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交城山惠家庄、燕家庄之行
来源:通讯员张小虎 作者:刘五一   2025-07-07 16:41:18

  6月23日,由文水县红色文化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韩宝义作向导,该协会应急队队长郝爱刚驾车,我与战争年代曾在晋绥八分区工作战斗过的前辈王中田的子女王向布、王从布、王燕兰一行,前往交城县东坡底乡惠家庄、燕家庄,进行一次难忘的寻访前辈红色足迹之旅。

  王中田是山西榆次市人。1945年5月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在晋绥八分区清太徐工作,1947年1月在晋绥八分区干训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在文水税政科、县委宣传部工作三年,妻子麻秀英是文水麻家堡人。之后王中田在汾阳地委、晋中地委机关工作。1960年10月调北京中科院计算所。1977年担任中科院计算中心副主任,为开创我国计算机外部设备事业作出重大贡献。1984年7月离休,2000年7月病逝。

  2025年6月,都已退休的王中田三位子女分别从北京、香港回到山西,开始了寻访父辈红色足迹之旅。在太原,子女们把父亲保存的“党费证”“持枪证”,“党校毕业证”等跨越时代长河的重要物件,及其父撰写的回忆录手稿等珍贵资料,捐赠太原市档案馆。并先后在太原,交城等地进行了参观寻访。之前,县史志办岳建明主任根据王中田夫妇与我父母的工作交集,介绍我与王燕兰女士取得联系。王燕兰把他们到文水想要走访的意图告诉我,并征求我的意见和建议。

  6月22日,我们在县红色文化志愿者协会张小虎会长的协助下,开始了第一天的寻访旅程。当天,我们先后到刘胡兰纪念馆、麻家堡关帝庙、新立村天主堂(王中田回忆录中提到他当年在文水宣传部工作时管理过宗教事务)、西石侯村圆梦园、武则天纪念馆、康家堡村、河西村、神堂村进行了参观走访。位于文水边山的康家堡、河西村、神堂村,都是王中田前辈解放战争时期经常出没的地方,他在回忆中多次提到。在当地志愿者的引领下,我们进行了实地走访。在刘胡兰纪念馆,由胡兰弟弟刘继烈、馆长段效东陪同,对刘胡兰成长历程和牺牲场景接受了身临其境的教育感受。王中田的子女们感慨地说,听父亲讲过文水当时的环境很严酷,但想象不到这样惨烈!在西石侯圆梦园,太原解放特等功荣立者武腾海的儿子武跃征讲述了父辈历经磨难的故事,和他自己努力奋斗、期望实现梦圆三代人的构想。

  6月23日,我们跨入交城山之行。在王中田前辈的回忆录中,特别提到1946年11月到1947年5月,在晋绥八分区干训队学习这一段。正是在干训队,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而我母亲吕云仙简历中,也有于1946年11月至1947年2月在八分区干训队学习的经历。由此到晋绥八分区干训队驻地寻访,成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干训队驻地究竟在哪里?前辈们都没有留下明确的文字记载。为此,我翻阅了母亲的回忆资料。在“刘胡兰牺牲前后的吕雪梅”这段文字中,我得知干训队当时在交城山西葫芦川的惠家庄村。我母亲是在1946年10月,在文水信贤一带动员组织青年学生上山期间,遭阎军“水漫平川”包围,经南白村杜天霞大娘一家保护后,突围上了交城山的。而吕雪梅也是在同时期与刘胡兰转移至南白村后,被“水漫平川”的阎军冲散失去联系,绕道东、西北安村突围上山的。胡兰被冲散后只身战斗,辗转回到云周西村。而吕雪梅上山后与我母亲她们都在八分区干训队学习。当时吕雪梅、李敏、郝青云和我母亲,她们4位女同志同住老乡一个家里。开始吕雪梅成天念叨没有能把胡兰带上山,平川环境极其恶劣,胡兰在那里很危险。不长时间刘胡兰遭杀害的噩耗传来,吕雪梅连续几个晚上不睡觉,在惠家庄山脚下踱来踱去,悔恨胡兰被阎匪残杀。根据我母亲的这段回忆,我与王中田子女们商议要去交城惠家庄看看。为了便于联系,我们特邀请交城西社村人,县红色文化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韩宝义同行。宝义同志是一位具有红色文化情怀的转业军人。他提前跟自己的老同学、惠家庄村人张学文电话联系,并希望能够预约一些知情人介绍情况。

  尽管已经是78年前的往事了,但想不到它依然是老区人民挥之不去的记忆。张学文为我们联系到一位年已89岁的老人,名字叫张喜才。喜才老人虽然年岁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老人还是部队退役军人,言谈举止既有老区人的朴实憨厚情感,又有军人的机敏睿智反应。他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刚刚10岁出头时,亲眼看到、亲身感受的八分区干训队在该村驻扎,及队员们生活学习的场景。

  当我们问到干训队开会学习的场地时,老人指着村旁“真武庙”说,开会学习都在大庙里,大庙对面有个戏台(现已拆除),那是演节目的地方。当我们问到学员们居住的地方时,老人讲由于干训队大几十号人,几乎有他们村里人口多,由此住宿条件比较困难。但村民们尽量腾出房子让学员们居住,村里住不下的只好在附近山坡、山沟的窑洞里住。随后老人带我们到山坡上的大庙以及山涧窑洞里去看。当讲到我母亲他们4位女同志在一个家住时,老人顿时回想到,当时女同志不到10位,村里有一家就住着4位。随后老人带我们到当年曾住过4位女同志的康姓人家去走访。当讲到王中田前辈就是在干训队学习期间入党时,张喜才老人立马反应说,在山坡上那株大榆树下,就是干训队当年入党宣誓的地方。老人一席话,给王中田的3位子女带来更大的惊奇。想不到连父亲当年入党的地方也找到了!真是不枉此行啊!接着。我们又朝半山坡的榆树方向爬去。由于当地禁牧,道路封闭,我们只好面对榆树鞠躬致敬。

  这一天,按照计划的行程,我们向东葫芦川进发。在东葫芦川横岭村,瞻仰了晋绥边区特等抗战英雄段祥玉纪念地,拜谒了段祥玉墓。过东坡底村后,一路跟当地老乡打问当年埋葬晋绥八分区专员,文水首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顾永田烈士的纪念地。老乡们都是很敬重地指着前方说,过了燕家庄桥沿小路下去。这一段行程,让我们的心情既沉重又感慨。当年24岁的顾永田,为了打败侵略者,远离家乡江苏铜山来到晋绥,在文水任民主政府县长不到两年时间,功勋卓著,深得民心。当时文水成为山西中路的抗日模范县。顾永田到八分区任专员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在阻击敌人“扫荡”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其时,他的遗体掩埋在交城山燕家庄东南的麝香沟。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移葬于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燕家庄留衣冠冢以期纪念。85年过去了,在交城山老区人民心目中顾专员埋葬地依然“一披黄土兮,万古馨香”,真可谓“青山埋忠骨,英名传后人”。

  在燕家庄黄土坡上,面对保护完好的顾永田衣冠冢和墓碑,我们一行人鞠躬志哀,口中默念:顾县长,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在您殉国85年后,我们专程看您来了!时至今日,文水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您,您永远活在文水人民心中!

  在从交城山返回文水途中,我们一行人还参观了寄托着父辈情怀的文峪河水库、柏叶口水库,以及位于文峪河畔的“清廉文水文化公园”。并在北峪口村参观了“成成中学旧址”。

  当天晚上,王家三兄妹已返程太原。

刘五一记录

2025年6月30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