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澳门抗战 > 内容正文

澳门人的抗战:书写华人共赴国难的感人故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2-11 15:29:39

  中国抗战史研究,随着海量文献文物和影像的不断挖掘和积累,其认识更加全面客观,其研究不断深入,诸多历史之谜将公之于世。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阶段成果,正是中国抗战史研究日臻成熟的一个体现。我们坚信并期待,经过国内外有关研究者的辛勤耕耘,成果互鉴,从更加宏阔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抗战的历史意义,一定能够书写出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一大批中国抗战的历史著述。

  填补局限:聚焦澳门抗战历史真相

  抗战时期的澳门是“中立区”,没有发生过战事,所以在世人印象中,澳门似乎与中国抗战并无太多关联,其实不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抗战胜利为止,澳门华人社会从未中立过,也从未缺席过抗战救亡运动。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澳门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与全国各民族一道,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救亡图存洪流之中。凭借澳门特殊的国际舞台环境,通过持续不断、形式多样的救亡活动,澳门人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并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书写了“孤岛”华人抗战的壮丽画卷。澳门抗战史研究尚属学界关注较少的领域。

  1932年4月3日,阖澳华侨筹赈兵灾会委员职员合影。

  20世纪40年代镜湖医院部分难童在留医所大堂合照。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澳门民国史尤其是抗战历史的关注处于滞后状态,使澳门华人社会参与抗战救亡的故事,在中国抗战史、华南抗战史,乃至澳门通史及断代史著述当中鲜有记录,澳门抗战专史的研究也基本属于空白。鉴于此,在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启动了以“抗战”为主题的《抗战研究丛书》系列项目,围绕“澳门与抗战”开展综合研究,旨在通过扎实研究揭示历史真相,弥补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不足。经过数年努力,中西文化研究所在澳门华人抗战历史研究、整理中文报刊资料、开展口述历史、搜集历史影像、展示澳门抗战文物、举办澳门抗战学术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由此呈现出澳门别样的抗战图景。

  南陲守土:展现澳人抗战历史画卷

  澳门华人抗战史内容极其丰富。由林发钦主编的《澳门人的抗战》一书,深入挖掘文献和影像史料,全书分“共赴国难”“救亡赈难”“同舟共济”“巾帼烽烟”“热血青春”“孤岛影像”“平民声音”“故纸留痕”“和平降临”等十个专题,对澳门华人各界支持祖国抗战、抗战时期华人社团、澳门妇女、教育界的抗战救亡活动,战时澳门青年前赴后继、洒血抗战前线的英雄事迹,以及澳门华人赈济难民、难童与英美诸国难民等史实作了概要论述,系统地向世人展示了澳门华人抗战的历史全貌。

  澳门华人抗战的显著特点体现为:一是持续时间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前后14年时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与特色。二是形式多样。通过救亡宣传、购买救国公债、义演义卖募款、购买药物输送前线、组建救护队与救护团、青年奔赴前线杀敌、收容难民难童、赠医施药施粥施衣、筹款协助难民回乡等方式支持祖国抗战。三是华人社会广泛参与。其中包括澳门商会、镜湖医院与同善堂的领袖与华人精英,文教界名流及澳门本土与外来各学校的师生,华人社会各阶层民众,甚至从内地、香港等地到澳门避难的社会名流、著名画家等,积极响应抗战救亡号召,不分贫富贵贱,不管能力大小,通过出钱捐物积极参与抗战救亡运动,汇成了南陲“孤岛”全民抗战的局面。

  1937年12月,澳门中国妇女慰劳会成员聆听史良律师的抗战动员演讲后与史良(前排左四)合影。

  1939年“八一三”两周年澳门各界献金纪念合影。

  影像历史:彰显历史图照感染力

  在历史著述撰写的过程中,通常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撰写者与撰写主体间的隔离感;二是撰写者与读者间的距离感。前者可以在考证辨别史料、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克服,不断深化对撰写主题的认知,逐渐消除隔离感。而后者,由于澳门抗战发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时隔七八十年之久,若不是专业研究者,很难知晓其历史过程。因此,撰写者首要考虑的是搞清楚澳门抗战时期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尽可能准确和真实地描述澳门华人抗战的基本史实,然后通过自己的叙事结构,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乐于接受的方式,向读者进行说明和解释。为消除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撰写者通过撰写图志图录、协助电视台制作抗战记录片、举办抗战文物专题展览等多种方式,直观而形象地讲述了澳门华人抗战的感人故事。

