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立志从戎抗倭寇
思岁月同窗怀念喜相逢
2016年12月24日,广西来宾市桥巩镇桥巩街一家普通房屋大门口贴上的对联特别引人注目,三位百岁老兵李少华、李连庆、蒋诗华在这里聚首,一起回顾当年往事,共话80多年同窗情谊。
“我是蒋少华啊,你还记得吗?”,“我是李少华呀,你还记得我吗?”当天上午10时许,98岁的抗战老兵李少华,97岁的抗战老兵蒋诗华见面后即相互高声问候,笑声洪亮,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哦,记得,记得,都来晚了,说了很久都不见你们来。”李少华边点头边笑着应道。耄耋一阵欢笑后,两位老兵并排坐下来热聊起来。
“你看,牙齿都掉完了。”蒋诗华凑近李少华,指着自己只剩下零丁几颗牙笑哈哈地说,自己想镶牙,但由于年纪太大了,医生都不敢操作。
“老了,没办法。”相比蒋诗华的矍铄精神,一直身弱多病的李少华精神头明显不足,但老友相会,老人仍显得很高兴。半个多小时后,百岁老兵李连庆被子女和志愿者推车而入,看到老朋友,早已在屋里等候多时的蒋诗华和李少华赶忙举起手来挥手招呼,又是一阵欢喜笑声。孤寡一生的李少华紧紧抓住同是大半辈子孤寡的女同学李连庆的双手,久久不愿意松开。三人并排坐在一起,聊起了小时候同窗的记忆。
这三位抗战老兵回忆往事,在他们还是10多岁的年纪,都同在当时的城厢小学念书,接受同一位老师的教育,既是同窗校友,又都一起参加了抗战。三人从十多岁分开至今,80多年后的百岁才再次聚首,每个人都无限感慨。如今除了蒋诗华老人尚能自己拄着拐杖慢慢走之外,其他两位老人都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必须有人照顾才行。
当天,独身居住的李少华老人家里一扫往常的安静,亲朋、战友、志愿者汇聚,十分热闹。看到老人开心,李少华的侄女笑着说,知道今天老友来访,今天一大早他就问“怎么还没到呢”,还交代侄女侄儿们说备好各种好吃的等着。蒋诗华老人的家属也道老人从得到即将见到老同学的消息后一直很兴奋,天天念叨着其他两位同学,盼望着相见的那一天早点到来;李连庆老人也如此,家属说她几天以来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今天一大早就催促家属带她出门。
“昨天晚上三位老兵们都兴奋得睡不着觉,都打电话给我们问情况呢。”关爱老兵志愿者来宾团队负责人邓美萍笑着介绍,三位老兵在青春年少时满腔热血,都选择投笔从戎以报效国家。80多年以来,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他们很少来往。年至高龄,当他们得知对方尚健在的消息后,相互怀念、牵挂。每次在志愿者前往开展日常陪伴的志愿服务过程中,老兵们总向志愿者们表达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老同学。为圆老兵见面梦,志愿者特地为三位老兵策划这一次特殊的见面会,了却老兵们的心愿。
当天,志愿者们兵分三路,分别前往兴宾区城厢镇和城区接老兵蒋诗华、李连庆及其陪同前往的家属,另外一队前往见面地点——兴宾区桥巩镇老兵李少华家中开展场地布置、准备饭菜等相关准备工作。对联、鞭炮、鲜花、礼物和祝福,三位老兵被志愿者和亲属们围绕,笑得合不拢嘴。尽管只是短短的一个上午,但老兵们都十分尽兴和满足。
老兵简介:
李少华,男,98岁,原广西绥靖公署机干团文书/黄埔成都本校22期学员,1938年开始在容县玉林一带协助政府征兵征粮清除汉奸工作,1944年参加桂平蒙圩阻击日军作战。后随广西行政公署迁移龙州,1945年6月考入黄埔成都本校22期学习。
李连庆,女101岁,原广西学生军一团4中队,第五战区政工团成员,31军131师师部参谋陈必亮遗孀,参加昆仑关战役。
蒋诗华,男,97岁,原31军131师393团7连上士文书兼事务长,参加桂林保卫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