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合理的财政收支原则,推动边区建立“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财政体制
第一,生财的思想
1.“我们的根本方针和国民党相反,是在坚持独立战争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尽可能地利用外援”
抗战初期,边区政府为了恢复民力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休养民力”的方针,努力争取外援,以外援来支持边区的财政。这种外援也促使边区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极大地休养了边区的民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1937年至1939年,这一方针取得了基本的成功。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处在财政供给问题的严重威胁下,迫使我们不得不想到全体动员从事经济自给的运动——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的一曲凯歌。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解决财政问题,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认真地而不是粗枝大叶地去组织各根据地上的经济,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是长期支持根据地的基本环节。1939年2月,当边区的经济困难刚刚露头的时候,毛泽东就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的号召。1939年9月28日,毛泽东在《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中指出,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他说,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这就是用军民两方同时发动大规模生产运动。军队的生产自给,使我们的军队克服了生活资料的困难,改善了生活,足以减轻同在困难中的人民的赋税负担,因而取得人民的拥护,足以支持长期战争,达到最后消灭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目的。毛泽东在1945年4月9日写给郑位三等人的信中说,你们除粮食外,其他用费应由主要依靠税收转到主要依靠生产自给,放手由各区自己生产解决,只有这一办法才是最可靠办法。今年应该是你们展开大生产运动的一年,口号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16]这些财政经济政策,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步入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正轨,各边区的生产自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财政出路的中心是加紧生产与建设,以求自给自足。毛泽东曾自豪地说,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这一时期提出的自力更生的方针,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是财政工作乃至立国的基本方针。
2.“农业第一”
开展生产自给运动,主要是进行农业生产。毛泽东指出,我们十多年来是处在农村中,提倡熟悉农村和建设农村根据地,这是必要的。须注意使我们的思想适合于我们所处的农村环境,然后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样样见效,并迅速见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农村中做经济工作。
农村和农业是边区整个经济的基础,也是主体。这个特点决定了边区的经济仍然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农业经济。根据毛泽东的意见通过的《陕甘宁边区简政施政纲要》指出,目前政府工作必须集中力量于急要和首要的任务,首先是农业生产。各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的基本重心应放在发展农业上。[17]1942年12月延安高级干部会议后毛泽东说,在新的阶段上,我们的经济基础已较巩固,我们的经验也较多了,应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边区政府依据他的指示确定了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的方针,从此,边区的经济发展,开始了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开辟了在乡村中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的大道,边区逐步进入了“丰衣足食”的阶段。与此同时,边区把组织劳动力作为发展农业的中心工作。于是,各种各样的劳动互助合作形式在边区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也涌现了一批模范的劳动互助合作组织。这些劳动互助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3.“‘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已被证明是我们解放区在目前条件下组织一切经济生活的正确原则”
大生产运动成就的取得,除了来源于贯彻毛泽东“自力更生”和“农业第一”的思想外,与财政体制的合理调整也有直接关系。“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是大生产运动的体制保障,它既坚持了原则性,又兼具灵活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各自为政、苦乐不均、乱收乱支和违法乱纪的现象,同时也调动了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积极性。毛泽东说,由于是农村,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我们的生产和供给就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
统一领导下的分散经营是保障供给行之有效的体制,它适应了根据地分散、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需要。其核心是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克服困难。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说来,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为此,毛泽东在1945年给鄂豫皖边区领导人的信中写道,一切依靠最广大群众力量去解决问题,放手将能够解决问题的责任交给各分区,交给广大群众。你们上面领导同志只总其大纲,给予号召、指导、检查和调剂,实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切不可将一切重担都由上面负起来,致使下面都望着你们要吃、要穿、要办法,你们虽忙甚急甚,也不能尽如人意。“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已被证明是我们解放区在目前条件下组织一切经济生活的正确的原则。[18]
