进入了作战位置,开始对敌发起攻击。父亲时任1营营长,他组织1营突击队,队长为副营长吴守训。突击队悄悄地迅速越过外壕,搭架云梯,并采取搭人梯的办法攀登翻越寨墙,在我1营突击队占领寨墙并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父亲率1营跟进攻坚,奋勇冲杀,如潮水般地涌进寨内。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全团毙伤敌150余人、俘虏16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70余支。

1939年9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第1次党代会。张永远(站立第1排左2)

  抗击日伪顽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敌强我弱,日、伪、顽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各种情况变化无常,战局十分复杂,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1940年底至1941年初,向我豫皖苏根据地进攻的顽军云集,总兵力达14.2万余人,计划2月初对我发起进攻。此时,日军集中了5个师团约7万余人于1月下旬突然发动了豫南战役,在平汉铁路以东对汤恩伯集团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面对日军的进攻,汤恩伯对日军一枪未放,由涡阳、蒙城、太和之线向西撤逃,豫东、皖北的大片国土沦为敌手,日军分3路追击顽军。

  根据当前的态势,我八路军第4纵队(前身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各部在永城、萧县以南,涡河以北地区严阵以待。

  1941年1月,父亲被任命为6旅16团团长。他根据师的部署,对部队进行动员,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月7日,父亲率16团在西进过程中打了十余仗,痛击日伪军,收复了涡阳、蒙城。2月9日,日军突然匆匆结束了豫南战役。形势一变,顽军立即调整部署,转逃为攻,集中了9个正规师10万多人马,分3路向我阵地发起了攻击。我军被迫自卫还击。2月19日,部队改编为新四军4师,父亲被任命为新四军4师12旅34团团长。

  2月下旬,已被我解放的涡阳、蒙城失守,顽军每到一处就构筑工事,袭扰我军,拷打屠杀协助我军的群众。由于当时我军在涡南对敌难以组织较大的战役,根据师部的安排,父亲将部分兵力部署在涡南坚持游击战,将主力转移到涡北,巩固宿南、蒙北根据地,蓄力伺机组织反击。

  4月1日,顽军北渡涡河占领涡北一带。父亲率34团转战于永(城)南、涡(阳)北地区,在敌四面包围中打游击,大仗小仗几乎天天打,由于敌人力量很强,所以部队生活很艰难,仗打的很艰苦,经常处在包围、突围、打仗和转移之中。

  4月6日,在河南永城裴桥镇万楼村,父亲率团机关部分人员及1营的1、2连,为了完成掩护旅部和主力转移的任务,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激战中,干部和战士请求团领导先突围出去,再谋援助之策。我父亲和政治处主任刘增奎等及10多人突出东寨门时,与敌1个连交上了火,最后只有5人冲了出来。我父亲在外围积极救援。但终因寡不敌众,万楼失守,124名指战员当场壮烈牺牲。

  至5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过大,新四军4师作战失利,34团跟随4师被迫撤往津浦路东洪泽湖畔。

  1943年在洪泽湖畔,经组织介绍我的父亲与母亲相识相爱相结合。我母亲脾气倔犟,自尊心很強,当了团长爱人后待人接物非常谨慎,做人处事处处小心,父亲的待遇她从不享受,不骑马,不指使工作人员,除有空照顾父亲外,一直坚持随卫生队在一线行军和战斗,所以部队上下都很喜欢和尊重她。母亲很聪明,爱学习,喜欢读书,业务能力提高很快,1945年就当上了连级军医。

  母亲勇敢坚强,遇到情况镇定不乱,临危不惧,能果断地处置情况。1944年初,母亲带了几个战友乘小船去湖西师部领物资,返回时遇到了洪泽湖水上土匪乘船追赶,土匪一边喊叫停船一边打枪,吓得船夫手抖使不上劲,几个战友惊慌失措没了主意。但母亲十分镇定,她对大家说:不要怕、不要乱,土匪虽然人多但离我们还远,只要我们坐稳不要翻船,大家一起帮助划船,土匪就肯定追不上,母亲又从口袋里拿出仅有的3块大洋交给船夫,鼓励他拼命使劲,同时母亲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她告诉大家如果逃不过去就引爆手榴弹,但绝对不能落到土匪手中,就这样大家拼命地划船,船速加快了,终于摆脱了土匪的追赶。

