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形成背景
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上看,中国北面的苏联,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一直面临着同时与德日两国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法国败降后,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危险日益严重。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德国,苏联当时一个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就是尽力避免或推迟日苏战争。为此,苏联大力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利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束缚日本的手脚。
斯大林在对援华军事代表团团长崔可夫部署对华使命时明确指出,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们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苏联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其决策无疑会对中国共产党产生重大影响。在苏联的推动下,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相应地提出了实行“抗日的财政经济政策”。而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把中国作为其北进苏联和南下南洋的战略基地,从经济上控制中国,实现其“以战养战”的战略目的。因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必须把发展经济、充实财源作为保存自身、坚持抗战的基本财政方针。
由于中国军民的奋力抵抗,日本侵华逐渐力不从心,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于是日本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英美为把侵略祸水引向苏联,也怂恿国民党投降,国内出现了一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逆流,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出现严重困难。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一方面主张国共团结抗日,一方面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边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渡过难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也被拖下水,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援助与配合。毛泽东又提出在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尽可能利用外援的财政方针。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毛泽东的财政思想逐步产生。
除了国际大环境,国内形势则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抗战时期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形成。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井冈山根据地军民开展政权与经济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财政工作经验。抗战时期毛泽东的财政思想是他土地革命时期财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抗战的爆发促使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号召“一切为了抗日”。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共再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所在地陕甘宁边区,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加上长期遭敌顽封锁、分割,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财政困难异常突出。国内外爱国人士的捐款及国民政府的抗日经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困难,边区财政靠“外援”度日,于是毛泽东提出“合理负担”、“休养民力”的思想,财政基本处于无税或轻税状态,与民休息,医治战争创伤,鼓励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陕甘宁边区1940年前的财政主要靠外援。抗战初期,利用“外援”的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一政策并不能长久。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外援不断减少,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大肆进攻,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祸天灾,祸不单行,与此同时,边区广大军民长期对“外援”的依赖心理依然存在,忽视了发展生产。
这一切的直接后果便是1940—1941年的严重财经困难,正如毛泽东形容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1]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指出,军政机关规模增大而外援断绝,一切公用的生活资料和事业经费,只能完全从取之于民与取之于己这两方面来解决。并指出,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塌台的。
因此,大批的干部必须从现在的工作或学习岗位上转到经济工作的岗位上去。[2]于是,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制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一财经工作的总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由于根据地处于农村的特殊环境,而抗战的主体,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毛泽东始终坚持“农业第一”的方针,以农业税作为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办财政。为了克服群众运动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克服边区分散的弱点,做到“公私兼顾”、“军民兼顾”,毛泽东主张实行“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财政体制。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而各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因此,毛泽东不失时机地提出“稳定货币”和“平衡出入口”的思想。在这些财政思想的指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财政沿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一总方针指引的道路前进,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的财政思想也逐渐形成并逐步成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