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天气,晴好。湖南的土地就在脚下,面前是有些古旧的中国抗日战争图书馆,砖红色的墙并不华丽,从大门走进去,内部洁白、亮堂,木质的书架给人一种厚重感。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80周年,我们“暖兵筑梦”志愿服务团和清华大学寻访伟人足迹支队选择来到湖南,共同走访长沙地区抗战遗迹,踏上一条历史之路,也是精神之路。
清华大学寻访伟人足迹支队来了5人,虽然开始时有些拘谨,但很快就熟悉起来。尤其是在去图书馆的时候,为了节省经费,所以交通工具选择了自行车,我们一群伙伴骑着最近大火的“小黄车”,行进在大路上,不知不觉就聊到了一起。
在中国抗日战争图书馆里,我们共同签名留念、听工作人员介绍,一点点摸索、学习、重温着那段被硝烟战火所占据的历史。在“勿忘国耻”的展区,那些图片给了我们最直接的冲击,一个同学久久停留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展板前,看着那些罹难的同胞,那些惨绝人寰的画面,那些骇人听闻的数字,沉默不语。
我有故事,你愿听吗
7月10号的时候,在湖南老兵之家、中国关爱老兵网,长沙地区关爱老兵协会的支持下,我们到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解放四村去看望了抗战老兵古银山。
古银山爷爷今年已经94岁,离开家乡,走上战场的时候,他才17岁。他当时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哥哥是残疾,所以来抓壮丁的时候,自然就轮到了他。
古银山爷爷就这么被枪杆子顶着,走向了未知的远方,而这一走,就是77年。
他曾驻守宜昌,隶属暂编第9军暂编第35师第3团第3营9连3排1班,担任机枪手。当时的古银山还是一个连枪都没摸过的“川伢子”,“打靶的时候经常打到天上去”,他想起自己第一次摸枪的时候,说:“心里非常高兴,但用手枪的时候腿脚发软。”
训练完的古银山被派到湖北宜昌守护长江三峡,老人说,当时部队驻扎在战壕内,日军就驻扎在河的对面,所以白天只能呆在战壕里,晚上出来活动。守三峡的战壕有七条防线,每条防线有一个连。虽能看到日本人就在眼前,但部队因弹药不足,只守不攻。而此时的日军也因供应不足不愿开战,双方以河为界,局势十分胶着。
在离乡的77年中,古银山也想家想母亲,可是不敢跑,直到1983年,他才在回了一次四川,当时他的母亲和大哥早在60年代就饿死了。
古银山爷爷最开心的事是在长沙认识了妻子。那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古银山随湖南省籍连长押送物资至长沙,从此安家长沙,当学徒,做木工,并因木工和妻子相识,相爱,虽然当时生活辛苦,他什么都没有,但两个人还是相互支持着走了下去。在谈到妻子的时候,古银山爷爷脸上露出了笑容,幸福满足的笑容。
虽然上战场很痛苦,但几年的抗战经历也使古银山迅速成长起来,他决心保卫自己的国家,做一个真正的抗日战士。
在访谈的最后,古银山爷爷说:“希望世界和平,不要再打仗了。”
十年前,古银山爷爷的视力就开始恶化,长时间的访谈对一位94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古银山爷爷还是积极配合,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访谈。团队队长王佩玉曾说:“抗战老兵们其实很喜欢我们来访谈。”
就是想,做下去
“暖兵筑梦”志愿服务团是由山东大学(威海)的同学自发组成的志愿团体,一直致力于记录历史、关爱老兵的志愿行动。
自2015年12月至今,团队走访慰问抗战英雄百余位,举办“我为老兵圆梦”、“为抗战老兵中秋献礼”、“老兵印象摄影展”“老兵暖冬计划”、“山威爱心直通车”等活动共94期,足迹遍布全国7省16地,发布媒体报道400余篇,并于2016年10月成功将抗战精神带入中小学课堂。
此外,团队成员积极向其他公益组织学习,聆听老兵们的硝烟故事、整理记录他们的战斗经历及人生的心理历程,并将他们的资料发送至中国关爱老兵基金会,为其申请致敬老兵大礼包等物资。同时,团队广泛采集抗战老兵手印,并将老兵手印永久存放于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网内。
“缅怀历史,铭记先烈,传承爱国精神”,这不仅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让更多地人加入团队,提高团队综合实力,我们将计划和文化传播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合作学习,开办活动。
在走访抗战遗址过后,我们计划和清华大学寻访伟人足迹支队一起,开展寻访伟人活动,去重新体验那段艰难却光辉的历史。
我们走过最长的路,不是从威海到长沙,而是这条漫漫的抗战之路,是每个抗战老兵的心路。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