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黄埔军校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黄埔百年 湖湘之光——湖南籍师生与黄埔军校的渊源
来源:《团结报》   2024-06-29 11:15:58

1925年,湖南郴州江边停靠着数条舢板船,黄埔军校的同学正在做宣传工作。

  黄埔军校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民革命运动中,由孙中山和共产国际及中国共产党共同创建、对于现代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军事政治名校。这所军校在国共合作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和苏联顾问的参与下,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那时,国民党内大批军政要员、中国共产党许多军政人才都出自该校。黄埔军校史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辐射了近现代中国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与中国政治、军事、党派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交集联系。黄埔军校的革命历史,与湘籍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活动和领导人,同样有着紧密联系。笔者依据史籍整理了黄埔军校与湖南的渊源。

  湘籍教官是黄埔军校教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寄语教官:“诸位教员有从外国学来的,有从保定(军校)学来的,从前各国在陆军学校所教授的学问,都是寻常的军事学。此刻学成的先生,再教授学生,一定也是从前所学的普通军事学。所以诸君在这些学校所学的学问,大概都是极寻常、极有规矩的普通军事学。诸君专拿这种学问,可不可做革命军呢?做革命军的学问,不是专从学问中求出来的,是从立志中发扬出来的……用诸君现在的情形和从前的革命党比较,从前的革命党,都没有受过很多的军事教育,诸君现在这个学校之内,至少还有六个月的训练;从前的革命党,只有手枪,诸君现在都有很好的长枪;从前革命党发难,集合在一处地方的,最多不过是两三百人,现在这个学校已经有了五百人。以诸君有这样好的根本,如果是真有革命志气,只用这五百人和五百枝枪,便可做一件很大的革命事业。”

  如果将孙中山“办校治军思想”比作黄埔军校的灵魂,那么笔者认为:主导和掌握黄埔军校的“教职员官佐群体”,则是黄埔军校的“脊梁”。教官不仅驾驭和主导军校,还带领学生开创和扩展军事力量,可见其作用与影响有多么重要。这个“脊梁”,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同样重要,因为经历黄埔军校陶冶的教官们,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人才与骨干,对后来领导工农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根据地,起到了开天辟地的影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历史》指出:“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黄埔军校的工作,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军校学习……在教职员中也有不少共产党员,如金佛庄、茅延祯、严凤仪、徐成章等。”“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它同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

  黄埔军校最初的教官,由在广东服务于粤军及驻粤各省军队的初中级军官组成。设置的教授部、训练部分管军事学科与术科的教授和训练;政治部沿袭苏联红军的建军模式,掌管政治教育、党务与宣传;辅助后勤部门的管理、军需、军医三部,也是以在粤军队服务的相应军官及专业人士组成。湘籍教官因邻近广东,许多闻讯前往应召就职。以第一期的教官、队官为例,均由军队的现役军官调配充当。“于是弹丸孤岛之黄埔,遂为本党武力发祥之地矣”,黄埔军校教官这一特殊领导群体,集中了当时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和高级将领。从北伐国民革命的历史发展轨迹中至少可以确认,黄埔军校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这段历史的转折关头,对国民党及其军队——国民革命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埔军校第一至二十三期的教官组成,大体分为教官(包含军事学科与担当术科训练之队官)、官佐(担当术科与训练之辅助人员)、职员(必需的辅助功能)三大部分。按照《黄埔军校同学录》数据显示,黄埔军校校本部(广州、南京和成都)第一至二十三期总计有15144人次,根据笔者收集整理的各时期各地之分校“教官名单”有近4000人,这部分人员绝大多数系少校以上教官或中队至总队长级军官,因此,共计教职官佐19144人左右。黄埔军校第三分校长沙分校,在大革命时期曾经有过数千师生,但没留存详细完整的资料。三湘紧随川粤,是拥有最多黄埔军校教官的第三个省份。

  湖南籍教官一直是黄埔军校教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一批湘军著名将领在黄埔军校校本部及长沙分校担负重要任职任教,如唐生智、刘兴等;其次,有相当数量的保定军校、陆军大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等校出身将领担任军校重要职务,如程潜、李泽民、石醉六、李明灏、徐权等;再次,一大批黄埔军校第一期生陆续担任校本部及分校的负责人或高级职官,如黄杰、邓文仪、鄷悌、宋希濂等;还有一批国内外高等学校或黄埔后期生,陆续出任军校重要任职任教,如谭承慨、邬绳武、柳克述、李厚徵、屈凤梧等。

  参加湖南和平起义的湘籍黄埔军校师生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等将领毅然联名发出起义通电,“正式宣布脱离广州政府,使湖南获得和平的解放”。湖南和平起义,是程潜、陈明仁顺应历史潮流的义举,是在中共中央、毛泽东的策划和领导下,在人民解放军胜利大进军的形势下取得的成果,是中共湖南省工委团结、推动各界进步人士,坚持长期斗争的成果。湖南和平起义,不仅使湖南人民免遭战祸,而且对促进华南、西南、西北的解放产生了重要影响,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其历史功绩永垂史册。

  程潜部属中,参加湖南和平起义的黄埔军校学员众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埔第一期生里留在大陆最为集中的是湖南省,在湖南辛亥革命先驱、军政元老程潜的带领下,三湘弟子是黄埔第一期生里在1946年至1949年期间战场起义最多的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省市(部分省会大城市)相继设立人民政府参事室,由于参加湖南和平起义的将领较多,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设有参事447名,是当时参事人数最多的省份,其中第一期生有15名。

  湘籍黄埔军校师生群体综述

  据不完全统计,湘籍黄埔军校教官计有1053名教职官佐,第一至七期学员有4578名。教官中有三名中共一大代表,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活动的湘籍学员有18名,还有相当一部分黄埔军校师生参与了南昌广州秋收三大起义、创建红军和各革命根据地等。全面抗战爆发后,湖南更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主战场,集聚了大批黄埔军校师生的国民党中央序列部队,他们参与在湖南发起的6次大会战,战果显著、牺牲巨大。湘籍著名将领程潜、陈明仁发起湖南和平起义,集中了大批各时期黄埔师生,获得新生并加入人民军队,资料显示,其中参加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就有91名。

  国共两党都有人从黄埔军校经受了军事与政治的磨炼。共产党人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李富春(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朱克靖、罗汉、林伯渠分别担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军的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由于共产党人进行了大量的政治工作,使这支军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等在1926年1月致信中共中央,认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切政治成就都应完全归功于共产党人”。正如专家所示:“把作战与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中国与外国相结合、军事与政治相结合,注重实用,着眼于提高学员的作战指挥能力,这些就是黄埔军校办学的基本特点。黄埔军校的这些办学特点,开创了我国军校教育的一个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黄埔军校反映了现代中国北伐抗战救国复兴之大时代,至今仍旧是联结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之一,是海峡两岸黄埔人的共同财富,是中华军事人文历史文化瑰宝,更是湖南军事人文文化的宝藏。延续黄埔军校与湖南军校渊源教育研究,是纪念黄埔建校百年与传承海峡两岸认同的“黄埔精神”的最好途径。我们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更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为黄埔军校与湖湘这段辉煌伟岸的革命史迹,为几代人的黄埔情缘,留存更多当代人之追忆与缅怀。

  (作者:陈予欢,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黄埔军校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