  优秀的指挥员

  父亲抓部队的战时管理非常严格,他要求各级一定要认真落实值班、岗哨和查铺3件事,强调这是关系到部队的安危和战斗力的关键。而且身体力行模范带头,只要情况允许,他每天都要进行检查;父亲抓训练非常严格,经常深入训练场检查指导,每次都早于部队来到训练场,所以32团各级干部没有敢睡懒觉的;他重视干部训练,总是亲自考核干部的射击投弹;他和战士一起研究瞄得准、投得远的技术,要求每个连队多出神枪手和神投手;他重视干部战士的体能训练,经常带着部队一起练越野长跑,有力地督促了部队训练质量的提高,5连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王伯臣就是在这种严格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父亲作战勇敢,冲锋陷阵、模范带头是全团官兵学习的榜样,他对干部们说:指挥战斗一定要到第一线去指揮,不到第一线你就不能了解真实情况,就会出现瞎指挥乱指挥的情况,干部一定要和士兵们冲在一起,你不怕死,士兵就不怕死,部队就团结,就有战斗力。父亲的警卫班长尚健在的吕凯风感慨地对我说:“你父亲打仗最勇敢,指挥所开在一线,冲锋号一响总是第一个向前冲。我们警卫员非常为他担心,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他。有一次在敌人的火力还很强的时候他又往前猛冲,在这十分危险的情况下,我们4个警卫员一起冲上去硬是把他拖了回来。我当了7年的警卫员,舍不得离开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我。后来他为了不耽误我,一定要我下连队去当连长。我刚一离开,他就在打泗县的战斗中牺牲了,当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我大哭了一场,我真是恨自己,后悔离开了他,要是我没有离开他,我一定会保护好他的。”张永远(右)

  父亲党性坚强,为人正派,待人诚恳,令人感到可亲可敬,干部战士都愿向他说心里话。父亲从16团1营营长升任参谋长、团长时,全营的官兵都恋恋不舍,连长李良诚、李洪等都哭了。李良诚说,张永远是他遇到的营长中“最好的一个”。父亲任32团团长时,5连5班长李先月在谈话中对父亲说,自己很想当排长,不知道能不能当上排长。父亲听了,和蔼地肯定了他想当排长的思想不是错的,勉励他要勇敢战斗,努力锻炼提高,到时只要党需要,就一定能当排长,而且一定能当个好排长。李先月原本是向团长说的撒娇的话,没想到张团长竟如此诚恳地帮助他,之后,他经过努力真的当上了排长。父亲为人谦和,对上尊重对下关爱,团结同志是出了名的,他任团长时与先后任政委的张彤、李毅、王绍渊等互相信任、配合默契,班子非常团结,深受同级干部的尊重。 打回路西去

  1943年下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胜利在望,中国的抗战即将

  进入战略反攻。根据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4师决定以主力5个团西进收复豫皖苏根据地,为抗战的战略反攻做好准备。

  8月20日,西进的部队越过津浦线首战小朱庄。

  为打好小朱庄这一仗,父亲率32团作了精心准备。他身经百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每次战斗他都要认真抓好3件事,一是战斗动员,即让每一个指战员都明白这是什么仗,为什么要打和怎么打;二是战前准备,让大家充分了解天时、地利和敌、我情况,周密的组织、计划、部署,做好物资准备;三是一线指挥,要求各级指挥员要不怕死,要靠前指挥,及时掌控战场变化的情况,做到及时有效的指挥。

  8月23日晨7时许,小朱庄战斗打响,师山炮营以精准的火力直接摧毁了小朱庄的防御碉堡和重要火力点,接着各团又实施第二次火力打击,在团、营火力的掩护下,攻击部队利用地形隐蔽前进,破障分队用爆破折除障碍,清除通道。

  下午1时总攻开始。一时间冲锋号声,冲杀声在战场上震天响,父亲率全团指战员同仇敌忾,在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猛烈火力的掩护下,奋勇争先,杀向敌阵。此时31团已从小朱庄西南角突入了围内和守敌展开了巷战。32团也突破了前沿正迅猛向围中突进,战斗十分激烈。经数小时战斗,王传绶的“东方防线”彻底崩溃了,王传绶在遭沉重打击后率残部向东逃窜,正好又进入了4师骑兵团的设伏区。我骑兵团在周纯麟团长的率领下奋勇杀出,战场上只见战马奔腾、战刀呼啸,敌兵鬼哭狼嚎伤亡惨重,无一逃脱,至傍晚时分战斗以全胜结束。此战大捷,毙敌伪司令王传绶等300余人,俘副司令以下1200余人,缴获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武器装备千余件。

