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冬在延安召开的第359旅干部会议与会者会同留守兵团、第120师首长合影。前排左起:曾涤、王恩茂、贺龙、谭政、肖劲光、王震、张经武、甘泗淇、苏进。
谭竞先
谭政生平简介
1906年-1988年,湖南湘乡人。1927年入党。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起,先后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红军后方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东北局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副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文革”中受迫害。1979年获得平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75年起任中央军委顾问。
我的父亲原名谭世名,出身湖南的书香门第。祖父是谭家的族长,特别注重对家里子女的教育。父亲在东山高小读书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在上海成立,湖南各地的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东山高小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陈赓等都曾在这所学校里读过书。由于父亲学习成绩优异,关心社会进步,被推举为学生会主席。
从小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27年3月,父亲毅然离家,赶去汉口参军。在特务营二连花名册上登记时,父亲写下了自己新改的名字——谭政,以表示投身革命的决心。参加国民革命军以后,由于父亲受教育程度高,就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第二连任上士文书。
参加革命后,1928年2月,父亲调红四军前委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在井冈山,父亲与毛泽东同住一屋,毛泽东居里间,父亲居外间,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父亲善于做群众工作和宣传鼓动,重视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经验。每战前必进行政治动员,并注重对敌开展政治攻势。曾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并撰写《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报告》《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等文章,并且每月都要写一篇政治工作报告,对红军早期政治工作的开展和部队思想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善于思考 钟情政工
早在井冈山时期,父亲就非常重视政治机关建设。1936年6月父亲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第一期受训,西安事变爆发后,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红军组织调整,成立了红军后方政治部。时值父亲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抗日红军大学,父亲出任组织部长,后任政治部主任。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央军委成立总政治部,父亲任总政副主任,主任由毛泽东兼任,实际工作由父亲负责。
延安时期有一个特殊情况,八路军各部队分散在各自的战略区独立作战,总部很难直接了解到部队的情况,父亲也一样,一年四季就在延安这个小天地里活动。父亲的生活范围比较窄,不像朱老总那样喜欢与战士一起打篮球,有些人因此说父亲是老学究。我的母亲王长德则是红四方面军的红军战士,性格活泼。有一次过年,窑洞外面的场子里敲锣打鼓放爆竹,还有秧歌队扭秧歌和文艺演出《兄妹开荒》,父亲却还在窑洞里写他的文章,母亲硬把他拉出去,他才和总政治部的机关干部一起看了文艺节目。
虽然父亲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经常来找他反映部队情况或者其他个人情况的干部却不少。他具有我党老党员的优良品德,凡是给他提过批评意见、指出错误的干部,他都觉得可亲可敬,从不报复或给人下不了台,所以,尽管他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但人们都愿意亲近他,和他说知心话。
检讨自己 纠正错误
虽然他有时有些固执己见,但是当他发现和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的时候,就认真检讨改正。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由于国民党方面的限制,八路军部队未任命政治委员,政治工作一度受到削弱。后来他认识到自己1936年3月上书《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中也曾提出过取消政治委员这个错误意见,于是立即纠正。他亲自起草并由“总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副主任谭政”签署,于1937年11月12日发布一项命令指出,目前抗战已走上新的阶段,为保证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巩固党在红军中的影响,争取抗战的胜利,特决定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并将政训处改为政治处(部),恢复原来的名义。
不搞宗派 不论亲疏
抗战时期,父亲组织领导了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武装斗争和创建发展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工作,还紧紧围绕抗日,研究政治工作的任务方法目标,写出很多有价值的论文。
父亲为我军政治思想工作确定的基本原则是,以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和人民革命精神教育我们的部队,以达到革命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军队完全服从党的领导。军队与人民及自己的政府团结一致,提高战斗力,团结友军,瓦解敌军,战胜敌人,解放民族,解放祖国。
日军侵占华北,华北敌后抗战坚持了一年半之后,父亲正确地分析研究了敌人的对华政策和华北抗日游击战争为什么能顽强地坚持下来的原因。他指出,除了军事上给敌人应有的打击,我们有一套对付敌人的政治上的策略,问题的中心在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敌后人民进一步地与政府和军队合作。尤其是,军队之间确切地配合作战,互相援助,互相牵制敌人,保证战略上有统一的行动,不被敌人各个击破,这乃是唯一的方针。
八路军、新四军将近两年敌后抗战的实践表明,由于我们有了正确的方针,有了一套对付敌人的政治上的策略,当华北敌后进入最艰苦的斗争阶段,敌人采取了极为残酷的“三光政策”,以多路合围对抗日根据地实施毁灭性大“扫荡”的时候,我们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游击队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发展壮大,战斗力大大增强。
正确贯彻执行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是父亲抗战期间政治工作的另一重要贡献。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的干部政策应当是,无论对待干部、团结干部、培养干部、提拔干部,一律不允许有任何私人路线与狭隘的宗派思想,不得论亲疏,分派系,不得以个人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不光明正派。对于党员干部和非党员干部应该一视同仁,党与非党干部之间只有不同要求、不同义务,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父亲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期间撰写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一文曾送给毛泽东审定,受到毛泽东的称赞和肯定,发表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可以这样说,在抗日战争期间,父亲亲自率兵攻城的战斗虽然不多,但是,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视点上,以他敏锐的政治思维,运用另一种特殊的武器,号召军民,激发了强大的战斗力。
1943年,父亲担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兼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父亲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的委托,在西北局高干会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这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我军政治工作又一重要历史文件,中央曾给予高度评价。1945年,父亲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发动内战的准备,父亲受党中央委托赶赴东北开展斗争,被委任为东北局委员。1946年1月14日,父亲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
(孙云 整理)
作者介绍
谭竞先
谭政大将次子,1950年10月出生,1968-1978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插队,后供职于中国远洋公司,已退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