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中国平煤神马职工休养院内,6位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在家人的搀扶下缓缓步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河南抗战老兵英雄大会——平顶山分会场”。
他们年龄最大的已有百岁,最小的95岁,胸前的纪念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天,这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兵们再次相聚,共同观看九三阅兵,共话强盛的祖国与幸福的生活。
特殊重逢,五点醒来的期待
当天清晨5点,97岁的史居义已经起床。知道今天要见到老战友,他特别兴奋,催着女儿史艳丽早点做饭。上午8点多,他们从叶县赶到了活动现场。一走进会场,看到那些阔别已久的老战友,老人的神色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他快步走到座位旁,坐下后便迫不及待地跟陈继祥交流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史艳丽笑着说:“自从知道要来参加这个活动,父亲就一直很激动。他说几十年没见老战友了,这次要聚在一起好好说说话。”
同样,96岁的偏银周在小女儿偏瑞玲的陪伴下,一大早从许昌市襄城县麦岭镇岗西前街村赶来。刚走进中国平煤神马职工休养院的大门,看到道路两边悬挂的横幅,老人就执意要下车步行。“抗战老兵民族脊梁”“胜利之约”……老人一步步走过,目光掠过每条横幅。当走到“牢记使命振兴中华”的条幅前,突然停下脚步,挺直已然佝偻的脊背,郑重地敬了个礼。那一刻,他仿佛不再是耄耋老人,而是那个13岁扔下放牛鞭、参加新四军抗击侵略者的少年。
这样的故事在6位老兵中不胜枚举。他们来自不同的部队,却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当老人们被家人搀扶着走进主会场时,两边站着的志愿者和服务人员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向这些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一大队第四中队中尉飞行员赵圣题英烈的后人赵英杰感慨地说:“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哪有今天的岁月静好!”赵圣题1944年驾机打击湖南衡山日军,返航时不幸牺牲。作为烈士的后代,赵英杰每次看到这些抗战老兵都特别感动:“这些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是精神的传承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尤其是青少年,更要了解历史,将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化为前进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志愿者用302朵红花致敬老兵
会场两侧挂着302朵红花,每朵花下面都写着一位抗战老兵的名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李晓黎说:“这些抗战老兵都是我们志愿者找到的,如今在世的仅剩十几位。”那天,他写名字写了3个多小时,一边写一边回忆与这些老兵相处的点点滴滴。名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和一段段不朽的故事。
志愿者赵国香站在红花墙前,目光在众多名字中搜寻着,当看到宝丰县闹店镇抗战老兵张卷的名字时,她的手不由自主地伸了过去,久久地摸索着那个名字,眼眶也渐渐红了。
“今天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他却已经不在了….”赵国香哽咽着说。赵国香当了13年志愿者,与张卷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陪着他一起参加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活动,陪他过93岁生日、重回当年的战场,老人很开心。他对我就像对亲闺女一样,我也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家人。”
赵国香最遗憾的事,就是在张卷老人去世的时候,因家中有事没有赶去送他最后一程。当天再次看到张卷的名字,那些和老人相处的温馨画面一下子涌上了她的心头。
不远处,来自鲁山县的志愿者马昶红也在红花墙上寻找到了抗战老兵陈元申和温德荣的名字,并用手机拍了下来。
“这两位抗战老兵都是我们鲁山县的,陈元申家住马楼乡燕楼村,17岁参加国民革命军,后加入解放军,参加过中条山战役等;温德荣家是张店乡的,20岁参加抗日,曾在叶县、许昌、南阳、信阳等地与日军作战。”提及两位抗战老兵,马昶红对他们的事迹熟记于心。马昶红表示,自2010年以来,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团队的志愿者在鲁山境内陆续寻访到抗战老兵60多位,目前健在的鲁山抗战老兵只剩下3位。
在活动现场,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团队的负责人王卫青告诉记者,他们从2012年开始寻找抗战老兵,当时《平顶山晚报》给予了他们大力支持,这么多年,一共寻找到307位抗战老兵。
“平顶山健在的本来有14位抗战老兵,但今天早晨我们接到消息,郏县有一位抗战老兵去世了。这让我们意识到他们相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向他们致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
“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心里高兴”
9月3日上午9时,阅兵式正式开始。当看到轰炸机梯队、歼击机梯队、舰载机梯队依次出场接受检阅时,抗战老兵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中各种新型武器,眼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今年100岁的抗战老兵徐邦友看到兴奋处,忍不住给大家讲起了他当兵时在黄河边与日本侵略者进行多次枪战的事。他激动地说:“现在再给我一把枪,我还能多干几个小日本!”1942年,家住鲁山县仓头乡魏庄村的徐邦友因生活所迫,经人介绍到国民党部队当兵。1943年,他被编入国民革命军荣誉第二师,先后担任排长和副连长等职。
李晓黎笑着说:“老人还会说几句日语和越语呢。”徐邦友则幽默地说:“经常跟日本人打仗,咋也得懂点外语。说完,还现场给大家说了几句日语。
当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浩荡而来时,史居义指着其中一面旗帜对女儿说:“那个是杨靖宇支队的战旗,杨靖宇是我们河南人,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当年我也在东北打过仗。”
史居义15岁加入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16团一营一连,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部队到了东北,之后又参加了锦州战役、解放天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当时条件很艰苦,我们连里只有十几支步枪,但战友们依旧勇敢地与日军作战,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史居义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科技发达,武器精良,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富裕了,我们心里高兴。看到这些,我得多活几年。”
看着屏幕上呼啸而过的战机编队,抗战老兵们颤抖的右手敬礼之间,连接着80年的烽火记忆与今日中国的繁荣昌盛。95岁的陈继祥则在本子上写下“我们现在很幸福”,简单的几个字,却道出了这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兵们最深的慰藉,饱含了老人对如今美好生活的无限感慨和珍惜。
二十载风雨兼程,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团队以赤子之心坚守使命,将温暖与敬意倾注于抗战老兵。他们踏遍多地寻访老兵,让老兵重新得到社会的尊崇;助老兵重返当年浴血杀敌的战场,让老兵在昔日阵地前祭奠长眠的战友;全力帮老兵寻亲归乡,解半世纪的思亲之愁;更实地改善老兵居住环境,精准帮扶提升老兵生活质量。从日常关怀到节日慰问,从物资援助到精神慰藉,他们全程陪伴。当老兵安详离世,团队以庄重仪式为英雄壮行,用二十年坚守,让“铭记”二字化作具体行动,为民族脊梁撑起一片温暖晴空。
9月3日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此期间,河南团队在全省十一个地区分别组织了抗战老兵英雄会,邀请健在的老英雄们相聚一堂,共忆往昔的艰难岁月,同话如今强盛的祖国。
胜利纪念日当天,平顶山分会场设于平煤神马职工休养院10号餐厅。六位百岁上下的健在抗战老兵受邀出席,他们历经战火洗礼,此次齐聚实属难得。
现场同时邀请多方来宾,具体包括:
烈士后人:陆军二十师五十八团刘国昌团长之子 刘海亭、孙 刘群山与刘群峰;空军飞行员赵圣题英烈之孙女 赵英杰。
相关团体代表:河南省民革十支部、黄埔同学会、民盟平顶山市委会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支。
平顶山志愿者全程陪伴着老兵们,与他们一同观看阅兵式观礼,共同感受这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并共进午餐。
此次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更是志愿者们对老兵们崇高敬意的集中体现,他们用实际行动纪念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巨大牺牲,向抗战老英雄们以及他们代表的所有卫国将士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部分文字来源自平顶山老区建设,晚报记者 燕亚男 焦葵葵 河南沧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