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本站动态 > 通讯员之声 > 通讯员稿 > 内容正文

抗战文化研究一大亮点:都匀热心人士展示的部分藏品
来源:通讯员 文隽永   2019-06-05 15:13:58

  6月3日,贵州省档案局原巡视员欧阳锋率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地方史工作处、《贵州抗日战争志》编纂专项工作组到黔南征集抗战史料。黔南州政协原主席胡品荣介绍了他退休后10多年密切关注挖掘抢救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的亲身经历,并通过不同渠道宣传报告,引起中共黔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要领导重视,极大推动了黔南抗战历史文化抢救性工作。

  其中,由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暨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黔南州收藏家协会等民间机构及热心人士现场展示的一批鲜为人知的抗战史料文物等,在全国实属稀有及孤本,成为研究贵州乃至全国抗战文化的一大亮点。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炮轰沈阳北大营,史称“九·一八”事变。日军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1944年11月底,日军入侵足迹涉及荔波、独山、三都、丹寨、都匀、榕江、平塘等贵州南部7个县市,也是贵州唯一遭受日寇铁蹄践踏地方,史称“黔南事变”。


  以少数民族聚居的黔南州各族同胞与全国人民一起,经过14年的抗日战争以胜利告终。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同时,也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抗日故事及不少实物史料。由于历史原因,74年的今天,当年亲历抗日战争的将士已作古或年迈记忆模糊了,不少抗战实物已被销毁或流失海内外。

  2016年以来,黔南州档案局(馆)携手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州收藏家协会等民间社团组织,向省内外开展征集抗战档案史料抢救性征集工作,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专门成立了中国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暨黔南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积极挖掘和抢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独山四分校、中央陆军炮兵学校(都匀炮校)、国民政府财政部都匀税警总团(中国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前身)、中央陆军辎重兵学校(龙里辎校)、中央陆军通信兵学校(麻江通校)、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平越交通大学)以及“黔南事变”等抗战史料,其中有热衷于抗战历史文化的青年,利用业余时间自费辗转全国及缅甸等抗日战争发生地,积极寻找最后幸存抗日老兵作口述,采访收集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有热衷于抗战主题收藏的青年,奔走于大陆、港澳台乃至美国、缅甸等海内外不惜代价,抢救性地征集到一批与黔南州有关联的抗战文物,比如有抗日名将孙立人在黔南召开的运动会徽章、颁发的证书及印缅战场的照片,美军工程兵及空军在黔南留下的实物,日军从黔南战场写给家乡亲人的亲笔书信以及日文报刊,还有《独山黄埔军校通讯录》《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通讯录》《炮兵通信讲义》(陆军炮兵学校编印)《日用机械图说》(陆军机械化学校工程学院编印防),还有一批抗日将士、地方民团(自卫队)、日军等专用的军刺刀枪等,还有志愿者自费征集350多名国内外抗日战老兵手模长卷等,极大地丰富了黔南抗战历史文化内涵。

  6月3日,《贵州抗日战争志》编纂专项工作组到黔南征集抗战史料。黔南州档案馆提供了其近年来从省内外档案馆查询征集到的部分抗战档案史料、老兵口述史等。尤其是都匀民间机构及热心人士提供展示的这些抗战史料文物等,在全国实属稀有及孤本,成为研究贵州乃至全国抗战文化的一大亮点。编纂专项工作组专家认为,今天看到的部分抗战实物在贵州是首次发现,也没有想到黔南民间还有这么多珍贵稀有的抗战文物,这对我们研究贵州抗日战争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作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