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跨越历史,传唱至今;一曲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历久弥新,长盛不衰;一个在战争年代诞生的炮校文工团,居然是2016年“军改”前总政歌舞团的前身。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着重大关联,他就是朱瑞——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
朱瑞,1905年出生于江苏宿迁(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庄)。1925年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春回国后,先后任中央军委参谋科参谋、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等职,参加了长征。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朱瑞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1939年5月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徐向前赴山东,统一指挥山东、苏北的八路军部队。后兼任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1945年6月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朱瑞不仅是军事方面的优秀人才,而且他还十分重视文艺工作,在战争年代创办了一系列剧团和文工团,在文艺战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创办太行山剧团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这首荡气回肠的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以其激昂的旋律、恢弘的气魄,传承着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坚强意志,80多年来一直响彻中华大地。
这首歌是由八路军太行山剧团创作的。太行山剧团创建于1938年5月,是一支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文艺轻骑兵,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剧团创始人便是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的朱瑞。
1937年12月,朱瑞受中央委派北上太行山,在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玉皇庙创建了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训练所的话剧组和陵川县游击支队的宣传队组成了联合抗日流动剧团,经常在周围村庄上演抗日剧目,很受群众欢迎。1938年4月,朱瑞又在陵川县组建了县儿童抗日宣传队,成员年龄都在11岁至14岁之间。当月下旬,八路军收复晋城,联合抗日流动剧团便回到晋城,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也到达晋城,与联合流动剧团会合。朱瑞在晋城崇实中学热情地接待了联合抗日流动剧团和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并先后在火神庙、崇实中学礼堂观看陵川县儿童抗日宣传队的演出。他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小鬼们演得很成功。”他的赞赏使小演员们十分激动,他又勉励小演员们说:“把文艺当作武器,用革命文艺来教育人民,打击敌人……”一番话话使小演员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后来,他把十多块银元亲手赠给了儿童宣传队,作为队里的活动经费。不久,朱瑞又在崇实中学观看了联合抗日流动剧团的演出,当场赞扬剧团演得好,剧本创作得好,并指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多样化。于是,朱瑞决定将上述两个文艺团体合并,组成一个剧团。
1938年5月4日,太行山剧团成立大会在晋城崇实中学召开。朱瑞在会上讲话:“‘五四’作为太行山剧团成立的日子,是要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太行山剧团的命名是很有意义的,意味着剧团应该像太行山一样雄伟坚强,永远和太行山军民一起战斗在太行山上。要为军队演出,要为人民群众演出,宣传动员一切力量起来抗日,争取最后的胜利!”
新成立的太行山剧团条件很简陋,朱瑞就亲自从部队借来骡子给剧团使用,把部队缴获的绸缎布匹拨给剧团布置舞台,又购买了汽灯、锣鼓、脚踏风琴等设备,还特意申请给剧团配发了枪支弹药,使得剧团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在注重剧团的硬件设施的同时,朱瑞更关心剧团的业务建设。他鼓励文艺战士多演戏、演好戏,特别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太行人民喜闻乐见的节目。他还亲自为剧团编写剧本,从而激发了不少文艺青年的创作热情。太行山剧团在创办后的7年中,排演了大量深受欢迎的剧目,涉及话剧、歌剧、歌舞剧、活报剧、街头剧、秧歌剧以及京剧、晋剧等多个剧种,代表作有《保卫抗日根据地》《太阳出来了》《未成熟的庄稼》《军民合作》等。由冼星海作曲、桂涛声作词的抗战经典歌曲《在太行山上》就是由太行山剧团在根据地唱响的。
太行山剧团在极其艰苦的抗战岁月里,被锻造成为一支鼓舞和激励太行山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战的抗日宣传队,同时也为新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军政文化人才。
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
1939年5月至1943年8月,为适应斗争新形势,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时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朱瑞的领导下,克服环境动荡、物资困难、人员缺乏等种种困难,大力加强文艺工作,使根据地文艺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朱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抗日、宣传革命道理。当时,活跃在山东根据地的专业剧团,既有影响广泛、久负盛名的胶东国防剧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鲁迅宣传大队、耀南剧团等,也有在各地方党政部门的领导下组建起来的胶东孩子剧团、湖西流动剧社、清河剧团、鲁中沂蒙国剧社等地方文艺团体。这些文艺团体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文化大军,他们以文艺为武器,紧密配合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开展教唱抗战歌曲、排演现代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朱瑞要求这些剧团的文艺活动,要紧密配合根据地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如在动员参军时,上演古装剧《木兰从军》;在优待抗属活动中,排演歌剧《抗属真光荣》;在减租减息斗争中,排演了《谁养活谁》;在宣传妇女解放时,上演《老婆婆的觉悟》《王大嫂翻身》,不少妇女看后流下了眼泪,提高了广大妇女的思想觉悟。
