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效龙早期照片
赵效龙(1919.7.8一1997.2),男,文水县马西河西村人。从小聪明伶俐,胆识过人,很早投身革命,打游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文水农业局、水利局、农工部任领导职务,离休前曾在我村下乡工作三年。
1974年冬天,文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思彦在我村下乡蹲点。老赵随组织部副部长梁启棠任队长的工作队下乡抱队。从此结识了这位革命老干部,一块儿学习、开会、工作、劳动。当时生产队普遍缺少化肥,产量不能大幅度增产。
1975年夏天,工作队和大队党支部决定派老赵带我(时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去晋中地区的几个县任县委主要领导的熟人求援解决化肥问题。某一天,我们俩岀发了,先后奔赴晋中地区的榆社、受阳、榆次、太谷后,又去吕梁地区的孝义县,历时十天左右,白天找熟人求助化肥,没有一点儿成效,晚上住到旅馆气的他睡不着觉,就打开了话匣子,不停地给我讲抗战期间的革命故事和他的亲身经历。
当时我二十多岁,对这些革命历史很感兴趣,好像在天天听抗日战争革命斗争历史政治课。这次求助化肥之旅,虽然没有一点点成果,但我却收获累累,受益匪浅,至今记忆犹新。
▲赵效龙家的老宅院和街门。
从故事中得知,老赵的父亲叫赵渊厚,祖父赵汝益都是村上的知名人士,老赵从小受家庭进步思想的影响,很早参加革命,打游击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康家堡号称文水“小延安”,当时是文水、汾阳、平遥、介休四县县委的所在地,是晋中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当年,老赵是我地下工作者,负责我方人员来往接待和护送、转送我军供应物资工作。他的宅院就成了我方红色交通站,这里曾接待和护送过刘少奇、罗贵波等一大批我方人员。
1941年秋天,华中地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大的转变,“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已基本完成。10月3日,毛主席致电刘少奇希望他返回延安参加七大。1941年和1942年是红色交通线运行困难年代。1942年10月左右,刘少奇一行到达晋中平原,平遥、介休县委交通大队护送刘少奇“直奔文水徐家镇渡口连夜渡过了汾河”,经多方周密计划,巧妙地躲过日军100多道封锁线,11月下旬的一天安全抵达河西村老赵家宅院,休息片刻后送往康家堡,在梁桂珍家里住了一晚。
有时候,八路军在河西村里过夜,就住在老赵家院里门道和屋檐下,纪律严明的八路军从不进有村民居住的房间。
一次老赵遭汉奸举报被捕,关在汾阳仁岩日军碉堡,灌了七茶壶辣角水。直到奄奄一息时,亲戚花钱将他救了出来。后来,又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
1946年底,他参加了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和晋绥军区2纵队兼政治委员王震统一指挥及太岳军区第24旅、晋绥军区独立2旅等部攻打汾阳、孝义的“汾孝战役”。后又参加了1947年3月13日延安保卫战等战役。
1977年,老赵和组织部的同志们结束了在我村下乡三年的任务回到县城,之后,再没见过他的面。老赵家儿媳妇是我“文革”时文水中学的老同学,现在是“同窗挚友”群聊网友,闲聊中得知老赵1997年2月逝世,深感悲痛。他那慈祥的面容,温和的语言,当年讲的故事及对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烙印在我的心中。
在2023年清明节到来之际,写此回忆文章,以表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敬仰和怀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