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散居于贵州高原城乡的55名参加过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或其遗属收到来自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精心制作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礼包”和慰问金,让最后幸存老兵深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黔籍儿女奔赴抗日前线
在漫长的14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贵州各族儿女与全国同胞一起以不同方式投入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在贵州高原展现了一幕幕慷慨激昂、可歌可泣的抗战斗争场景。
贵州儿女纷纷参军参战,编入黔军85师、82师、102师、103师、121师、140师、55师(贵州补充师)、新编8师、新编11师(独立6旅)、新编28师、预备2师等11支部队,共约70万将士,脚穿自制的稻草鞋,背着简陋的装备,徒步直奔硝烟弥漫、血与火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晋南会战(中条山之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忻口会战、随枣会战、鄂西会战、武汉会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浙赣会战、豫中会战、滇缅抗战、湘西会战等全国著名的22次重大战役。还有,不少黔籍将士完成艰难的万里长征之后,在立即参加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投入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从东北抗联战场到淞沪战场,从南京保卫战远征印缅战场,从平型关大捷到百团大战等等,都有贵州儿女抵御侵略者的身影。
尤其是奋战在滇西怒江松山战场勇士,大部分来自黔籍将士,有600多名黔籍勇士忠骨留在了巍巍松山大垭口,还有,从芷江到南京,从广州到越南河内等10多个受降区域,也有黔籍将士见证抗战胜利高光时刻。
这些重大战役是中国人民抵御外敌入侵的壮烈史诗,也是黔籍儿女在每一个战场洒满了英雄的热血,每一位参加者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陪伴抗战老兵最后时光
2025年8月23日至24日,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60多名志愿者,自费自发前往黔西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招堤湖畔,为远征军抗战老兵张其嗣举办109岁寿宴,这是贵州年纪最大的抗战老兵,先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滇西会战等战役。
同时,志愿者团队将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精心制作的大礼包和慰问金分别送到了王廷立、杨学俊、方廷章等黔西南州健在抗战老兵手中。
9月2日至3日,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30多名志愿者,自费自发赶到天柱县渡马镇为抗战老兵陈年国举办100岁寿宴;赶到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为新发现的远征军抗战老兵姚源兴举办103岁生日宴会,陪伴老兵观看九三阅兵盛典直播,这两位老兵是志愿者今年以来才发现走访核实的,其中,侗族姚源兴还是一名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征兵号召的学生兵,远征印缅抗日战场,80多年来,一直没有向外界“自我炫耀”是入缅抗日老兵,而是把这段特殊军旅藏在心底,辗转大江南北,默默无闻地工作几十年。他说,比起和我一起出征,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来说,我算是幸运的了,没有必要争取荣誉。
志愿者团队慰问天柱县百岁抗战老兵陈年国
志愿者团队慰问玉屏县103岁侗族抗战老兵姚源兴
同时,志愿者团队还为张朝荣、吴家传、邓成兴、刘天付、李则正(女)、孟万祥等黔东南州抗战老兵送去深圳龙越慈善基金大礼包和慰问金。
9月6日至7日,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10多名志愿者,自费自发赶到湄潭县城,陪伴107岁高龄的黄埔军校抗战老兵夏禹声(夏子福)。
志愿者团队慰问107岁、贵州最后一位黄埔军校抗战老兵夏禹声
夏老兵毕业于黄埔军校5分校(昆明)第14期通讯科,在滇南中越边境阻击日军进犯,深入越南河内接受日军投降防务工作等。他一生从握枪杆子到拿笔杆子,能文亦武,1989年才告别三次讲台。如今,夏老依然精神,思维清晰,只要天气好,每天都要出门散步,还能熟背《论语》《三字经》,还能熟唱《黄埔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
夏老兵是目前贵州登记在册的最后两名黄埔军校生之一、年纪最大黄埔军校生、最后一名黄埔军校抗战老兵。
同时,志愿者团队还分别为支发胜、李祖伯、袁海湖、王国才、吴家良、胡忠勇、胡大德等遵义市抗战老兵送去深圳龙越慈善基金大礼包和慰问金。
9月7日至8日,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黔南州部分志愿者,自费自发赶到偏远的平塘县克度镇仓边村水井坪村构皮冲寨,陪伴98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时年16岁时被抓壮丁,替兄从军,参加湘西会战等抗战,自愿回家务农。他是目前黔南最后一名农民身份抗战老兵。
同时,志愿者团队还为郝敬章、李成培、轩云凤、常守莲等八路军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抗战老兵送去深圳龙越慈善基金大礼包和慰问金。
志愿者慰问都匀98岁抗战老兵常守莲
还有,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贵阳部分志愿者,陪伴居住在贵阳的94岁高龄的远征军“网红娃娃兵”陈友礼,他是1931年4月出生于赫章县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生计,11岁时就跑到毕节招兵处求情成为“娃娃兵”,随部队赴滇西抗日战场;抗战胜利后成为解放军战士,参加解放上海等战役;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成为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参加长津湖等战役。2014年8月,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志愿者发现他是一名抗战老兵后,赠送他一张从《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中缅印战场影像》翻拍的滇西“娃娃兵”照片,他说,这就是他本人。《贵州都市报》(2014年8月26日)以《一张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的照片,让一位黔籍抗战老兵泪湿眼眶----“娃娃兵”就是他?》为题,首次公开详细揭秘他的传奇人生经历,引起社会热烈反响。11年来,一直成为媒体宣传、志愿者关注对象,成为中国抗战“娃娃兵”形象代表,尤其是近年来网络飞速发展,他也成为抖音、短视频的“网红娃娃兵”。
同时,志愿者还为潘保民、陈永杰、陈一芝、樊超群、张振鑫、张元恩、吴正均、陈初元、梁护晋、徐以根等10多名黔籍抗战老兵送去深圳龙越慈善基金大礼包和慰问金。
志愿者慰问贵阳九旬远征军抗战老兵陈一芝
志愿者慰问黔南州98岁、最后一名农民抗战老兵罗天云
还有,毕节、安顺、六盘水等地志愿者团队均把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大礼包和慰问金送到辖区抗战老兵手中。
志愿者团队穿行于黔西北毕节高原到赤水河畔习水山村,从黔西南兴义大峡谷到黔东北玉屏侗乡,从黔南布依山村到黔东南苗寨,将55份大礼包分别亲自送到55名最后幸存抗战老兵或其遗属手中。
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
据贵州关注黔籍抗战老兵慰问团数据统计显示:20年来,志愿者自费奔走辗转全国10多个省市区(包括港澳台)及缅甸、泰国等地,共计寻访到800多名抗战老兵,其中有父子兵、夫妻兵、兄弟兵、全家多人是兵,有同时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0多年久经沙场的老兵。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抗战老兵逐渐凋零消失。截止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贵州仅约60名幸存抗战老兵,最大年纪109岁。
从“800”到“60”的倒计时,这不是简单而普通的数据,而是一段永远不可磨灭的抗战历史记忆!
2025年9月3日,站在贵州高原遥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雄伟的天安门广场“1945”“2025”字样十分醒目,“杨靖宇支队”“左权独立营”“刘老庄连”“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80面功勋荣誉战旗,历经战火洗礼,立起精神丰碑,与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
世界的目光看向东方,胜利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黔山秀水间高高飘扬。
(2025年9月16日写于都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