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它标示着一个民族的新生。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时任国民革命军新6军第14师40团1营营长赵振英,作为受降仪式会场内外警戒工作负责人,当时就在签字仪式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时刻。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几十年来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2008年以前,邻居们只知道他曾经当过兵,是一名退休工人,并不知道他曾经是黄埔军校学员、国民革命军少校营长,更不知道他曾作为南京受降仪式会场警戒工作负责人,带领所属官兵负责受降仪式现场警卫工作,全程见证了日寇低下头颅的那一历史性时刻。这一切,就连与他共同生活多年的子女都不知道。
赵老的孙子赵悦告诉我:“爷爷的一生很光荣,也很坎坷。2008年以前,我们都不知道爷爷还有这么光荣的历史。2005年的时候,有一次妈妈陪爷爷看电视(2005年9月9日,海峡两岸中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电视转播了在位于南京黄埔路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办的‘9·9两岸同歌’纪念活动——两岸抗日军人见面会节目),爷爷看到电视里的内容,对我妈妈说南京受降仪式他在现场。事后我妈妈对我爸爸说起这事,我爸爸还说爷爷老糊涂了,根本就不相信,也就没有放在心上。直到2008年,晏欢叔叔的到来,才让我们知道了爷爷的故事。”得知我想了解赵老的情况,赵悦让我到网上看看,他告诉我说赵老曾开过一段时间的微博,他所能想起的往事基本上都在微博中写了出来。
让我们循着赵老的博文,走进他不寻常的一生。
赵老的微博名就叫“赵振英”,第一条微博写于2010年9月10日。
2010年9月10日:大家好,我是赵振英。
我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恕不能一一回复。祝大家健康,生活幸福。
选择这一天开始写微博,是老人对65年前那一历史时刻的纪念,还是巧合?我们不得而知。但愿能通过老人的微博,了解到老人光荣而坎坷的人生历程。
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2010年9月18日:九一八时候,我刚入初中一年级。那时候就挺恨日本鬼子的,觉得这是个国耻,是对中国的侵略。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是1937年,就是卢沟桥事变(那一年)。当时我本来要考北大(的)。结果7月初的时候北京就很紧张了,西单啊、新街口什么的主要路口都围上铁丝网,(建了)碉堡,准备跟日本(人)巷战。我考不了大学了,就坐上旧的西站(老北京西站)的列车,跑出去北京了。那时候北京有西站和东站,一般客车应该(在)东站出发的,但是那天是最后一班了,所以是西站的车了。7月23号我跑出去的,车过卢沟桥的时候开得很慢,车头挂着白旗,车的右边就是日本兵拿着望远镜往车里面看,车的左边就是宋哲元的29军的大刀队。这个车子左边就是29军阵地,右边是日本人的阵地,互相对峙,非常紧张。
赵振英,1917年8月出生于北京。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心中有个理想,就是考入北京大学。1937年,赵振英作为一名高中三年级的学生,正信心满满地为考大学做准备。一天早上,赵振英骑车到公园读英语,把自行车存放在公园大门口的存车处。临走取自行车时,过来一个日本宪兵,对着赵振英大吼大叫。赵振英不懂日语,猜测日本宪兵是告诉他不能在这里骑自行车。年轻气盛的赵振英嘟囔了几句。那个日本宪兵看赵振英不服气,走过来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大耳光。多年以后,赵老回忆说:“这个打在我左脸的大嘴巴,让我记了它8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铁蹄碾碎了中国人民所有美好的梦想,赵振英入北京大学学习的理想也彻底破灭了。面对外敌入侵、山河破碎,赵振英与当时很多热血青年一样,觉得自己作为中国人,不能空有一腔热血,而应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赵振英决定参军入伍,立志要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受训黄埔,抗日报国
2010年9月18日:我当时准备去连云港,找黄杰的队伍去。那时候他在连云港。因为我们在高中一年级学生军训的时候,黄杰是总队长。因为“何梅协定”,日本人要求解散学生集训团体,我们的集训就提前解散了。解散那天,黄杰就召集我们讲话,说我们是被迫解散的,他都要哭了,底下3000多学生也哭了。我们当时就从军训(队)回到通县师范学校。当时路过北京(的)时候,因为还穿着绿色军服,真怕日本人给我们算账(找我们的麻烦)。这是高一时候的事。我又回到通县没多久,通县就由殷汝耕成立冀东防共自制政府,学校不愿意在傀儡(政府)的控制下,就搬到北京皮库胡同。我就在皮库胡同中学毕业了。两年后就准备考大学了么,结果就(却)赶上了“卢沟桥事变”了。大学不能考了,我就跑到连云港去找黄杰。他呢,原来准备留我们这批学生,大概有100多人,(到)税警总团工作,我们不愿意。他就把我们送到江西星子县,鄱阳湖边,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我们入的是学生队,受步兵训练。以后呢,因为日本要发动武汉战争,我们学校就搬到四川丰都,我就(是)在丰都毕业的。那是1939年春天的事。毕业之后,我又想考大学,但是考大学要到秋天才考,我家里没有钱,所以到1939年春夏之交,我就在鄱阳湖边投奔54军去了。原来我们想去54军18师,结果54军部就把我们留下了,在军部一个时期以后,我们就(又)到了14师了。因为14师师长升(任)54军军长了,霍揆彰。所以我们就留在14师,我最初当参谋。参谋处有四(个)处,作战教育、谍报、后勤、人事。我在第一处,作战教育(处)。1939年底,日本从广州向北侵略。我们54军就到衡阳坐车,去韶关。在韶关就在翁源跟日本人交火了。把日本人赶回到从化附近。日本人本来想占个便宜的,没占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战争。