  小朱庄战斗的大胜是我4师西进的开门红,首战告捷后,我父亲又乘胜率32团参加了八里庄战斗、砀山南清剿战、保安山追歼战等战斗,在萧(县)永(城)宿(县)地区接连打了十余个胜仗。至12月中旬,4师歼日伪顽1.3万人,解放了3250万人民,建立了3县15区的政权,全面收复了豫皖苏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础。

  攻克永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但我根据地内的日伪仍顽固拒降,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我4师决定攻打永城县城,对拒降之敌予以歼灭。

  第一次攻打持续了3天,敌防守很顽强。我军几度逼进城垣,只因城郊的房子已被敌放火烧掉,突击行动均为敌火力压制而受挫,同时,伪军4个团已分3路来援,故只好放弃攻城。

  经数天的准备后,师调整了攻击部署,选择了有利的突破方向,决定遂行第二次攻击。8月27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由于准备充分,指挥正确,3营长翟宝三带7连打掉了城关外的3个火力点,团直射火炮也有效压制了敌城楼的重火力点,突击部队二营迅速出击攻占了西关,尔后向纵深发展,战斗进展的十分顺利。同时,东门的31团也顺利登城,南门突围之敌被我33团歼灭。28日下午永城宣告解放。此战共歼敌300余人,俘县长丁石平等敌千余人,缴获火炮2门、机枪60余挺、长短枪千余支。庆功会上,张震参谋长表扬了32团的战斗准备工作做得好,专程赶来庆祝的张爱萍师长还为第一个登城的32团战士照相留念。

  为国捐躯

  1945年11月10日抗战胜利后不久,32团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9纵第75团,父亲仍然任团长。

  1946年8月7月,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和兄弟部队一起奉命攻打泗县。父亲坚决执行命令,率75团从城东南角发起攻击,终因连日大雨,护城河水暴涨,积水太深,准备攻城的器材失效,战士泅水强攻均遭敌火力封锁,进攻屡屡受挫,部队伤亡严重。8月9日晚上,父亲在带领部队强攻八里桥战斗中不幸中弾牺牲。

  父亲忠于革命忠于党,是一位久经考验的红军战士,他15岁参加革命,32岁光荣牺牲在为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战场上。17年的峥嵘岁月,父亲经历了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革命战争考验,曾7次负伤,参加了8年抗击日寇的全程,在枪林弹雨中千锤百炼,锻炼成了一个忠于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和英勇善战深受广大指战员拥护爱戴的优秀指挥员。他虽然壮烈牺牲,但终于看到了日寇覆灭的那一天,死而无憾。为纪念我父亲,上级批准将75团的小报纸命名为“永远报。”

  父亲牺牲时我母亲才19岁,追悼大会上她抱着9个月大的我,身着黑白相间的重孝,想起父亲对她的关心爱护,想起俩人相亲相爱的日子,悲痛欲绝。参加追悼会的师旅首长和32团的官兵都痛心地落下了泪水。

  父亲牺牲后,组织上安排了一个挑夫照顾母亲,常年挑着一对筐,筐的一头带着幼小的孤儿,另一头装着母亲工作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母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强的生活、工作、战斗着……母亲对烈士的遗孤始终全力的照顾,万般的呵护。我深深地爱我亲爱的伟大的母亲,爱她高尚善良的道德,正直无私的人品,刚强不阿的性格,勤奋好学的求知精神。

  母亲2005年11月因病在洪泽家乡去世。谢谢组织的关怀,我能把母亲安葬在泗洪烈士陵园父亲的墓地,我的父母又能团聚了。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时,我格外想念我的父亲,我1945年10月岀生在永城,父亲牺牲时年仅9个多月,父亲的音容笑貌我一无所知,他的思想、品德、性格和才干以及人生的许多故事都是我的母亲和叔叔阿姨们告诉我的,谢谢他们,是他们让我的心里永远銘记父亲的高大形象和一身正气。

  缅怀先烈,牢记历史,让我们远离战争,共同奋斗去争取人类永久的和平。

  (作者:张国赢,张永远烈士的儿子,1945年10月生于永城,1964年8月参军,现已退休。)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孟秀玲组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