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拜见新发现远征军老兵王铭骧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谢家俊   2017-04-27 09:25:08

  拜见新发现远征军老兵王铭骧

  谢家俊

  去年3月5日,春光明媚。怀着对抗战老兵的敬意,本志愿者下午来到乐山城区竹公溪畔一个小区,看望不久前发现的远征军老兵王铭骧。同时特意为老人带去了准备好的远征军纪念帽。

  进得老人住所,当本志愿者自我介绍时,思维敏捷的王老马上接口说,我知道你名字,那本书(此前采访王老的志愿者送其一本《乐山抗日远征军老兵》)上有你(编辑人员)! 本志愿者拿出挎包内的远征军纪念帽交到王老手里,王老端详着帽子,当看清帽墙上绣着“中国远征军”字样时,显得十分高兴,连说谢谢。问候毕,本志愿者对王老从军原因表示兴趣,便故意问:当兵上前线是要流血、死人的,当初为什么非要去当兵呢?老人徐徐道来:当时我还不满17岁,在乐山城宝兴丝绸店(现乐山川剧团旁)当学徒,看到独山(贵州省境内)失守、重庆陪都已准备迁都,有钱有势的人也都准备走了,我们这些学徒娃儿往哪里走呢?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学徒工作之余把屈原的《离骚》看完了。其它一些爱国的诗词也看了不少。记得唐诗中讲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宋朝陆游、辛弃疾爱国思想的教育,加之日军轰炸乐山城的惨景,再有当时地方政府、冯玉祥将军到乐山动员青年参军抗战,这些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激发起了我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立志参军报国,救国救民,我就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

  令人敬佩的老人,您无愧于“民族脊梁”的称号!

王老戴上远征军纪念帽

王老用有残疾的手行军礼

远征军纪念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