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宣告成立。一九二六年三月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它位于广州市郊珠江中的黄埔岛上,世称黄埔军校。
近来翻阅史料,发现黄埔军校的青年学生和教员中有不少萍乡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国抗日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资料统计,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有萍乡籍学生共231人,另有一批萍乡人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员。其中1924年5月至12月的黄埔一期中,有一位名叫文素松的萍乡人担任兵器教官。本期共招收4个大队493名学生,其中江西籍学生44人,萍乡有吴重威、钟焕全、钟焕群、吴高林、彭兆麟、王懋绩等6人。而第二期学员中也有萍乡人5名。到了1925年举办的黄埔第三期,萍乡籍教员上升至了4人,学生则有7人(其中1人在学生队病故)。1926年3月,学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组时正在受训的学生为黄埔第四期。第四期有萍乡教员3人、学生27人。资料显示,前4期招生,黄埔军校共录取江西籍学员346名,遍及67个县、市,人数最多的是萍乡县45人。
此后的历次招生中,除了第九期没有萍乡学员外(但此期有一名萍乡人担任教务处副处长),黄埔军校都不乏萍乡面孔。其中单期萍乡学员最多的是第六期,萍乡籍学员达到33人;其次是第五期,有萍乡学员28人。而黄埔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二十三期中,则有萍乡学员4人。而黄埔军校的教职员中则一直都有萍乡人。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在黄埔军校任职任教的萍乡人有文素松、姚唯、吴高林、文恺、咸宜、陈敬熙、陈协中、张皎、钟焕臻、邓洪南、张叔谋、吴杲林(可能系吴高林别名)、彭武扬、钟焕武、李政、文名连、彭树邦、彭敬、王灿、张文明、陈庾、文永元、刘起崙、黎明、王灿瑸、吴寿昌、彭学政等。此外,萍乡人张国焘也在黄埔军校担任过政治教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