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战时中国共产党 > 内容正文

名将张震中枪为不误指挥把子弹留体内十年
来源:《张震回忆录》   2016-04-16 11:02:56

  打开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张震回忆录》第257页,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述:1946年2月,“乘休会之机,我去了一趟淮阴。一年前,在萧县祖老楼战斗中,我右上臂负伤,老是隐隐作痛。因这里的仁慈医院有较好的设备,所以上门求医。医生给我作了X光透视,说子弹横在肩胛之下,需动手术取出来。我一时难下决心,觉得时局多变,大规模内战随时都可能爆发,还是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3个月后,战争果然来临,无暇再顾。就这样,这颗子弹留在我身上10个年头,伴随我度过了整个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我调到北京后才取出来,由龄松(笔者注:张震夫人)保存。我想,这是留给孩子们最好的‘遗产’”。这段记述轻描淡写,张震没有把自己负伤当一回事,而这背后有着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祖老楼是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西南一个较大的集镇,坐落在311国道徐州西南60公里处,抗日战争时期,属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1945年2月中旬,时任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兼十一旅旅长、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的张震,接到报告,驻守徐州的日伪军将集中兵力,“扫荡”刚恢复不久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他当机立断,亲自率领十一旅三十一团从涡阳龙山地区北上,同时命令活动在萧(县)宿(县)永(城)地区的三十二团、萧县独立旅和县总队等部做好战斗准备。并于2月15日,抵达萧县崔口、丰庄、张阁一线集结待命。

  第二天,驻徐州的敌伪军两个团附骑兵一部,在驻守萧县县城等地的2000多名敌伪军配合下,沿徐(州)永(城)公路进入豫皖苏抗日根据地“扫荡”。张震率三十一团、萧县独立旅等部在祖老楼一线正面阻击,仗打得很激烈。为尽快粉碎敌人的“扫荡”,张震亲临前沿阵地,用望远镜观察敌情。不料,一颗子弹突然飞来,正打入他的右肩胛下,顿时鲜血直流,染红了他的上衣,这是他参加红军以来第五次负伤。在场官兵都劝他赶快下去疗伤,张震却满不在乎地说:“这点小伤算个啥!”他一边让随军医生包扎伤口,一边指挥奉命赶到的三十二团和萧县总队,从两侧对敌人实施攻击。经过我军三面强攻,敌军节节败退,新四军官兵乘胜追击,越战越勇,迫使残敌向徐州潜逃。此战,共毙伤敌伪军5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0挺、步枪300多支,拔除了祖老楼、青龙集两个日伪军据点。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