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远征军第200师一位不识字的排长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通讯员:谢家俊   2017-04-30 14:31:15

  ‌ 在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研经镇红光村住着一位96岁高龄的远征军老兵殷绍文,由于年龄太大的原因,殷绍文对很多往事已经记不太清楚,也没文化,但是当他谈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时,却思维清晰。那段经历在他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迹。在他后人的帮助下,结合殷绍文的口述,那血与火的远征军抗战历史画卷勾勒呈现在我们眼前——

  ‌ 21岁时被抓壮丁

  75年前,21岁的殷绍文在原乐山县五通桥金山盐厂当小工时,被当地的保长派人抓了壮丁,后走路到犍为县,经贵州到云南,在云南一个乡村的新兵训练营训练了一段时间。

  一天夜里,殷绍文和战友们上了飞机,被送往了印度的兰姆伽。下了飞机,殷绍文脱下国内穿去的军装,剃掉头发和胡子,并领取了美式装备。 几十年后,殷绍文还能清楚记得当时所领取物资的“清单”:咔叽布战斗帽、钢盔各一顶;钉有铜纽扣的咔叽布军服(夏冬装)各两套;羊毛衫夹上衣一件;棉质内衣内裤两套;短袜、衬袜及呢绑腿各一副;帆布胶鞋、大头皮鞋各一双。还有毛毯、橡胶雨衣、水壶、手电、遮光镜、防蚊头罩、毛巾、铝饭盒、行军背囊等。

  接下来,殷绍文和战友们被送入远征军设在印度兰姆伽的训练营,接受专门训练。主要内容包括:队列操练、体格训练、战术理论、武器操作、单兵射击、格斗术、丛林作战、夜间作战、侦察捕俘、反坦克战斗等。在兰姆伽整训完毕,殷绍文换上了全副美式装备,头戴钢盔,脚蹬皮靴,身穿咔叽斜纹布军服,步枪换成了汤普森冲锋枪。接着, 殷绍文被分配在新38师112团1营2连1排1班,身份为二等兵。师长叫孙立人,团长叫陈鸣人。

  浴血负伤立战功

  下到连队了,殷绍文和战友们奉命悄悄开出印度,沿着大奈河谷向日军占领下的缅甸北部推进。部队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利多出发,沿大奈河谷向西,不出一两天就进入绵延数百里的野人山脉和荒无人烟的胡康河谷。

  日军发现新38师入缅后,立即调整部署,以另—支部队驻守密支那,其它部队则向前线增援。1943年11月初,新38师112团第1营和第2营进至于邦附近时,与日军另一支部队遭遇,双方在加拉苏四周山头展开激战。112团占据山头,居高临下,拥有各种口径迫击炮60门,轻重机枪110挺。

  第一天,38师的迫击炮几乎主宰了战场形势。日军进攻屡屡受挫,连指挥部也挨了两发炮弹,日军强攻不成,遂改变战术,以1个大队迂回到112团阵地后方,打算断其归路,再以不断佯攻小股袭扰,以吸引112团打枪打炮消耗其弹药。果然,一连数日后,112团的还击渐趋稀疏,炮兵射击亦变得十分零落。第五天黎明,日本人开始大规模集结部队,准备发起最后的总攻。然而就在这时,一队美国飞机出现在战场上空,将给养准确地投在112团的山头和阵地。此后一个月,112团靠砍巴蕉树取水和美国运输机的空中补给,殷绍文所在连150个人虽然被包围了很长时间,凭着美军的空中支持和战友们的奋勇杀敌,在日军多次攻击下,坚守住了阵地。

  后来,新38师向于邦发起全线进攻。炮兵部队进行了1个小时的炮火急袭,几百发炮弹在敌人阵地开花。火炮攻击后,随着一阵嘹亮的冲锋号,远征军向日军发起了攻击。经过几天的激战,新38师全部夺占了于邦的日军阵地。日军丢下几百具尸体,仓惶退却。

  说起这些经历时,殷老挺直了病痛的腰身,两眼放光,精神倍增。就是在这场战斗中,一发子弹穿过殷老的右脸颊再穿入右肩锁骨下的肌肉,导致殷老的右侧牙床骨外露可见,由野战医院的美国医生和护士帮助清创,取出右肩里的子弹后缝合,如今仍可见伤疤。

  住院一个多月后,殷绍文又重返战场。1944年5月,殷绍文和战友们奉命背着4天的干粮和1个基数弹药插向卡盟背后的西通。112团隐蔽地穿越了日军多层警戒线,赶到南高江原东岸。并连夜偷渡过河,凌晨时分突然攻击西通,打得日军惊慌失措。一天打下来,112团已经完全肃清西通和周围地区的日军辎重联队,炮兵中队和警备队。共击毙日军900余人,缴获155毫米重炮4门,满载械弹汽车75辆,骡马500余匹,粮弹仓库15座。28日,112团继续向南北两面发展,击毙日军二百余人,占领粮弹仓库20多座,日军在孟拱河谷的粮弹辎重大部落入112团手中。

  虽然受伤留下残疾背不动枪,但因为技术过硬,作战勇猛,殷绍文被升为中尉排长。“可惜我没得文化不识字,要是有文化的话,早就升连长、营长了。”虽然凭借战功当上了排长,但是殷老还是有些遗憾。

  伤残退伍回故乡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殷绍文跟随部队回到了中国。由于身受战伤带有残疾不能继续当兵,部队让他回了家。

  由于家人已经搬迁,几经周折,殷绍文才在井研县研经镇找到了家人,并一直务农至今。“那段日子虽然贫困,但是幸福的,没有了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农闲时我便跟三叔一起到处打小工,找不到小工时就会在家跟父母一起打草鞋。”殷老说,在那段日子里,他有幸认识了妻子殷叔芳,过上了远离战场的平静生活。

  耄耋之年的殷绍文老兵

  相濡以沫的夫妻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