2010年10月1日:我就不按顺序了,给大家讲讲我在翁源打仗(的事)。当时日本人是气势汹汹从广州往北打。我们当时(在)韶关下了火车,14师下车都没来得及休整,就向韶关以南的翁源(方向)打起来了(打了过去)。
因为曾参加过黄杰部队组织的军训,赵振英认识了黄杰。离开北京的赵振英一路南下,辗转找到黄杰的部队。后因不愿在税警团服役,就和众多华北流亡学生一起,被黄杰送到位于江西省星子县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学生队步兵科接受训练。赵振英所在的特训班,为黄埔军校第14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湖口吃紧,特训班于1938年1月迁驻湖北荆州、沙市一带。是年秋,又由湖北迁至四川丰都。1939年春季,赵振英在丰都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54军。
国民革命军第54军于1937年在上海嘉定成立,霍揆彰任军长,辖第14师及军部直属部队。1939年7月,陈烈接霍揆彰任军长,隶属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先后参加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2月下旬,参加第一次粤北战役,全军将士斗志昂扬,均佩带“还我河山”的臂章,一路猛冲猛打,夺回广东粤北重要城镇英德、翁源等地。赵老在微博中所说的“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战争”,就是这次粤北战役收复英德、翁源的战斗。
2010年10月10日:(入印作战)因为是在丛林里,打仗都很特别。日本人最先用这个办法,把一个机关枪架在树上,很隐蔽,看不见的,然后日本人就能一排子弹就可以打一排多少个人。中国人呢,也有办法。一旦进森林走路,先拿机关枪冲着树上扫,扫掉了所有日本兵,再往前走。我们的部队也从树上扫下来过日本人。
1944年4月,赵振英所在的第14师和54军第50师由昆明被空运至印度,脱离第54军建制,编入中国驻印军序列,与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合编组成新编第6军,隶属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时年27岁的赵振英,以少校营长的身份,和他的官兵一起,随中国远征军踏上入印作战的征程。
尽管在部队服役多年,但赵振英多半时间都在54军军部担任参谋之职。即使到了印度,赵振英所在的部队又被作为预备队,并没有直接参与对日军的战争。所以赵振英的一生也只有很少几次直接上战场参加战斗的机会。作为一名军人,这成为他戎马生涯中不小的遗憾。
光荣受命,见证辉煌
2010年9月12日:我今天给大家说说受降仪式。1945年9月9号,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地点在南京军官学校大礼堂。中国受降主要有何应钦、顾祝同、肖毅肃,还有张廷孟,还有一个我想不起来了(海军上将陈绍宽)。……我当时在会场上,可以走动,因为会场内外的警戒都是我们第1营负责。……我站在7个投降代表大概左后方的位置,他们鞠躬就座后,帽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由他们的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郞,向何应钦呈交日本大本营发给他们的投降代表的证书。……我当时主要是监视这个仪式的进行。我当时带着手枪。主要(是)为了防止会场出意外,所以我和我的士兵都要带武器。我当时一方面心里很激动,另一方面我又要看着我的所有士兵是否在提高警惕警戒,以免发生意外。当时士兵枪里都是没有子弹的,子弹在身上。以免发生走火。我的手枪(里)有子弹,但是没有上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为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展示中国军队威慑力量,蒋介石听从时任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部参谋长魏德迈上将的建议,选派新6军到南京作为受降部队。新6军当时被称为国民党军队“王牌中的王牌”,军长廖耀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而且新6军兵源素质好,文化水平高,都是一些高中、中专毕业的学生,部队装备精良,都是美式装备。蒋介石是想用这样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展示国民党军队的威风,打击日本军人的嚣张气焰。时任新6军第14师40团1营营长的赵振英随部队一起,从湖南芷江经空运到达南京。到达南京后,赵振英接受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负责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会场内外警戒工作。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从礼堂大门一直到外面的大街上,每隔50米,就竖立着一根旗杆,旗杆用蓝白相间的布条包裹,上面悬挂着同盟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五国国旗。担负警戒任务的士兵,身穿卡其布美式军装,戴着钢盔与白手套,手持美式冲锋枪,背着军用背包,精神抖擞地站在旗杆下;会场内,同样装束的士兵遍布整个会场,每个士兵的站位都是赵振英根据上级的要求提前安排好的,并且经过无数次的演练。赵振英作为会场内外安全警戒工作的负责人,身穿马裤制服,脚蹬长筒马靴,腰里别着手枪。签字仪式开始,他站在日本投降代表团席的左后方,时刻关注着日本代表的一举一动和部下的军姿及精神状态,防止发生意外。在签字仪式的10多分钟里,他是会场内唯一能够自由行动的人。
