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杨度
抗日战争时期乃至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邵阳新邵县严塘镇涌现出一大批“将星”,除了中将大兵团司令廖耀湘和李文之外,有名有姓的“将字号”就有13个。
据民国36年(1947年)12月邵阳县联合勤务总司令抚恤处《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记载:抗战时期(民国26年7月7日—34年9月3日)邵阳县牺牲3114人,居全省之最,其次为湘乡2882人,最先出国抗日的是邵阳新邵人黄埔六期新22师师长廖耀湘,于1942年1月率部去缅甸抗击日军。新22师有黄埔六期同学和很多邵阳籍军官、士兵,在1943年2月—1945年3月的远征战役中,邵阳籍官兵共牺牲157人,黄埔六期学生、上校骑兵团长陈捷带动其老家严塘镇杨柳村的父子、兄弟、叔侄、乡亲24人参加远征军抗日,在战争中为国捐躯8人。现在居住在杨柳村11组5号、出生于1919年的抗战老兵陈历仞,与父亲陈怀山(1900年12月10日—1942年3月,新22师66团1营营副)一道,血战昆仑关,后来父亲陈怀山(上校营副)1942年3月牺牲在缅甸同古抗日战场上。一个村子一个家族有24人参加远征军,在抗战史上可能绝无仅有。
据一份杨柳村抗战烈士统计表显示,该村16位烈士,其中7位是远征军,在缅北抗日战场牺牲;7位在昆仑关抗战中牺牲,1位在安徽歙县牺牲,1位黄埔同学在广东曲江牺牲。其中父子兵有陈怀山-陈历仞、李先齐-李德国、陈历桓-陈亮彩、陈历凯-陈后生、陈历佑-陈优良;叔侄兵陈历贵-陈远全、杨弯和-杨卫平等。新22师66团1营,在1940年1月广西昆仑关战役中阵亡7人,在1943年7月缅甸北方胡康河谷牺牲6人,陈历仞的父亲陈怀山就是在1942年3月缅甸同古战役中牺牲的。
据一位出生杨柳村、今年85岁的退休干部陈会凯(1930年9月24日生)统计,抗战时期至解放前,新邵县严塘镇(宝庆古北路老三民乡)出了13位将军。他们是:1、戴吉阶(芭蕉塘);2、何樾皋(疑青);3、李文(龙溪铺);4、肖劲(马河塘,红叶子树,后居德国);5、刘希桥(新塘冲);6、周磐(岩门前);7、伍权(岩门前);8、黄国华(陡岭);9、李公望(白水洞);10、曾文思(土桥阮家冲,黄埔四期,离休后在郴州军干所);11、何慕侯(金果湾,黄埔四期);12、李襄(龙溪铺);13、伍文秀(岩门前)
作者介绍:
李志明,男,1968年7月生,邵阳市双清区佘湖小学教师,业余从事文艺创作和新闻报道。曾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擅长写系列报道,如“关注邵水河污染”系列、“关注喂大的一代”系列、“关注中小学生负担”系列、“邵阳地名传说”系列、“宝庆古官道”系列、“邵阳方言俗语民俗风情”系列、“致敬邵阳抗战老兵”系列等。以上系列均在本地多家媒体连续刊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