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广立(1919年1月30日-1997年11月2日),字泽普。祖籍江苏邳县。1918年农历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柴胡店镇。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抗日部队。历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115师营政治教导员、鲁南军区独立纵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第8师第24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团政委、第3野战军第22军师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副政委、军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党的九大和全国四届人大代表。1984年,离职休养。1997年11月2日,杨广立在南京逝世。
[关键词] 军史;杨广立;身经百战;广博志立
引言
杨广立(1919年1月30日-1997年11月2日),字泽普。祖籍江苏邳县。1918年农历12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滕县(今滕州市)柴胡店镇。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抗日部队。历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连政治指导员、八路军第115师营政治教导员、鲁南军区独立纵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第8师第24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团政委、第3野战军第22军师政治部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委、舟嵊要塞区副政委、军政委、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等职。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是党的九大和全国四届人大代表。1984年,离职休养。1997年11月2日,杨广立在南京逝世。
图为杨广立将军像
积极抗日打先锋
1936年,杨广立在五所楼小学读书期间,在学校几位共产党员教师的教育启发下,懂得了革命道理,成为学校进步活动的积极分子,并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年10月,经五年级任课教员、共产党员张学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春,他担任了党小组长,负责秘密交通联络,他的家便成了中共地下组织的秘密联络站。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杨广立与本地几位地下党员联系,共商组织人民抗日武装,确定以滕东、善崮为基地,在党的领导下于1938年1月开办了抗日训练班。他利用同学和社会关系,借到长短枪六七支,动员十几个人参加训练班。1938年2月,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成立,并与沛县的张光中、峄县的朱道南所组织的抗日武装在滕东南唐村会合,组成了以张光中为司令的义勇军纵队。杨广立任第2大队第3班长。先后参加了攻打夏镇汉奸维持会、岗头山伏击日军和夜袭东江土顽刘广田的战斗。同年7月,滕东反顽斗争失利后,部队突围东移临、费边区的大炉坚持武装斗争,并与四县边联党的武装会合,整编为第2营,杨广立任第5连指导员。1939年秋,八路军第115师进入鲁南,义勇总队改编为第115师苏鲁支队,杨广立任苏鲁支队第2营教导员。部队精兵简政时改设大队,他任第3大队政委。
转战南北立大功
1943年3月,部队攻克楔入鲁南中心区的小埠子日伪军据点,第3大队担任战斗的主攻。守敌依仗有利的地势,自恃装备精良,负隅顽抗,第3大队政委杨广立和副大队长景建中率领部队不怕牺牲,奋勇杀敌,与日军拚刺刀,展开肉搏战。在战场上提出了“刺刀见红才是英雄的部队”的口号。经过艰苦激烈的战斗,歼灭了日伪军,生俘日军5人,受到第115师罗荣桓政委的嘉奖,并对参战部队每人嘉慰一斤猪肉,庆祝胜利。同年5月,杨广立任鲁南独立支队副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同时担任沛滕峄中心县委委员和鲁南二地委委员。杨广立和支队其他领导克服游击主义倾向,正确掌握锄奸政策,率领部队活动于徽山湖及津浦、临枣铁路两侧地区,担负着保障由华中、山东通往延安交通线安全畅通和筹集军费、坚持敌占区斗争的重要任务。1943年11月,部队刚从津浦路东来到路西的微山湖边驻下,杨广立接到运河支队的通知,说有一位“当家的”要过路去延安,要铁道游击队负责接送。那时,部队经常接送过路的首长。为了保密,对首长统称“当家的”。当杨广立带着短枪队见到首长后,才知道是新四军陈毅军长要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并在秋风萧瑟的微山湖上,确保了陈军长安全,按时护送过湖。这期间,他们先后护送陈毅、朱瑞、陈光等领导同志及大批赴延安学习的同志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军分区主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第8师第24团,杨广立任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向徐州大进军和在津浦前线兖州至徐州一段阻止蒋军北进和解放邹、滕、峄战役。1947年5月,杨广立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4团政委,率部先后参加了宿北、鲁南、泰安、孟良崮、洛阳、开封、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1949年8月,杨广立任第3野战军第22军第64师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我军渡海作战的第一仗大榭岛战斗,部队飞渡1500余米的海峡,歼灭敌第75军两个团,毙伤俘敌1480人,胜利完成了解放大榭岛的任务。
(作者彭远汉系江西省景德镇市社科联常务理事、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特聘研究员、抗日战争纪念网特约通讯员、《江西档案》特约通讯员;洪先社系江西省景德镇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