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内举行烈士纪念日活动
来源:通讯员 王中华   2025-09-30 15:16:54

  9月30日,由中共固镇县委、固镇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固镇县烈士纪念日在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固镇烈士陵园)举行。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负责同志;县法检两长;县直单位、投资集团、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乡镇武装部长;烈属代表、老战士代表;公、检、法代表;学校师生代表、部队官兵代表(含民兵预备役及专武干部)参加了活动。活动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全体人员瞻仰烈士纪念碑并敬听英烈事迹介绍。

瞻仰烈士纪念碑

敬听英烈事迹

  固镇县是革命老区、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抗战类型)。固镇地处蚌埠和徐州间的津浦铁线上,位于淮河北岸,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会战期间,是津浦线上日军最后占领的军事要地,被日军誉为“津浦线第一难关”。

〔伪满〕1938年5月16日《大同报》

  1938年5月19日日军专业化毒气部队通过施毒气占领固镇。

〔日〕华中派遣军第2野战瓦斯队为推广固镇战斗经验绘制

  皖南事变发生后,为保存革命实力,新四军第四师主力部队和豫皖苏边区大批党政干部奉命从固镇、任桥间越过津浦铁路,转移到皖东北地区。194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决定:划淮河以北、陇海路以南、运河以西、津浦路以东地区为淮北苏皖边区,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式形成(简称淮北地区),津浦铁路成为阻顽过路东犯的第一道线。由于统战工作做得好,我党将津浦铁路固镇任桥段变成淮北苏皖边区与豫皖苏边区之间重要联络通道,任桥一带的宿东地区被形象地称之为“淮北根据地的西大门。”彭雪枫、张爱萍、张震等一大批抗战将领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足迹。张爱萍将军对这片抗战热土的评价是:“淮北根据地的前哨之一”,是当时我军政驻地最安全、最可靠的地方,我军政干部联络东西几省最需要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始终掌握在我军手里的地方,也是地方军民付出革命代价最大的地方”。我新四军有2400多名同志牺牲于此。

  1945年9月28日日军第70师团步兵第62旅团4319名官兵在固镇火车站广场缴械投降。

日军步兵第62旅团在固镇火车站广场缴械投降(油画)

《第十战区各地投降日军日侨人数统计表(1945年11月制)》

  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村清凉村境内,地处宿州、灵璧、固镇三地交界处。二十世纪80年代,当年战斗在淮北的一些老同志重回旧地时,提出了在清凉重建抗战烈士陵园的建议。淮北抗日根据地西大门烈士陵园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命名为固镇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蚌埠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办抗战烈士陵园重建的抗战老兵欧兴田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人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