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黔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冉博走访慰问都匀市九旬离休抗战老兵常守莲,为其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传递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抗战老战士的亲切关怀。
9月8日,受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委托,都匀志愿者将全国关注抗战老兵志愿者的亲切问候和致敬老兵大礼包送给因病住医院治疗的抗战老战士常守莲。
常守连是目前都匀地区最后两名离退休抗战老兵之一。
少年从军投身抗日烽火
常守莲(又名常守连),1927年7月出生于山东省(现为河南省)范县四区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范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五载,留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千古佳句。
抗战时期,范县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等首脑机关驻地,邓小平、朱德、刘伯承、宋任穷、杨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留下光辉足迹,被誉为华北“小延安”。范县人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参军参战,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4月2日,侵华日军土肥原师团为抢占黄河渡口,以便渡河南下,切断徐州中国守军向西的退路,近千日军侵占濮县(今范县濮城镇),对无辜群众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上千人群众遇难,数百妇女被奸污,无数房屋粮食被烧掠(史称“濮县惨案”)。
1942年9月下旬,侵华日军调集重兵对鲁西北濮阳、范县、寿张等县进行历时18天的大规模“铁壁合围”式“扫荡”,妄图消灭八路军冀鲁豫边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这块平原抗日根据地,冀鲁豫军区及军区的后方机关、学校和地方武装遭受严重损失。
1943年3月,年仅16岁的常守莲目击到日寇铁蹄蹂躏下老百姓惨状,饱尝沦陷区的艰难生活,踊跃报名参加范县大队地方游击队伍,配合八路军部队抗击日寇。
1944年2月,正式成为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山东独立团5连战士。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把日寇赶出国门。
抗战老兵常守莲戎军照
横渡长江解放大西南
抗战胜利后,常守莲所在部队改编为中原野战军20旅58团,刘伯承、邓小平领导指挥下,先后参加豫北反攻、鲁西南战役、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等战役。1947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2月,常守莲所在中原野战军部队改编为第2野战军第5兵团18军52师154团机枪连。4月,其随“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赣东北、闽北、浙西等地。9月,其所在部队奉命解放大西南,由赣湘黔入川,解放成都。
1950年1月,毛泽东发出进军西藏的指示。常守莲所在第18军部队光荣地接受“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伟大任务,3月4日,解放军西南军区第18军在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全体官兵宣誓:“坚决把五星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上。”
路,是西藏的生命。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这使西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严重迟滞了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也给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带来巨大的困难。
常守莲和战友们一起迈着矫健的步伐,从乐山出发,经康定、甘孜、昌都至拉萨,历时110天,翻越4000米以上折多山等雪山12座、6000米以上雪山4座,横渡金沙江、大渡河等大江河流100多条,艰难跋涉1500公里。全体官兵来自海拔较低的中原大地,却经受住了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通不便、保障不足等种种艰难困苦的考验,始终发扬“吃大苦、耐大劳”“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革命精神,开山修路,垦荒生产,建设农场,帮助藏族同胞耕种。这是继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我军军史上最艰苦、最漫长、最悲壮的大行军之一。
常守莲在部队15个春秋,懵懂少年时从家乡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启程,跟随部队横渡长江,南下赣闽浙,穿行湘黔川,挺进世界屋脊雪域之城拉萨,辗转大江南北,从枪林弹雨中走来,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重重考验,先后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
抗战老兵常守莲和老伴
纪念勋章赓续红色血脉
1958年5月,常守莲响应国家和军队号召转业,没有回归故里,而是选择支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
他把在部队所荣获的各种勋章藏在衣底,背着简单的行李,从雪域高原走来,一直走到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柳江畔刚成立水族自治县仅一年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大院。从一名普通的交通工作人员干起。
那是的三都县除了都柳江航运外,公路里程极短,绝大部分山区仍是靠人背马驮,马匹是主要交通工具。当时流传民谣:“上山云里钻,走路要一天,坐井观天地,哪知天外天,民族同胞生活真辛苦,一斗米才换得一斤盐。”
从血与火的战场走来的常守莲坚持发扬不怕吃苦、不怕流汗流血、不怕牺牲的老军人精神,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带着干粮(饭团),在都柳江两岸群山之间,翻山越岭、过沟淌河,探勘路线,开山辟路、架设桥梁,鏖战两年,修通了三都县城至牛场、水龙、中和、三栋、水东、周覃、水各、九阡全长65公里的县乡公路,解决了三都大半个县少数民族同胞出行难。
革命工作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几年,常守莲接受组织安排离开都柳江畔,来到剑江河畔,在都匀县剑江路办事处(现小围寨街道)任科长、副主任等职。1985年6月,光荣离休。
离休后的常老兵,人老心不老,经常参加都匀市委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局、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组织的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积极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走进机关校园宣讲革命传统教育。
2015年8月,常老兵牵手老伴参加市老干局组织的“百名老干部喜乘高铁感受贵州发展新变化”采风活动,从都匀高铁站乘坐动车组往返贵阳,参观贵阳奥体中心、高铁站,游览金阳新区,以一名交通战线老兵视觉,亲自体验动车组的快捷,亲眼目睹贵州城乡的巨变。
目前,常老兵因年老体衰,疾病缠身,长期在医院与病魔作斗争,以坚强的意志多次从病魔手中挣脱。
如今,98岁高龄的常老兵,从抗日苦难中走来,在革命战争中锤炼,在和平建设时期任劳任怨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有留给子女什么丰厚的物质财产。唯有“渡江胜利”“解放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70、8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等10多枚熠熠生辉的勋章纪念章,作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赓续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2025年9月9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