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乐山人民的贡献不可磨灭
来源:通讯员 谢家俊   2023-05-18 10:10:00

  78年前,中华民族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当时处于大后方的乐山人民也从各个方面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抚今追昔,让我们重温乐山儿女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铭记历史,启迪未来。

  经历3次轰炸依然支援抗战

  根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期间,乐山城共遭受日军3次轰炸,造成2050户被炸,毁房3500余幢,三分之一的乐山城被完全炸毁,死亡、重伤乐山居民达5000多人,上万乐山人顷刻间家破人亡、 49户家庭绝户、10000多人无家可归,就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乐山人民仍然持续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支援抗战。

▲36架日本军机气势汹汹,直扑乐山,实施惨绝人寰的无差别轰炸。

  数万民工参与修建乐西公路

  乐西抗战公路,从四川的乐山到西昌,全长525公里,20多万民工参与修筑,4000余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被誉为“血肉筑成的抗战之路”,经过2年又7个月的艰苦奋战,全线竣工通车。乐西公路通车后,在中华民族最危险时刻,成为中国重要的抗战物资通道,是中国抗战的生命线。

  1939年10月至1942年1月间,乐山、峨眉山、井研、犍为和峨边的数万民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仅凭极其简陋的工具,用双手和肩膀开山辟路,筑成了乐山至峨边79公里公路,为最终打通乐西公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乐西公路贯通后,成为连接滇缅公路,输送军事物资的重要通道。

▲轰炸后的乐山城,火光冲天、浓烟四起。

  10万乐山人奔赴抗战前线

  抗战期间,乐山共有10余万多名精壮劳力奔赴前线,其中有记载的阵亡人数为1000多人。而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参军人数较多的井研县,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出征11584人,占当时全县男性人数的13.3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退伍返乡的仅有53人。

  乐山人王陵基上将率领国民革命军第30集团军数万将士,开赴江西和湖南一带抗击日军,其中就有许多乐山籍军官和士兵,他们先后参加三次长沙会战,1938年9月25日在江西境内击毙日军少将本田,取得万家岭大捷。

  峨眉县人何克希,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副指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司令员、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

▲乐西公路著名节点蓑衣岭,两块石碑上刻有“褴褛开疆”“蓑衣岭”字样。

  空军降落伞全部“乐山造”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使用的降落伞几乎全部产自“乐山保险伞制造所”,当年该厂的300名职工中,乐山、夹江籍职工约为100人,所长张星煜是夹江县甘江镇人。而这个厂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个制造降落伞的工厂,所用的原料也全部都是乐山本土的丝绸。

  故宫文物西迁乐山

  抗战期间,北京故宫有一万多箱国宝级文物为躲避战火,西迁至乐山。其中有9000余箱存放于乐山市安谷镇长达8年时间,另有7000余箱存放在峨眉山市7年。期间,这些珍贵文物无一遗失,无一损坏。

  接纳西迁高校

  抗战期间,武汉大学、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江苏蚕丝专科学校西迁乐山,四川大学迁至峨眉山。乐山人民为这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从教育方面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