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河南鲁山籍英雄任应岐功德碑在罗山县发现
来源:陌上繁华 中原视野   2020-07-20 08:47:57

  小编近日从鲁山县任应岐研究会获悉,国庆前夕,鲁山籍抗日英雄任应岐功德碑在任应岐研究会和信阳市罗山县龙山办事处民政所长罗振友以及丽水办事处高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少军等帮助下运往任应岐故里。

  任应岐故里在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鲁山县有关史料记载,任应岐(1892-1934),字瑞周,迫于当时特殊时期,与鲁山人士李鸣盛带领穷苦百姓揭杆起事。

  1913年,李鸣盛和任应歧被镇嵩军刘镇华部收编。1918年,任应歧参加于右任领导的陕西靖国军响应南方革命时被提拔为团长。1922年9月,任应岐被公推为河南自治军总司令。1926年9月,任应岐接受国民政府改编,后于1927年1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1928年3月,任应岐被特任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8年8月,日军增兵青岛,企图侵吞山东,任应岐代表十二军全体将士通电全国,促蒋停止内战,北上抗日,由此遭到蒋的不满。1930年3月下旬,任应岐部奉调赴安徽寿州,途经灵壁、泗县时,遭遇蒋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同年4月,冯玉祥、阎锡山、樊钟秀、刘觉民等联合反蒋,任应岐遂联络旧部加入其中一同反蒋。1930年9月,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入关,阎、冯失败。任应岐部退至新郑,被蒋军包围缴械,任应岐则化装逃至北平。

  在北平,任应岐与中共平津地区地下党领导人刘仁相识。后受刘启导,任应岐拥护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因当时受环境限制,任被要求暂时隐蔽身份。1934年11月9日,任应岐与吉鸿昌在天津国民饭店接待李宗仁代表刘少南商议反蒋合作事宜时,遭军统特务暗杀,任应岐、吉鸿昌受伤被法租界工部局扣押。11月22日,任应岐、吉鸿昌被国民党转押到北平陆军监狱。11月24日,任应岐、吉鸿昌同时被国民党以"扰乱治安、加入共党、危害民国"罪枪杀。临刑前,任应岐写下了“大丈夫有志不能伸,有国不能报,痛哉!"的遗书,至今传为佳话。

  小编在任应岐故居门前看到,该功德碑长2.7米,宽65厘米,厚14公分,石碑上方的“中流砥柱”四字十分显眼。碑上刻有“陆军第十师师长兼豫军西路总指挥任公瑞周大人德政”字样。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昶红告诉记者,该石碑是他4年前调查研究任应岐时由罗振友发现并告诉他的。当时该石碑在村旁的一条路沟上铺着,村民下地时以石碑为桥,拉车、行路行走上面,由此导致碑上的一些小字无法辨认。

  另据罗振友介绍,根据《罗山县志》和《罗山革命斗争史》等资料记载,1920年-1926年,京汉铁路沿线郑州-武昌段多次发生多股土匪和枪会组织拦截、抢劫过往火车和物资事件。参加抢劫的土匪多时达千人之多。此外信阳、罗山、潢川等周边县的枪会组织也层出不穷,团队土司令多如牛毛,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兵祸匪患丛生,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后任应岐前往信阳驻防,期间做了大量善事,一是严明部队纪律,严格禁止下属部队官兵抢夺群众物质,搔扰群众生活;二是重点抓好社会治安,对维护国民政府和贫民百姓的枪会组织给予保护。对危害民众利益、结伙抢劫、杀人放火、敲诈勒索的枪会组织、土匪及土豪劣绅坚决予以镇压,并先后镇压了罗山城郊乡、子路乡、伍家坡、青山乡、高店乡、信阳五里店、正阳县大林乡、皮店乡、竹竿乡等活动最为猖獗的十几股土匪,深受当地民众拥护。

  罗振友说,另据2015年8月12日和13日丽水办事处高湾社区80岁的老复员军人殷进昌和71岁的村民张国友对他讲述,该功德碑是1960年前后修建龙山水库北干渠时发现的。由于该碑可能是当年当地的老百姓或罗山县国民政府为感谢任应岐保护贫苦百姓所立,发现后当地村民用马车将该碑运回保存。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该碑逐渐被人淡忘。

  任应岐研究会负责人于庆彬告诉小编,与任应岐功德碑同时发现的还有另一块石碑。该碑大小与任应岐功德碑一样,碑上方刻有“淮南保障陆军少将建国豫军第三混成旅第一团团长张公功甫大人德政”字样。碑刻时间与功德碑相同,均为中华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于庆彬说,在任应岐的一张合影像上,有一个叫张义顺的旅长,这个张义顺是否就是碑刻上的张功甫,目前正进一步调查中。而新发现的这个功德碑,则更加印证了抗日英雄任应岐的丰功伟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