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河南襄城县中冀村的抗战记忆
来源:通讯员 沧海   2020-07-18 08:38:59

  1944年4月17日至6月19日,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日华北方面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装备精良的日军,在中原大地,与中国第一战区的集团军进行了激烈的会战,这场会战,是日军豫湘桂作战计划的一部分,被许多抗战史专家称之为豫中会战。这场会战中,中原的许多地方惨遭战争的蹂躏。地处伏牛山麓,紫云山脚下的襄城县库庄镇的中冀村,见证了这一惨烈的激战。

  离县城十余公里的中冀村,因处在郑南、洛界公路交汇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放眼整个乡村,全是地势平坦的平原沃野,没有山川的屏障,适宜机械化的作战。当时的整个中原,刚刚经历了1942年的天灾,又叠加日寇的入侵,让美丽的乡村更是雪上加霜。已坚持了七年艰苦抗战的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兵源参差,保障不足,虽然如此,面对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坦克开路,后有坚枪利炮的日军,展现了宁死不屈,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的英勇气概。为了节约枪弹,机枪都用点射,最大限度的将日军引进战壕,子弹打完后,展开肉搏战。日军在强攻不下时,竟使用了毒气。胶着的战斗,反复的拼杀,国军的守军大部战死。

  战斗结束后,隐藏的中冀村村民,含着泪水掩埋了阵亡将士的尸体,用仅有的饭菜,喂养残存的伤兵。面对日军的搜索,对活下来的国军进行了尽力的救助与掩护。

  七十六年过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美丽的中冀村,尤如广袤平原怀抱里的处子,静谧空旷,祥和安宁。

  为寻访抗战遗迹,印证历史的真实,配合河南禹州关爱抗战——豫中会战讲座,河南关爱抗战团队的理事长三乐,在2020年的7月17日,亲自驾车,带领志愿者,冒雨前往中冀村走访。

  盛夏的中冀村,整洁漂亮。道路宽广,屋舍严整,花开庭院。四周的田野,禾苗茁壮,绿意盎然。走进中冀村的村部,包村的库庄镇党委副书记王卫峰与中冀村的冀书记热情地接待了三乐一行。在村部,村民与村领导,给三乐一行描述了中冀村村民对那场战斗的记忆。国军将士,子弹打完拼刺刀,刺刀弯折用拳头,有个军官在子弹打完后,竟举起一口铡刀,与敌人拼杀。战斗过后,村民看到了许多惨不忍睹的景象,残暴的日寇,对重伤的国军,或用刀砍,或用铡刀铡,或用刺刀挑,或用枪点射。那个枪法极准,点射多名日军的机枪手,子弹打完被日军活捉后,竟被残忍地挖出双眼,活活地用刀砍死。许多血淋淋的尸体或身首异处,或被割吼,或被劈得血肉模糊。村子里的一片榆树林,或被打光了枝叶,或被连根炸起,或被炸成碎片。村民为了应对日军的搜索,除了掩藏活着的国军,将牺牲的将士集中安放到了一家村民的井里,粗略估计,牺牲的将士有百余人。那口掩埋国军将士的水井,是铭刻在村民心头关于战争的惨痛印记,更是村民对浴血奋战将士的怀念与对来之不易和平生活的珍惜。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节与精神,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的家园。

  听罢村民的介绍,三乐理事长希望,能以这口掩埋牺牲将士的水井做标志,建座亭子立块碑,让后人铭记那段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让中原大地上美丽的中冀村,更增历史文化的厚重。镇、村两级领导对三乐理事长的希望表示了肯定与支持。

河南团队理事长三乐与中冀村冀书记沟通建亭立碑事宜

  走访结束,雨下得更大了。与来时不同,那场如泪的雨,一如对沉寂七十六载抗战忠魂的哭祭。三乐一行人的心情,也如这场哭祭的雨一般沉重。


抗战历史专家学者和志愿者在中冀村考察当年掩埋战死沙场的国军将士枯井遗址

  静好的岁月,有英烈的负重与牺牲。承载战争记忆曾血染的中冀村,有许多人的关注,相信明天会更加美丽!

  (作者:一粒微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