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纲将军画像
“丽英!我留在东北打日寇,不知我们何时再相见……”冯治纲眼含热泪道出深情的话语,爱妻依偎在他身旁,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嘤嘤的哭声是那么悲切,似乎惊动了天,上天也出于同情,也唱起了一首离情的歌。
1934年初春,北方春寒乍暖,大地冰雪消融,这自然景色没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好的运气,却给人带来一种阴森恐惧感。日本鬼子侵占东北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
在汤原县亮子河三号营的金矿,一位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男青年,站在高高的山崖,举目远眺,那巍峨的群山,尽收眼底。这个人就是原伪汤原县县长季国珍的姑爷――冯治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汤原县县长季国珍对蒋介石不抵抗日寇的行为极不满,毅然决然辞去县长的职务,准备回关内隐居深山老林,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在漆黑的夜晚,季国珍的姑爷冯治纲,突然向岳父、岳母、妻子丽英提出来抗日的想法。他的话音一落,屋内一片寂静,静得人呼吸声音都能听到。岳父大人双眉紧锁,爱妻当即失声痛哭。
这令人吃惊的话语,岳父大人沉思片刻,回问道:“那丽英怎么办?”
“爸、妈我不是孝子,对不起二位老人家,现在是国难当头,我心早已下定,去抗日前线打鬼子。”冯志纲当机立断地回答。
“那可不行,家不要了……”丽英冷漠的面孔,一种期待,一种无奈地对冯治纲说。
“治纲是有骨气的年轻人,既然选择了爱国路,就让他打鬼子去吧!”季国珍赞许姑爷这种举动。
岳父的一席话,使冯治纲深深地感动,有岳父的支持,心里有了底。
“我看,你先随父母去山里,等打败日本鬼子,我再接你回东北老家。”冯治纲柔情似水望着妻子,说话间眼角含着泪水。
屋内一片寂静,静得人呼吸声都能听到,他俩目目相觑。
的确冯治纲也是处于无奈,夫妻恩恩爱爱的情谊,怎么能舍得分离呢?
是跟爱妻去关里,还是留在汤原和抗联打日寇,这是艰难的选择。
刚结婚不久的夫妻,正是甜甜蜜蜜的时候,突然提出这一严重的话题,在情理上是过不去的。冯治纲处于焦灼的状态。思来想去,还得做好爱妻的思想工作。
柔和的月光倾撒在大地上,窗外的蟋蟀 “吱吱”地叫着。
冯治纲家灯火通明,夫妻二人不是聊绵绵柔丝的话语,而是谈的是夫妻分离的事。俩人平时好开心,冯治纲时常逗得丽英咯咯大笑,可是这天晚上,气氛就大不一样,他们心情处于压抑之中。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冯治纲铿锵有力地朗诵杜甫《春望》诗句。
“治纲啊,你让我想一想,好吗?”丽英心情极不平静地对爱人冯治纲说。
“丽英!没有国哪有家,国宁家才安。”冯治纲以柔情的话语,句句打动着爱妻的心。
“是啊,我爷爷就是被日本鬼子杀死的,我是恨透了他们。”丽英愤怒地说。
“这就对了,你能认识这一问题就好,日本鬼子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死敌”冯治纲的话句句深入丽英的心。
丽英认为爱人治纲说得在理,眼里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的滚落,她陷入了沉思之中。
“治纲胸怀大志,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我得支持。”想到此,丽英欣然同意了爱人的要求。
“那我暂时先跟爸妈躲在深山老林里,等你打败日本鬼子再接我们回家?”丽英用凄婉的话语嘱托冯治纲。
“爱妻放心吧!我冯治纲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是你的人,永不变心,誓死忠于你。”冯治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向丽英保证。
“我们之间还说那些干嘛,只要心里有就行了……”丽英话说得那么有分寸,句句打动了冯治纲的心。冯治纲也为有这样的好妻子而感到自豪。
天上明月高悬,给幽静的夜晚带来一种新的气息。
嘤嘤的哭泣声,把屋里的老人吵醒。说是让冯治纲抗日,实际丽英还是舍不得。这不是串亲戚,是冒着生命危险打鬼子。
“子弹不长眼睛,要注意安全。”妻子的一番安慰,冯治纲心里是那么舒心快乐。
冯治纲在汤原县政府当秘书,眼见日寇的铁蹄践踏东北的大好河山,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强奸妇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心都要碎了。在白色恐怖下,他不甘当亡国奴,毅然辞去县文书到黑金河金矿给刘记三当管账先生,寻机拉队伍抗日。这是冯治纲的初衷。
冯治纲真的走上了东北抗日联军的道路。丽英在送他的那天晚上,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总是说不完。一种深情的爱,嬉笑、亲吻着。
“丽英再见!”冯治纲挥动着帽子,泪水洇湿了衣服。
丽英站在高高的山上,任凭风吹,简直哭成泪人似的,那种离别情是那么揪心,仿佛上帝也为他俩流泪。
冯治纲将军雕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