  在澳门抗战史研究中,将故纸历史改写成大众易于接受的动人故事、把深奥苦涩的平面文字变成立体直观形象的历史,有助于吸引社会大众关注并产生兴趣。但由于缺乏影像资料的衬托和观照,使其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幸运的是,澳门的公共机构和澳门怀旧收藏学会同仁收藏的有关抗战时期的文物和影像资料,为立体展示澳门抗战故事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中,由林发钦主编的《抗战文献文物图录》一书,内容分为抗战时期文物文献、有关澳门抗战文物文献和影像资料三大部分,首次对澳门现藏的抗战时期文物和影像进行了初步梳理;由林发钦、王熹编著的《孤岛影像:澳门与抗日战争图志》一书,是全面介绍澳门抗战且图文并茂的著述;而以中西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澳门人抗战著述为素材拍摄的、2015年由澳亚卫视制作播出的《澳门人的抗战》五集电视纪录片,以及由澳门莲花卫视制作播出的《澳门人的抗战》历史纪录片,首次借助影像媒体技术再现了澳门人抗战的历史,在配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播出后,澳门与抗战的史实映入大众的视野。这些影像进一步揭开了澳门与抗战关系的历史真相,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口述史料:整合澳门民众集体记忆

  口述历史的方法,无疑为整合澳门民众关于抗战历史的共同记忆,保存亲历者的鲜活历史,构建档案文献、影像资料和社会民众认同的综合文献文物资料数据库,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基本条件。美国史学工作者吉利斯指出,任何个人或群体认同的核心都在于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群体一致性的体认。这种体认通过记忆维系,并且通过记忆内容形塑最终的认同。尽管历史环境变迁、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传播介质的变化,影响其记忆和认同的形塑,但不容否认的是,这种对记忆和认同的研究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历史变迁提供了极佳的视角和窗口。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的澳门抗战口述历史访谈,与文本抗战史料的整理同时展开,力图重构还原抗战时期澳门社会状况的场景。其中,从2011年开始,着重对澳门抗战岁月的50位亲历者进行了抢救性口述访谈,现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口述历史系列,为抗战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活资料”。

  接受口述访谈者大多数是平民百姓,他们有的在澳门土生土长、有的在抗战时期避难到澳门、有的在战后移居澳门,受访时均以“澳门人”的身份和经历,回忆了抗战烽火岁月。口述的每个故事颇具“个性”色彩,但都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的“共性”问题而展开。因此,这些口述内容在档案文献和影像之外,提供了一个“平民视野”中的抗战声音,构成了澳门抗战过程中独一无二的历史图像。由林发钦、江淳主编的《平民声音:澳门与抗日战争口述历史》一书,将上述口述内容分为“日军的狂轰滥炸”“铁蹄下忍辱苟活”“逃难中的童年”“乱世中挣扎求存”“饥饿的记忆”“比战争更可怕的是饥寒交迫”“凄凉往事不堪回首”“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风潮’时期孤岛沧桑”等专题,系统整合了澳门普通民众的集体记忆。通过个人“活的历史”的记录,以及平民视野的“多元历史”公共话语议题的结合,不仅连接了记忆与认同,绘出民众心目中的历史认知,还十分鲜明地展现了抗战时期澳门社会生活的图像,拉近了民众与抗战历史的距离感,彰显了普通民众记忆对抗战研究的特殊意义。

  1939年9月3日,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第六、七队出发留影。

  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出版的部分成果

  阙疑征信:复原中文报刊视野下的战时澳门

  文献史料是开展历史研究的基础条件。澳门抗战时期的史料如同其他断代和专题史料一样,面临多语种、载体形式多样、收藏分散于海内外、没有一个完整目录、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被尘封在有关机构、缺乏系统整理编辑和出版等困难和问题,也没有一个权威的公共藏书机构或学术机构展开有计划和系统的整理搜集。此项工作的难度还在于,仅凭若干机构或学术研究单位无法完成资料整合的重任,多语种资料需要专门的翻译人才,各项工作也需要足够的经费作支撑。因此,要实现这些文献资料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权威的资料平台,必须动员海内外各专业藏书机构、多语种的专家和专业人士联合起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计划,确保足够的经费支撑,并持续不断地开展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解决当下抗战研究的迫切需要,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采取了“立足于本地、由近及远、先中文后多语种”的整合策略。首先,立足于本澳和祖国内地的中文抗战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其次,以中文文献为基础和平台,再逐步开展葡语、日语、英语以及其他语种抗战文献的翻译、整理和出版。经过数年的挖掘整理,在出版形成以抗战文献影像为主题的资料体系的同时,还集中全力对抗战时期中文报纸中的18000版澳门史料进行了系统整理,数百万字的《故纸留痕:抗战时期澳门中文报刊资料选辑》即将出版;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合作建立的“抗战时期澳门中文报章文献资料库”已进入测试阶段,为该资料库整理抗战史料多达200万字。此外,由王熹、林发钦编著的《抗战时期澳门日志:中文报刊视野下的战时澳门社会(1931—1945)》一书,分上下册,百余万字,以年、月、日的时间叙事脉络,着重记载了抗战时期澳门地区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抗战救亡与赈济难民等情况,为研究者提供了宏观背景及更为微观具体的史料。

