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团队志愿者三乐、龙哥、清水无香、静水流申、彩虹糖等一行七人,分别从平顶山市和禹州市出发,于上午11点抵达许昌市魏都区俎庄社区托老站,探望新发现的原国民革命军93军第10师100岁抗战老兵袁书明。
志愿者们为袁老送去了带有“抗战老兵”字样的羽绒马甲,以及爱心人士捐赠的保暖衣裤、帽子和围脖。爱心人士还为老兵敬奉了500元爱心礼金。
令人惊喜的是,据老人儿子介绍,百岁高龄的袁老至今仍保持着手工编织的爱好。前些天儿子给他买了毛线,老人便亲手为儿子织了一顶毛线帽,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细致入微的关怀。







老兵资料
袁书明,1925出生,河南鄢陵县袁庄村人。现住许昌建安区尚店镇敬老院,身体健康能借助工具行动,听力较差只有右耳勉强,记忆一般。两男三女,由身边长子照顾,生活尚可。
自述从军经历
十四岁左右,被抓兵(家中兄弟二人,有个哥哥,逃兵在外,所以家中让他出兵役),到洛阳发冬装,然后从洛阳渡过黄河,加入九十三军第十师,军长范汉杰(老兵叙述),师长陈牧农,在某团营连给连长做传令兵(团以下序列和长官不记得了),当时没有步枪高(稍后配一把手枪),背十盘子弹,四颗手榴弹。不记得具体驻扎地和作战地,只记得在大山里,每天两顿饭,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七天吃草和树叶(能喝到水)。在山西最后一仗,最后和日军激战,左大腿炮弹炸伤(伤痕明显)。部队撤退从西边强渡汾河,从陕西北潼关过黄河。后到河南、陕西、四川,到广西作战。解放战争在东北被解放,上等兵重机枪子弹手。1953年因病复员回家务农。
袁书明老人的经历,是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缩影。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如今,百岁高龄的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亲手编织的毛线帽,不仅是一份温暖的礼物,更是对岁月的温柔回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