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抗战时期的河南大学
来源:通讯员 沧海   2019-11-25 09:21:01

  10年之前我去过鸡公山,当时只是走马观花。只感觉鸡公山是一个很不错的自然风景区。可这次鸡公山之行,让我对鸡公山有了全新的认识:鸡公山的确是山石湖泉,洋房别墅,奇山妙景,美景如画,但她的魅力更在于它古往今来不可取代的战略位置和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抗战时期鸡公山上的河南大学,只是千万个动人故事的一个缩影。

  抗日战争时期,为存中华之文脉,育国家之栋梁,河南大学身荷重任。辗转鸡公山、镇平、嵩县、潭头、紫荆关、宝鸡等地,播撒文明,弦歌长存。抗战八年行程数千里,此河大之壮举,实属罕闻。

  1937年12月,河南大学自开封迁徙,校长刘季洪决议暂借鸡公山为校本部所在。信阳父老,鼎力相济,群贤毕至,师生咸集,课堂重开,规模初具。国难当头,文、理、法,三院师生,慷慨明智,群情激昂,救助战场伤员,宣传救国思想,抗日之精神,苍天可鉴,爱国之热忱,日月可彰。1938年6月,局势动荡,师生辞别鸡公山,后迁至镇平。

  为传承河大精神,永续百年荣光,激励后世,不忘国殇,河南大学于2018年8月在鸡公山老校址处特立碑铭,告召天下:青山巍巍,秀水茫茫。校地情谊,地久天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