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毛泽东著述活动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留下来的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的墨迹也是极其罕见,格外珍贵。
“抗战宣言”短短三十余字,既包含了对中国时局的准确分析,又体现了毛泽东对抗日本的巨大信心。所谓“抗日大学”,即整个中国东西多得很,天文地理等等之类,学之不尽,取之不竭;“出去学习更多东西”,则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己要向自己学,如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资本家等中国人学,知彼就要知道帝国主义,跟资本主义国家学;“日本法西斯是能够战胜的”,中国的前途大可不必悲观,应该持乐观态度。
当时的中国,外无支援内有混乱,毛泽东对中日战事的积极预判实属难得。
1938年,在延安的破窑洞里,毛泽东凭借惊人的意志和胆略,著成了《论持久战》。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国力虽然比较弱,但它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又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战争力量虽强,但它是一个小国,军力、财力都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而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并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的同情与援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能获得世界上广泛的支持与同情。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国内存在的速胜论与亡国论,为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正是基于对世界局势和中国战事的全面深刻分析,毛泽东在中国境况恶劣时,依然对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对革命事业坚定不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