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共永绥县委活动遗址位于花垣县城上十字街原永绥女子小学。
1939年2月,在乾城入党的国立八中教师刘毓璜和学生翟贵勋转到八中永绥分部任教、就读,他们在八中发展了教师王向明和学生李逾冬等人入党。开始时与八中校本部党组织联系,以后单独成立党小组,由翟贵勋负责。1940年上学期,在保靖入党的杨宗珍回永绥担任县立女小校长,秘密建立了县委,杨宗珍为县委负责人,翟贵勋为县委成员。不久,湘西工委介绍金汉虚来永绥暂避,他被聘为女小教员,参加县委工作。永绥县委辖县立女小、国立八中、茶洞3个党小组,先后有20多名党员在本地活动。
当时县委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组织党员学习。保靖和永绥县委曾在两县交界处召开会议,联系本县的实际情况,学习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论持久战》等著作,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二是党员刻苦钻研理论书籍。如金汉虚在永绥、保靖的半年多时间内,阅读了外文版《列宁传》、《联共(布)党史》、《论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通俗辩证法》等理论书籍及大量中外文艺书籍;当时党员阅读的书籍还有《共产党宣言》、《支部工作纲要》、《论新阶段》、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以及苏联文学作品《童年》、《母亲》、《铁流》、《夏伯阳》等等。三是通过编报刊、举办时事政治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宣传发动工作。永绥县“反侵略支会”创办了《反侵略》半月刊。1940年6月,永绥县委负责人杨宗珍在鲁班庙(在县城小北门,床单厂)泥木工人集会上,作了《一个战争,两个立场》的公开演说。第二天,她又在民教馆举办的时事座谈会上,作了《国际反侵略的形势报告》,使听讲的各界人士耳目一新。四是团结各阶层和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永绥县立女小教员和学生在县委负责人杨宗珍的领导下,进行了演戏剧、义卖等活动,共产党员杨庆龙曾在茶洞下层劳动人民中做工作。还组织了声讨大汉奸汪精卫的游行,金汉虚画了一幅汪的大像,抬上街头游行,声势十分浩大。
1941年3月,永绥县委杨宗珍等3人因叛徙告密,被驻永绥的湘鄂川黔边区清剿总指挥部关押3个月,后经保释出狱,永绥县党组织停止活动。
抗战时期中共永绥县委活动遗址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己破坏,现仅存两间残破的砖木结构房屋。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