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战时中国共产党 > 内容正文

中国共产党怀化地区党史大事年表(抗日战争时期)
来源:作者:中共怀化地委党史办   2014-12-20 17:07:45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旅人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称为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不久,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在全国抗战形势的影响下,我区溆浦、会同等地一批在长沙、常德读书的学生,纷纷回到家乡,与当地进步青年一道宣传抗日。年底和翌年初,溆浦翟根甲先后几次派人去长沙八路军通讯处寻找党组织,听取省工委对建立溆浦县委和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指示。10月,省工委决定设立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机关设在沅陵。武汉沦陷后,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一度迁沅陵。湖南大学、民国大学、国立师院以及省内外一部分中学分别迁入辰溪、溆浦、沅陵和洪江。与此同时,党领导的一些文化单位也相继迁来沅陵和辰溪等地。这为怀化地区带来了战时的繁荣。党在全区的工作也非常活跃地开展起来。溆浦、沅陵、辰溪三县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党的县委,麻阳、洪江、晃县等地先后恢复和建立了党支部。1939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派聂洪钧、于刚到沅陵。召开中共湘西工委扩大会议,所辖各县党组织代表20多人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青年工作会议精神,调整了湘西工委领导成员。会后,工委成员分别到湘西各县整顿党的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和外地来怀化的群团组织一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一是创办报纸刊物;发表抗日文章。当时,党员以合法身份主编的刊物有《中苏》半月刊和《时事动态》。翦伯赞在沅陵和溆浦期间,曾在《中苏》半月刊上发表民《论目前湘西民众救亡活动》等十余篇文章。《时事动态》经常转载《新华日报》和《救亡日报》等报刊上的重要文章。党直接领导办的报纸则有田汉、廖沫沙主编的《抗战日报》和溆浦县党组织创办的《呼声报》。这两份报纸发表了大量抗战文章。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论新阶段》就是通过《抗战日报》首次在湖南转载的。二是开设书店,经销抗日书籍。当时,在怀化地区开设的书店,有沅陵的“新路”、“乐群”、“生活”,辰溪的“新知”和溆浦的“生力”。这些书店不仅积极销售马列著作和抗战书刊,还成为党组织的活动据点,为抗战时期湘西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组织群众团体,宣传全民抗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区各地成立了诸如“读书会”、“妇女会”、“反侵略协会”、“歌咏队”、“一致抗敌宣传队”(又名“一致剧社”)等民众团体。通过座谈、演讲、歌咏、演戏等形式,揭露日本侵略者的凶残面目,激发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如“一致抗敌宣传队”在沅陵公演的《古城怒吼》、《寨上风云》等话剧,在抗日救亡活动中起了极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四是筹集枪支弹药,发展抗日武装。如1938年春,共产党员陈策(曾参加红军)从晋西北回到辰溪,不久担任辰溪抗日自卫团副团长。同年10月,他派人到长沙国民党省政府领取枪弹,很快组成拥有1300多人的常备武装力量,以抵抗日本军队南侵。

  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分共、限共、溶共的反动方针,并蓄意制造了一系列武装磨擦事件。“平江渗案”之后,湘西工委的工作也遇到极大的困难。遵照中央关于“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精神,全区党组纵和党员及时转入地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