第二,聚财的思想
1.“政府的财政应放在合理负担及有钱出钱的原则上”
合理负担、休养民力的思想贯穿在毛泽东的整个财政经济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从革命的目的和长期性出发,必须爱惜民力、休养民力,为此在财政上就要实行合理负担。抗战初期,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指出:“政府的财政应放在合理负担即有钱出钱的原则上。”[19]他说,人民生活的改良是必要的,改良办法包括废除苛捐杂税等。不顾人民的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这是国民党的思想,我们绝不能承袭。他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虽在困难时期,我们仍要注意赋税的限度,使负担虽重而民不伤。而一经有了办法,就要减轻人民负担,借以休养民力。如果取之于民太多,则人民负担不起。同时,毛泽东还提出稳定农民负担的问题,稳定负担实际是减轻税负。他指出,在公粮以外的一切增产概归农民,使农民好放手发展自己的生产,改善自己的生活,丰衣足食,即增产不增税。
2.“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实行统一的累进税”
农业税是抗日根据地财政的主要收入。抗日根据地的税收充分体现了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抗战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轻人民负担。毛泽东在1940年12月25日为中共中央写的党内指示中指出:“关于税收政策。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税收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20]这说明,在存在阶级的条件下,各阶级的负担也要合理,同时这也是我党统一战线政策在财税政策中的体现。
取消苛捐杂税,实行统一的累进税。[21]统一累进税是根据地税制的一大改革,体现了“有钱出钱,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的合理负担原则。由毛泽东起草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对极贫困者应予以免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所得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22]这一规定是毛泽东税收思想的充分体现。我党在抗战时期坚决贯彻执行这些政策,保证了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如陕甘宁边区征收公粮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941年为13.61%,1942年为10.67%,1943年为11.25%,1944年为9.17%,1945年为7.8%。陕甘宁边区的实践,证明了农业统一累进税能够更好地贯彻合理负担的政策,更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用财的思想——“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
少花钱多办事从来就是对财政工作的要求。在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之后,讲合理负担主要是确定合理的收入限度,而节省主要是讲财政支出原则。早在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23]毛泽东“节省”思想的涵义是广泛的,它包括:精兵简政、厉行节约和实行经济核算制。
精兵简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毛泽东历来主张精兵简政。他指出,各抗日根据地的全体同志必须认识,今后的物质困难必然更甚于目前,我们必须克服这个困难,我们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精兵简政。[24]我们要实行的精兵简政,必须是严格的、彻底的、普遍的,而不是敷衍的、不痛不痒的、局部的,必须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因为,精简之后,减少了消费性支出,增加了生产的收入,不但直接给予财政以好影响,而且可以减少人民的负担,影响人民经济。精兵简政为克服抗日根据地的物质困难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它和发展生产并行实施以克服财政困难,是抗日根据地财政工作的一条宝贵经验。
厉行节约是抗日根据地解决财政困难的又一个法宝。毛泽东的厉行节约思想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在整个抗战时期,毛泽东始终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一项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指出:“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实行节约的结果,可以节省一大批不必要的和浪费性的支出。”[25]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倡议,在一切党政军机关中讲究节约,反对浪费,禁止贪污。当然,不提倡发展生产并在发展生产的条件下为改善物质生活而斗争,只是片面地提倡艰苦奋斗的观点是错误的。在毛泽东的财政思想中,节约是一个积极的方针,“生产和节约并重”,它和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面决不滥用浪费,一面努力发展生产。”[26]在毛泽东的节约思想指导下,边区节省了大量的人财物,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建立经济核算制是毛泽东厉行节约思想的具体运用。厉行节约的基本原则是:不急之务不举,不急之钱不用;急务急用则力求节约,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财政开支。于是,毛泽东指出,建立经济核算制,克服各企业内部的混乱状态。为此必须:第一,每一工厂单位应有相当独立的资金(流动的和固定的),使它可以自己周转,而不至经常因资金可能妨碍生产。第二,每一工厂单位的收入和支出,应有一定的制度和手续,结束收支不清、手续不备的糊涂现象。第三,依据各厂具体情况,使有些采取成本会计制,有些则暂不采取,但一切工厂必须有成本的计算。第四,每一工厂的生产,应有按年按月生产计划完成程度的检查制度,不得听其自流,很久不去检查。第五,没有工厂应有节省原料和保护工具的制度,养成节省原料与爱好工具的习惯。所有这些就是经济核算制的主要内容。有了严格的核算制度之后,才能彻底考查一个企业的经营是否是有利的。[27]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成为根据地公营企业建立经济核算制、改善经营管理的行动准则。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