  弘扬创新:探索爱国爱澳教育实践

  澳门华人社会一贯爱国爱澳,纵使历经风云变幻,依然矢志不渝,彰显了澳门华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也生动体现了澳门精神的时代风貌。专业历史研究者的主要社会责任就是“述往事,思来者”,将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言论等正确提供给社会大众,发挥历史在经世致用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为充分展示澳门华人社会各界在中华民族危亡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爱澳传统,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重点开展了三项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与《澳门日报》合作开展宣传。2015年7月7日至9月1日,以澳门人抗战救亡活动为主题,用9个专题和9个专版的篇幅,对14年抗战期间澳门各界华人抗战的感人事迹进行了系统介绍,全面披露了澳门华人抗战的历史真相,在澳门掀起了爱国爱澳教育的小高潮。这些专版每期发行达数万份,总印数达数十万份,并通过内地的发行渠道和网络版,在澳门内外广泛传播。该所还在报刊内容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补充、增加影像,最终将其作为《澳门记忆丛书》系列成果之一出版发行,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是举办抗战文物文献专题展览。2015年与澳门怀旧收藏学会合作,在澳门理工学院展厅举办了“南陲守土及抗战文物展”,展出澳门现藏的各种抗战时期的文物百余件。本次展览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与图像资料,再现了澳门华人抗战的故事画面,使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活动背景跃然纸上。陈列出的一件件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生动讲述了澳门各界民众参与抗战的鲜活事迹,将参观者带回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抗战岁月,使爱国爱澳教育更具说服力和震撼力。

  三是举办抗战专题学术活动、专书发行及抗战口述分享会。这些活动将澳门华人抗战与爱国爱澳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例如,2015年举办的《抗战研究丛书》首发式暨口述历史分享会,邀请本澳亲历抗战的老人讲述所闻所见的英雄事迹,使与会者亲身体验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澳门华人社会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投身抗战救亡运动的热情与满腔的爱国情怀。2017年举办的“澳门与抗日战争”学术报告会暨《澳门人的抗战》一书赠书仪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肯定和广泛认可。澳门华人抗战史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增强澳门民众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宣传和介绍澳门优良的爱国爱澳传统,以及开展当代历史教育都产生着积极促进作用,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最佳素材。

  (执笔:耿显家)
 

  相关链接

  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是一个以“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学术机构,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外文化交流、澳门历史、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等方面,特别注重将学术成果普及化,致力于开展历史教育工作。近年来,在前任院长李向玉教授、现任院长严肇基教授、副院长李雁莲博士、秘书长郑妙娴博士的鼎力支持和指导下,该所以《抗战研究丛书》为主题,对澳门与抗战时期的历史展开综合研究,多有创新和开拓,令人耳目一新。

  为系统介绍澳门与抗战的密切联系,彰显澳门华人对中国抗战作出的特殊贡献,本版以“澳门人抗战”为主线,对该所澳门与抗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介绍。他们的研究进展表明:在14年抗战期间,澳门华人在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危亡与独立的洪流中,从来没有中立或缺席过,他们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书写了中国抗战的别样篇章。澳门各界华人的抗战事迹和感人故事,丰富了中国抗战史研究内涵,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抗战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披露的有关澳门华人抗战的历史真相,以及所展示的中国抗战的多样特点,凸显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殊重要意义。这些研究既弥补了华南抗战及华侨史研究的不足,又试图填补中国及澳门抗战史研究的空白,使中国抗战史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

  原标题:[澳门人的抗战]书写华人共赴国难的感人故事——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抗战研究丛书》系列成果巡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耿显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