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回忆先辈 > 内容正文

“梅花桩战术”击敌软肋——回忆父亲罗炳辉的抗战往事
来源:陕西文明网-陕西日报 作者:罗新安   2017-12-01 15:18:51

1941年12月陈毅在淮南黄花塘与新四军第2师、第4师首长合影,右四为罗炳辉。

  罗炳辉生平简介

  1897年-1946年,云南省彝良县人。早年入滇军当兵,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途中屡担重任,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北上,中央军委赞誉他率领的红九军团为“战略轻骑”。

  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战工作。1939年,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40年后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为巩固和扩大淮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在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幸逝世,时年49岁。

  我的父亲罗炳辉是36位军事家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出生贫苦,只读过2年私塾,为复仇17岁只身离家从军,在实战中成长为军事家。抗日战争时期,他奉命开辟了一块延伸到日伪“首都”南京的根据地,发明了对付日军的“梅花桩战术”。中共中央对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给予了“立功尤著”的评价。

  指挥作战 智勇双全

  1937年,海伦·斯诺(斯诺夫人)在笔下是这样描写我父亲的,“他可真称得上是中国的一条响当当的硬汉子,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为人们所热爱。他是中国人所热爱的那种‘关帝’型的民族英雄,‘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他往往以智胜敌,给敌人以重创。他所谈的智诱敌军的故事简直就像从‘三国’里摘出来的一样——总有一天这些故事本身会成为民间英雄故事的。”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临危受命率领新四军五支队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皖东抗日根据地紧临日伪“首都”南京。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专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学者罗特曼博士对新四军能在侵华日军和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附近建立根据地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新四军五支队是在一支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初建时的五支队衣衫褴褛,武器、弹药严重不足,一半人手持大刀、长矛等冷兵器,平均每支枪只有三发子弹,老百姓称之为“叫花子部队”。父亲视察完部队回来后,愁眉苦脸、忧心忡忡。母亲问他怎么了。他说:“这样的部队,这样的武器,这样的地区,这样的对手,搞不好就可能全军覆没啊!”

  父亲彻夜难眠,首先开出了三副药:单兵训练、战术训练和大刀。

  据五支队副司令周骏鸣回忆,“在平时,炳辉同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但是一上了操练场,他就变得非常严峻,一点差错也不放过!他常常亲自带操,呼喊口令声如雷鸣,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父亲练兵极其严格,当时五支队中流传着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罗司令来讲话。”

  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部队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

  首战告捷 重创日军

  1939年9月初,新四军第五支队刚刚东进到津浦铁路以东(路东)就获悉驻滁县的日伪军700多人要进犯来安。父亲知道通来安的公路在梁庄附近有一凹地,像一只大碗,是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伏击阵地离公路只有50来米。日军的掷弹筒难以发挥作用。掷弹筒是一种便携式迫击炮,老百姓称之为“小炮”。抗战中,国军三分之一的损失是由掷弹筒造成的。日军的每个小队(12人)配一具。掷弹筒的射程60米到600米之间,近距离伏击,手榴弹可以发挥作用,日军的掷弹筒却发挥不了作用。

  次日下午3时,日伪军进入伏击圈,遭到五支队伏击,日军的掷弹筒发挥不了作用,只能勉强抵抗,不久匆匆躲进了来安城。

  入夜,我父亲又命令七团侦察排夜袭来安城。日伪军白天惊恐未息,晚上又遭到偷袭,吓昏了头,惊破了胆,谁也不敢轻易出动,竟自相交起火来,急骤的枪声、小炮声响了一整夜。

  第二天中午,通信员跑来报告:“滁县的日军出动增援来安。”父亲微笑着点点头。敌人的这步棋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他早已命令八团埋伏在八石山,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

  下午2时许,来安城内忽然腾起一股浓烟,接着又有四五处同时冒出黑烟,烟浓风紧,霎时整个来安城笼罩在沉沉烟雾之中。父亲见了说:“敌人要弃城逃跑了!七团追击。”

  原来受到严重挫伤的日军,逃入来安城后,又中了我侦察排的计,如惊弓之鸟,军心惶惶。增援部队又迟迟不到,最后竟狗急跳墙,点起几把大火,弃城向滁县逃窜。七团紧追不舍。敌人刚溃退到八石山,父亲早已布置在那儿的八团就用密集的火力“迎接”了他们。追击的七团和埋伏的八团前后夹攻,把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滁县出动增援的敌军,听到来安的同伙已溃退时,匆匆缩回滁县。