南京受降签字仪式,对于国家而言,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对个人而言,也是赵振英一生中最为骄傲的经历。那一刻,那刻骨铭记了八年的大耳光,终于变成他嘴角的一丝微笑。“从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就没有打过胜仗,8年抗战,风餐露宿,终于把日本人打投降了!我能亲眼目睹这一切,荣耀啊!”60多年后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赵振英老人依然难掩这份自豪。
机缘巧合,老兵归来
抗战结束后,早已厌倦战争的赵振英一直想着离开部队,重圆自己的大学梦。特别是内战爆发后,赵振英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同胞同室操戈、刀兵相见,一心想着离开部队。1948年10月,赵振英随部队参加辽西会战,遭到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的重创。他所在的新6军在辽河黑山附近被解放军围歼,大部队被冲散。赵振英利用这个机会,打扮成农民模样,趁乱脱离战场,一路南下到了杭州。多年后,赵老接受采访时说:“我实在也不愿意再打下去了,我真的不愿意再打这个内战了。”
赵振英在杭州租了一间民房,开始准备考试。因为高中打下的扎实基础,他报考的5所大学,都寄来了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了南京大学,成为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专业1950级的一名大学生,并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南京一家国营工厂工作,成为一名工程师。1958年,赵振英调到天津工作,直到退休。1969年,赵振英入狱。在狱中的日子里,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自己终将得到公正对待。1975年,赵振英特赦出狱。出狱后的赵振英到原单位办了退休手续,从此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闭口不谈过去,就是对自己的儿子也只字不提。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无意中,一幅来自异国他乡的老照片和一本写满签名的笔记本,打开了赵振英尘封多年的记忆。
2008年初,远征军文史顾问、著名将领潘裕昆的外孙晏欢,上网查找资料时,发现了一个叫尼尔?葛顿南的美国人为了纪念父亲约翰?葛顿南少校“二战”期间来华参战而制作的网站。在这个网站的网页里,晏欢看到尼尔?葛顿南发布的许多与中国远征军有关的资料。其中有两件物品引起晏欢的重视。一件是一幅老照片,照片上方有“陆军新编第六军军官俱乐部开幕纪念,民国三十四年十月六日于南京”的字样。照片上,数十名中国国民党军官和几名美国军官或坐或站,有人端着酒杯,有人叼着雪茄。另一件物品是一个红皮笔记本,上面签满新6军军官的名字。晏欢在征得尼尔?葛顿南的同意后,把这些资料转发到国内的网站上,希望能通过网络找到在笔记本上签名的军官。4月,晏欢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是赵振英的儿子赵精一打来的。原来,赵老的一个亲戚对远征军历史感兴趣,在网上搜索赵老的名字与部队番号时,无意间看到了晏欢发布的帖子。这个亲戚来家中看望赵老时,把相关信息告诉赵老的儿子赵精一。在那个红色笔记本的照片上,赵精一看到了父亲的名字。尽管过去很多年,但赵老签名的笔迹基本没有变化,赵精一一眼就认出那是父亲的笔迹。心情激动的赵精一通过黄埔军校同学会,与晏欢取得联系,告诉晏欢那个签名本上的“赵振英”就是自己的父亲。喜出望外的晏欢,当即与赵精一商定,利用五一假期到北京拜会赵老。见面确认赵老就是签名本上的“赵振英”本人后,晏欢把这一情况又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尼尔?葛顿南,并邀请尼尔?葛顿南来中国与赵老相见。一时间,老兵赵振英的故事借助网络的力量,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圳市越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为赵老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取名《发现少校》。《冰点周刊》刊发特刊文章《老兵归来》。至此,赵老作为黄埔军校学员,曾参加抗日战争以及亲历南京受降仪式的故事终于得以为众人所了解。
2011年12月17日:太长时间没有上微博了。今天看了上百条网友的留言,很高兴。快到年底了,提前向大家问个好,也祝大家平安快乐。
这是赵老写的最后一条微博,这一年赵老94岁高龄。赵老的孙子赵悦告诉我,因为每次发微博和回复网友的问题,都需要爷爷长时间坐在那里看屏幕,老人的体力有些承受不了。特别是后来赵老体力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就不再发微博了。
回看赵老的微博,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高兴”“谢谢”。老人高兴,是因为在默默无闻几十年之后,自己热血报国的历史得以为子孙所了解,自己见证中华民族光荣新生的历史时刻得以亲口为世人讲述;老人感激,感激那些为了寻找历史真像而不懈努力的学者和志愿者,感激祖国给予他和他的战友们的充分肯定和无尚荣光。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出席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见了赵振英等一批抗战老兵。2015年9月,赵振英获得由国家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如今,103岁的赵振英老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下,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