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砥柱中流 > 战时中国共产党 > 内容正文

中共长沙党史大事年表(1937年)
来源:湖南省图书馆   2015-01-24 11:51:07

  1937年

  7月9日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长沙报纸以大字标题披露日军侵华罪行,呼吁全国迅起抗击日寇。接着,省会各界纷纷通电,要求国民党政府迅速宣布抗战。铁路、邮电、铅印、染业,矿业工人致电前线将士,声援慰问,捐薪援助。长沙自治女校、育英小学、含光女校等中小学校组成募捐团,积极向各界募捐物资。

  9月初 吕振羽、翦伯赞、谭丕模、张天翼、李仲融、陈润泉等外地来长沙的知名人士和刘道衡、赵君实等取得联系,联络从京、津、沪、汉来长沙的学生党员、进步人士和长沙文教界的党员,在中小学师生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创办了以肖敏颂等主编的《前进》周刊,以杨荣国等主编的《民族呼声》旬刊,以黎澍、张天翼主编的《大众日报》和以廖申之、唐荣前主编的《现实》旬刊,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方针。

  10月17日 由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发起组织的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文抗会),在长沙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大礼堂进行成立大会。吕振羽、田汉、翦伯赞、廖伯华、张天翼等23人为理事,曹伯韩、谭丕模、魏猛克等11人为候补理事。通过了《文抗会简章》,并通电慰劳前方抗日将士,响应对日经济绝交,声讨日军践踏中华民族文化的罪行。文抗会以组织讲演队、歌咏队、街头剧团、壁报团、慰劳队、难民指导委员会、读书会、时事座谈会、战时常识训练班及创办《抗战文化》、《农村周报》、出版《抗战小丛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年底,文抗会会员发展到800多人。

  11月下旬 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湖南分会,改名湖南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国民党省主席张治中的夫人和女儿先后担任会长,会中建立中共党支部。该会创办《湖南妇女》半月刊,开办妇女训练班,建立伤兵俱乐部,还创办儿童保育院、难民妇女缝纫厂,收容沦陷区儿童、妇女。

  12月9日 徐特立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身份,王凌波以上校主任身份,来到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通讯处初设蔡锷路徐祠巷,后迁寿星街二号。通讯处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斗争;动员民众募集物资,支援抗日战争;同时,为秘密恢复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创造条件。

  12月上旬 任作民来长沙,在中共湘江特委的基础上建立中共湖南特委,任作民任书记,袁仲贤、罗其南任常委。湖南特委整顿了长沙铜官等地组织,并在浏阳等地开展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至年底,长沙已恢复和建立了党的组织。

  12月16日 徐特立应文抗会邀请,在长沙银宫电影院讲演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总结了前段抗战的经验教训。25日,徐特立又向群众宣讲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民众组织和武装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心,保卫家乡,抗击日本侵略者。

  12月19日 在徐特立、任作民指导下,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在长沙成立。覃振为会长,吕振羽、翦伯赞等17人为理事,翦伯赞等为常务理事。不久,协会中成立了中共支部。协会经常地组织时事座谈会,还举办了俄文补习学校,出版《中苏》半月刊、《中苏小丛书》等。

  12月 宁乡第一女校师生开展为前方抗日将士募捐寒衣活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