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创建与特点
来源:温州网   2022-12-19 10:10:30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是以刘英、粟裕为首的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以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前身是红军挺进师)的名义于1938年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它虽只存在短短两个多月,却是中共在浙南创办的第一所“抗大”式革命干部学校。在当时,它不仅培养了干部,也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推动了浙江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创建

  1937年11月底,临时省委在平阳县凤卧乡枫林村召开扩大会议。刘英在报告中提出,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新形势下,临时省委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干部、恢复和整顿各地党组织。干部缺乏是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临时省委既需吸收一批新干部补充各地党组织,又需对原有干部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抗战形势和抗日任务,加深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而原有干部大多为农家子弟,他们虽然立场坚定、斗争经验丰富,但大多缺乏对革命理论和党的政策的系统学习,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平阳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1938年1月5日至7日,干校以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部的名义在《浙瓯日报》刊登招生广告,对外称“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训练班”。报名的学员除部分通过各地党群组织介绍而来,其余大多来自浙南各县,少数来自台州、宁波、无锡、上海等地。学员多数为中学生,也有工人和小学教师。1月12日干校举行入学考试。1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粟裕任校长。

  二、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特点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充分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风。总体而言,干校具有如下办学特点:

  (一)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干校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教学内容相当丰富。主要内容可分三部分:课程学习、军事训练、课外文娱。学校共开四门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游击战术。在干校,学员们可以公开探讨他们所关切的时事问题,有助于他们在短暂的几个月里获得更多的革命知识。

  军事训练包括军事常识学习、基本动作和射击技术训练。除了理论课程、军事训练之外,干校还举行过一次军事突击演习,以此来考验学员们的革命意志和战斗准备能力。

  干校的文娱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学员们在饭前饭后,课前课后的间隙时间里都要相互拉唱革命歌曲。此外,学校还组织篮球队、足球队,备有象棋及锣鼓、琴箫等乐器,对增强校内革命气氛、促进学习、活跃生活都很有帮助。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干校不仅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也灵活多样,主要采用上大课、分散自学、组织讨论等方式。另外,干校还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和讲座、组织社会调查、实习、军事演习、野营、急行军等形式增强教学效果。学习期间,学员们听了两次报告,一次是刘英同志来干校向学员们作时事形势的报告,动员红军战士正确认识“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降为次要矛盾”的形势,在国共合作的新形势下继续努力;另一次是曾山同志来学校时,应学员邀请所作的。

  (三)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干校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并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讲授游击战术时,粟裕多次带学员到附近小山丘进行军事演习,体验如何利用地形地物作战,白天遇敌怎样隐蔽、夜间怎样打埋伏,并用当时稀有的步枪,手把手教学员使用。为配合农村经济讲座,学校组织学员开展社会调查。学员以班组为单位,各配备一个懂本地话的同志,到学校附近各个村落,自找对象,深入到一家一户调查村民的生产生活和阶级状况。在调查中,学员帮助群众挑水扫地、嘘寒问暖、交谈家常,很受群众欢迎。这样不仅了解了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也加深了军民感情。通过实习,学员更加了解群众疾苦,受到了很好的阶级教育。

  (四)教学管理实行军事化管理与民主自理相结合的制度

  为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干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军事化管理与民主自理相结合的制度。全体学员按军事编制编成一个学员连队,下设10个班,每班10多人。干校强调组织性与纪律性,学员起作食息全部集体行动,而班组内部生活则由学员民主自理,每周末都有生活会,学校不过于干涉。这种教学管理制度,既形成了严格的军事纪律,加强了集体的组织性,又增强了学员的独立自主与自我管理能力。

  (五)学员生活清贫快乐

  干校的经费从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一万元给养经费中划出。这是周恩来对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做了多次统战工作后,才由黄拨给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的。学员的全部费用由学校负担,每人每月只有三元伙食费。山门地处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差。但是,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却十分高涨,他们上课时专心听讲、寂静无声;讨论时各抒己见、十分活跃;训练时劲头十足、精神抖擞;休息时歌声阵阵、此起彼伏。他们虽生活艰苦,但过得快乐而充实。

  (六)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干校从校长粟裕到普通教师,都十分关心爱护学生。粟裕身为校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忙碌之余,他经常来看望学员、了解学员家乡人民的生活和抗日情况。在山门驻地的红军指战员,也经常和学员自由交谈,与学员关系融洽。干校教职员本来备有床铺,但是他们和学员一样集体睡地铺,吃一样的伙食,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刘建国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口述史研究所,副教授)

            陈立静 (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整理:申业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