今天家喻户晓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诞生于山东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由1940年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歌曲《反对黄沙会》改编而来。
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经常遭到日军“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6月上旬,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区参加反顽战役。文工团成员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此歌在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
1941年3月8日,山东省妇救会姊妹剧团成立,朱瑞对姊妹剧团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向剧团提出3项任务:第一要培养大批的妇女干部;第二要深入群众,组织妇女;第三要向广大妇女和男子进行宣传,以求得妇女彻底解放。姊妹剧团成立后,随山东分局机关、部队活动在沂蒙山区一带,既教群众唱歌,又编写歌曲,他们演出的快板、杂耍、活报、舞蹈、独幕话剧等形式多样的节目,排演的《雷雨》《血泪》等大型话剧,深受部队官兵和农村群众的欢迎,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为了扩大影响,提升演艺水平,根据朱瑞指示,1941年5月17日至27日,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教育处和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一一五师战士剧社、山东纵队鲁艺宣传大队、抗协宣教大队、省妇救会姊妹剧团、突进剧社、突进三分社、黎明剧社等8大剧团,在鲁南根据地渊子崖村举行联合汇演,演出了《回到前线去》《生产大合唱》《伤兵》《十八勇士》等10多个大小剧目,观众踊跃,盛况空前。5月27日下午,汇演举行闭幕式,朱瑞亲自出席并在会上讲了话。此后至1942年间,活跃在各地区的文艺团体,在胶东举行了“十三大剧团联合公演”,在临沭蛟龙湾举行了“三大剧团联合公演”等多场联合演出。这些联合公演把山东敌后戏剧运动推向了高潮。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各剧团、宣传队每到一地,就开始教当地群众唱抗日歌曲,出现了青年、妇女、老人、儿童争相学唱抗日歌曲的景象。山东抗日根据地当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有几百首之多,《八路军》《沂蒙山小调》等民歌更是深受群众喜爱,唤醒和动员了千百万民众投身抗日。
组建炮兵学校文工团
今天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是2016年1月“军改”时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演变而来的。而总政歌舞团的前世今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由朱瑞组建的炮兵学校文工团。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闭幕后,中央曾决定任命朱瑞为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毛泽东和周恩来为此找他谈了话。但朱瑞认为自己在苏联学过炮兵,要求去做建设炮兵的工作。中央接受了他的请求,命他担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
延安炮兵学校创建于1944年11月,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兵种院校,炮校宣传队对外称“怒吼剧社”。学校招收了1000多名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学员,文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极大地活跃了官兵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大家学习训练和杀敌的热情。特别是由延安炮兵学校主创的《炮兵进行曲》,1945年2月一经演出便很快传遍延安等敌后根据地,成为人民炮兵的象征。
1946年初,朱瑞在“怒吼剧社”的基础上,正式组建炮校文工团。不久,炮兵学校进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工团又吸收了牡丹江军区文工团、牡丹江市文工团的新成员,队伍进一步扩大,达到100余人。炮校文工团还组建了一支西洋管弦乐队,由40多人组成,水平很高,可以完整演奏莫扎特的交响曲,在全军颇具影响。
朱瑞对炮校文工团文艺人员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文化自觉、奋发的进取精神,直面火热的生活,创作并演出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文艺作品,为提高炮兵战斗力服务。文工团积极响应,创作了大量歌曲,如《东北民主联军之歌》《人民炮兵上战场》《辽沈战役组歌》等,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部队官兵尤其是炮兵部队的战斗精神。由炮校培养训练出来的东北炮兵部队也成为解放战争时期全军最强大、最有战斗力的一支炮兵部队。这成为我军历史上文化工作激发战斗力的典范。1946年11月,炮校文工团创作主力李伟跟随炮校坦克大队参加了我军首次步、炮、坦协同作战攻打吉林靠山屯的战斗,他冒险伏于坦克炮塔后,跟随部队冲向敌阵,目睹了我军坦克的巨大威力。战斗结束后,李伟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坦克进行曲》,这首歌在1949年开国大典分列式时,被选定为坦克兵方队伴奏曲。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成立炮兵司令部,与炮兵学校首脑机关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朱瑞任司令员兼校长。炮校文工团同时也称炮兵文工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文工团。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不幸牺牲。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文工团改称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文工团,进一步发展到24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四野特种兵文工团被全部划到了总政。1951年3月,四野特种兵文工团与华北军政大学文工团、装甲兵文工团共同组成总政文工团。1953年,在总政文工团的基础上组建了总政歌舞团,原炮兵文工团的人员仍是主体力量。
原载:《党史纵览》2020年第7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