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爆发淞沪会战,是中国和日本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标志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从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比沉重的灾难,也正是这场战争唤醒了中华儿女团结一致抗击外来侵略者,洗刷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在淞沪战役的最后阶段,1937年10月26日晚,驻守在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20余人,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在日军的团团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与此同时,上海人民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支持和鼓励着壮士。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慰问品、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入了四行仓库,支持壮士们抗击日军。战至30日,守军接到了撤退命令,中国守军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这次英勇作战,中国军队以寡敌众,共毙日军200余名,被国际社会赞为奇迹。
如今管虎把当年四佰勇士在四行仓库驻守最后的要塞,在这场不愿跪下的相差悬殊生死博弈中,八佰壮士把战场当成坟场,拍成影片《八佰》。是广大抗战老兵、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所期待。
2020年8月22日上午,关爱抗战老兵南宁志愿者团队组织志愿者进行“历史并不遥远,老兵就在身边主题教育活动,包场观看反映淞沪会战电影《八佰》,并邀请了104岁的邓维敦、95岁的叶源琳、98岁的孙国藩、101岁邱炳基爷爷及家属观看。巧合的是,四位爷爷均与影片的人物有所关联:邓维敦1937年9月随国民革命军48军174师1039团从广西荔浦县北上参加淞沪会战,在上海南翔、蕴藻浜等地与日军激战。邓维敦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裹伤站,负责受伤士兵的包扎、抢救和转移;叶源林、孙国藩两位四川人,在荧屏里又听到熟悉的家乡话;而来至广东邱炳基爷爷为老乡谢晋元死守阵地、把战场当坟场的真真铁骨而自豪。
这四位高龄的抗战老兵,从影片播放前夕开始,一直坚持观看到影片结束。
影片结束后,四位抗战老兵与志愿者进行座谈,邓维敦说:以前我是位军医,参加过淞沪会战,我们医务人员也要冒着敌人飞机、大炮轰炸的危险抢救伤员,淞沪会战时我的左腿还被日本的飞机炸伤了。
叶源林爷爷说,我是个宪兵,看到开场宪兵督战的场面觉得很熟悉。
座谈会上,志愿者表示,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它是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用生命和鲜血来保卫我们的民族。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弘扬抗战精神。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