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战时共产党员 > 内容正文

虽死犹生谢子长
来源:学习时报   2021-11-16 11:28:50

  1939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将一位烈士的遗骸移葬于其家乡枣树坪。毛泽东先后两次为其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这位烈士,就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

  谢子长,1897年生,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投笔从戎、立志“以武装打垮旧世界”的谢子长,来到政治倾向进步的石谦旅的一个团里任连长,并在该团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建立中共特别支部。他对士兵们的生活关怀备至,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以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深得大家的拥护与爱戴。谢子长率部驻防安定时,还十分注重维护军民关系和群众利益:不侵占民房;公审当地大土豪,为贫苦工农平反冤屈,并宣布废除苛捐杂税……这些举措,使土豪敛迹、贪官胆寒,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谢青天”。

  1927年10月,谢子长组织领导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指挥。1931年10月,他和刘志丹等将南梁游击队和陕北游击支队合编为西北反帝同盟军,第二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

  1934年,谢子长任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这年8月,在河口战斗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前线指挥作战,不幸胸部被敌弹击中。虽然身负重伤,但他坚持不下火线,忍着剧痛指挥作战,直至部队大获全胜。此后,谢子长不愿离开自己心爱的战斗岗位,仍旧带伤坚持工作。同志们担心他的伤势,却谁也说服不了他去歇一歇、养一养。这年九十月间,谢子长自感身体实在支撑不住,才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离家不远的杨道峁村休养。养病期间,他仍不忘关心游击队的战况和战士们的生活。

  快到春节时,谢子长伤势日趋严重,外甥去看望他,他记挂的还是那些战士们:“兵们怎么过年?”外甥说:“已准备肉和白面。”谢子长嘱咐道:“一定要让同志们吃好些!”他还悲痛地说:“我给老百姓做的事太少了!”1935年2月21日,由于病情恶化,谢子长不幸与世长辞,时年38岁。

  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及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为谢子长烈士修建了陵墓,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公葬仪式,毛泽东第三次为其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

  (摘自2021年第1期《党建》,原标题《毛泽东三次题词纪念的“谢青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