  来安城下,首战告捷,重创日军,“新四军游而不击”的谣言也不攻自破。皖东地区的老百姓迅速团结在新四军的周围共同抗日。

  游击运动 “梅花战术”

  一年来,虽然多次打败了日军、粉碎了万余日军的大扫荡、建立了较稳固的根据地,但是,我父亲仍然高兴不起来,因为没有找到对付日军的战术。他常常在灯下苦思冥想。

  1940年秋冬之际,父亲发明了“梅花桩战术”。所谓“梅花桩战术”是一种避其锋芒、击其软肋的战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火力远超新四军,新四军无法与其正面对抗。只有击其软肋方可一战。“梅花桩战术”就是这种战术。部队分散在四、五处,各相距4、5里,看不见,听得到。日军进攻时,被攻击的部队边退边打,另几点的部队以枪声为命令,向枪声方向前进,绕到日军的侧、后方软肋处攻击,从而击溃日军的一种战术。由于部队呈梅花瓣状部署,故名“梅花桩战术”或“梅花战术”。“梅花桩战术”集游击战、运动战于一身,避强击弱,积小胜为大胜,十分实用。

  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损失严重。日军乘机在仪征、扬州之间建了几个据点。企图蚕食一大块根据地。

  4月,父亲粉碎了路西日军“扫荡”之后,回师路东指挥十二团拔除了新建的几个据点。父亲估计日军会来报复,命令十二团后退几公里,作“梅花桩”布局。

  当夜,日军700余人携重武器分乘十几辆汽车从扬州至谢家集,在汉奸的指引下,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十二团团部驻地,一路进逼十二团3营驻地。日伪军靠近3营驻地时,战斗开始了。3营按“梅花桩战术”要求,边打边退,日军紧追不舍。天亮时,分散驻扎的1营3连已经绕到日军侧后方发起攻击。不久,仪征模范营(民兵)也赶来参战。

  日军没有料到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只能狼狈逃窜。3、8、9连和仪征模范营分路追击至尹家河,用机枪封锁桥头。敌见无路可逃,作困兽斗。这时新四军战士弹药告罄,双方又展开肉搏战。经1个多小时反复冲杀,残敌逃向仪征。此次战斗,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30余人。新四军牺牲连排干部和士兵54人,伤64人。

  第二天日军要求来收尸,父亲同意,但要求打着白旗来。日军只得打着白旗来收尸。

  《金牛山上打胜仗》的歌曲是这样唱的:

  新四军,真正强,

  抗日救国的好榜样,

  金牛山上又打了大胜仗。

  布下了天罗和地网,

  杀得鬼子汉奸没处藏!

  罗司令摆下梅花桩,

  杀伤他四五百,

  活捉他几十双,

  胜利品也挑它几十筐。

  经典战术 值得奖励

  虽然“梅花桩战术”初试成功,但是,父亲深知日军的“脾气”,判断日军一定会来“报复”。他针对战斗中出现的问题,抓紧宣传、教育。干部、战士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梅花桩战术”了。

  5月下旬,日军果然集中5000余人的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分5路进行“扫荡”。当时,路东的新四军也只有5000来人。父亲命令路东的部队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驻扎。一时间,40多个“梅花桩”布满了路东各地。日军进入了梅花阵中,“重拳”出击犹如打在棉花里,有劲使不出;而后勤、运输等软肋屡屡被击,日军顾此失彼,四处挨打。被迫于6月初匆匆结束扫荡。

  路东的部队在这次只维持了6天的扫荡中与敌作战20余次,平均每天4次,共毙伤日伪6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梅花桩战术”再显神威。从此一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未敢到路东“扫荡”。路东根据地成为华中敌后最稳固的一块根据地。

  作者介绍

  罗新安

  罗炳辉烈士之子。194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来安县大刘郢新四军二师师部。1968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60多年来,他一直追寻、收集和研究自己的父亲。1990年,与宋霖一起编著了《罗炳辉将军在淮南抗日根据地》一书;2004年,协助龙美光开办了“抗日先锋罗炳辉网站”;2002年,办有“新四军网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