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纪念报道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川军出川抗日第一人——陈潜夫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谢家俊   2017-06-22 09:45:30

  【陈潜夫(1894—1950)原乐山县平兴乡人,父行医,母躬耕,少年时在乐山“草堂高等小学”与郭沫若同岁同窗,18岁投身反帝救国革命,后与郭沫若一同东渡日本求学,曾断指血洒天安门。1932年被推举为“抗日救国义勇军敢死队成都一队”队长,带领第一支200人敢死队出川直赴淞沪战场抗日。抗战胜利后倾其家产致力贫民教育,1950年被冤杀,1986年沉冤昭雪。50个春秋,抗击入侵,救国兴邦,实乃国之栋梁、民族之精魂、川人之骄傲。每一个乐山人,为有这个乐山先辈而倍感自豪!】

  嘉州(乐山)自古出豪杰。1894年陈潜夫出生在四川乐山平兴小山村。父行医,母躬耕。少年在乐山“草堂高等小学”与郭沫若同岁同窗,自幼熟读《天演论》《警世钟》等进步书刊,立志以身许国。18岁到成都“共和大学”就读,至此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秘密革命活动。先后辗转京津参加“刺袁”暗杀团,被捕后被同志救出。

  东渡求学

  袁世凯倒台后,陈潜夫离开京津,由沪与郭沫若一同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就读,因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先后两次被日警拘押驱逐,愤然返国,图谋救国兴邦大计。

  爱国教授 革命先驱

  归国后,先后在“成都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大学”“南京东南大学”教授日文;由李大钊、许德珩推荐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授。孙中山赴京讲演,他亲自组织安全保卫,并参加“中华教育改进会”被推选为教育行政组书记。

  参加北伐

  陈潜夫到苏联不久,得知国内北伐,立即回国到武汉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与章伯钧同事,在邓演达、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任代理前方组织部长。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武汉左派和李大钊、邓演达、章伯钧等友人或逃或死,潜夫暂避香港。

  出川抗日第一军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打响,陈潜夫揭竿而起,决志抗日。他辞去教授职务,约集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百余,募集钱物组织出川抗日第一支“抗日救国义勇军敢死队成都一队”,被公推为总队长,亲率出征,直奔淞沪战场。1932年2月20日成都市民万人自发举行“欢送敢死队出征大会”,他咬破手指血书“不灭倭寇誓不还乡”8个大字。

  夫妻痛别南京城

  川人抗日女英豪杨逸邨,因仰慕爱国志士陈潜夫,1931年初结为夫妻,新婚数月参加“敢死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丈夫劝妻带老小返川,杨致死不从,无奈之下,他用酒将妻灌醉,夫妻痛别南京城。

  断指血溅天安门

  “五卅”惨案后,北京数十万人在天安门举行空前悲壮国民大会,声讨帝国主义暴行。陈潜夫代表“中华教育改进社”登台演讲:“我们今天是誓死为被杀的同胞报仇而来……要团结一心去决斗!”当场拔出利刃砍下手指,取白布书“誓死救国”四个大字。陈潜夫义举顿时传遍京城,国内外舆论一片震惊。

  赴苏俄考察 死里脱身

  天安门断指,陈潜夫住院,冯玉祥亲临探望鼓励,并成知己。1925年秋,应冯之约,赴西北陕甘考察,宣讲革命;后经甘肃、新疆绕道赴苏俄考察,并带回列宁纪念章珍藏,被军阀当局逮捕,下令枪决。因对陈行刑三枪不响,迷信的执行官以为他命不该绝,当即释放,死里逃生后他再赴苏俄考察。

  募化倾财 兴办平民教育

  抗战胜利后,弃官筹办“西南文化供应社”,以教育兴邦,振兴西南。先后赴南京、北京等地募化求助,得到200多名革命元老、政要和十几所大学校长解囊相助。1949年回家乡乐山成立分社,国民政府分文未付,靠募化所集资金远远不够,窘迫时他变卖家产,几近倾家荡产。不幸的是在1950年被冤杀,1986平反昭雪。


陈潜夫


乐山陈潜夫故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