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11时许,当77岁的刘楚凡双手持香在刘氏祖先灵位前虔诚跪拜的那一刻,热泪从老人的脸庞滑落,多年回乡寻根问祖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刘楚凡为抗日英烈刘树梅的幼子,1998年从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总经理任上退休。其父亲刘树梅1885年12月出生于沅陵县张家坪(现凉水井镇)上道里挖断垭,于1911年在湖南省长沙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同盟会会员。1912年公费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毕业后回国到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任教。北伐胜利后,到国民政府税务和盐务部门供职。1937年由林伯渠等介绍成为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1940年2月,刘树梅在从事抗日武装活动时忽然遭袭,因救治无效牺牲,其遗骸后迁葬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得知刘楚凡偕同夫人及外甥女共4人不远千里来寻根寻亲,老家宗亲放着礼炮从村口把他们迎进家门,并按传统习俗祭祀祖先、认祖归宗。围坐四方桌,刘楚凡一行与刘氏宗亲们翻看家谱,拉家常、谈风土、叙亲情。
在与亲人们的交谈中,刘楚凡一再感慨,这次通过沅陵县史志办的努力找到家乡,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有着很深的根源情结,更为重要的是,想通过寻根问祖这种方式,告慰父亲刘树梅的在天之灵。
张家坪九校师生热烈欢迎刘楚凡一行的到来
当天,刘楚凡一行还来到张家坪九校实地了解办学情况。在与学生的见面会上,刘楚凡、陈斌(抗日英烈刘树梅的外孙)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还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鼓励孩子们要从小立志,奋发有为,长大后对社会、对国家有所担当,有所贡献。据了解, 2013年10月,抗日英烈刘树梅后人在该校设立“刘树梅奖学金”,每学年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13名,到目前为止共发放奖学金19500元。
刘树梅烈士生平简介
刘树梅,又名刘锡章,男,1885年12月生,湖南省沅陵县张家坪(现凉水井镇)上道里挖断垭人,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沅陵县辰郡中学(现沅陵县第一中学前生)。1911年在湖南省长沙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为同盟会会员。1912年公费赴美国学习财经专业,1917年毕业于美国欧柏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继续学习,并于1920年拿到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勤工俭学继续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多所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方大学任教。北伐胜利后,到国民政府税务和盐务部门供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刘树梅对蒋介石掌控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极为不满,愤然辞去国民政府的所有职务,创议“公务员毁家纾难”,带头捐献抗日经费3000余美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抗战政策,还向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倾其积蓄,资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在沪积极从事抗日活动。同年,刘树梅由林伯渠等介绍吸收为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并被任命为“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崇明地区负责人之一。
1938年3月18日,日寇侵占崇明,沦陷后的崇明岛上,许许多多不愿做亡国奴的崇明青年拿起武器,开展武装反抗日本侵略军的抗日斗争。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中共苏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根据崇明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相继派出中共地下党员踏上崇明岛,领导各支游击队的武装抗日斗争。当时,作为“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崇明地区负责人之一的刘树梅来到崇明,担任一支游击队的指导员,秘密活动在崇明中部排衙镇周边地区。
1940年2月16日,刘树梅等在从事抗日武装活动时,忽然遭袭,腿部和腹部连中两弹。身负重伤的刘树梅被战友们秘密转移到上海中国红十字会医院疗伤,后终因救治无效而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终年54岁。解放后,刘树梅被追认为烈士,其遗骸后迁葬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抗日战争纪念网诚谢湖南省沅陵县史志办向显桃先生的来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