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将领口述 > 内容正文

百岁老红军讲抗战故事:我在正太铁路“打火车”
来源:中国空军网   2016-02-22 10:44:49

  百岁老红军、空军石家庄红军路干休所离休干部刘自双。

  我是四川巴中人,1915年9月出生,1933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全面抗战爆发后,我所在的工兵连隶属八路军129师,师长是刘伯承。当时部队开到敌后,在山西侯马登上火车,在阳泉下车后化整为零,以排、班为单位分开打游击。到后来从和顺打到武安县,排长带着我们一个班的人建立了一个工作队,分散到群众中间开展工作,主要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政策。

  刘自双旧照。

  我们一边动员年轻人参军一边白天黑夜地活动,打火车、打炮楼,对日本鬼子的袭扰一刻也没停。四五年间,我们打了大大小小近百次战斗,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达到两个团的兵力,于是整编组建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军分区38团、39团,我担任39团团长。

  在敌后正太铁路打火车那几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活捉日本天皇亲戚铃木川三郎那场战斗。

  1949年刘自双参加伏牛山剿匪留念。

  1944年冬的一天,二分区首长派侦察队5名侦察员来找我,说得到情报有日本重要人物到来,跟我商量打火车。“打火车就打火车!”我当时是寿阳、西阳、平定3个县的县大队大队长兼武工队队长,虽一直在正太铁路沿线活动,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但具体怎么打要有战术,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让火车轨道错位,中间有几公分宽的缝隙,火车驶到这里必然脱轨停车。

  战斗方案敲定后,我们把袭击地点选在两座大山交汇地的山沟沟里。我把人员分成几个行动小组,先把铁轨撬开一条缝,然后派出侦察员到前沿侦察,其他的一百多人顶着寒风,埋伏在南北两边的山坡上。

  “哐当、哐当……”火车越来越近。侦察员报告:“是客车,车上有日本人,也有中国学生,好像岗哨比平时多,粗略估计有四五十名日本兵押车,肯定有重要人物!”我们准备好手榴弹,等待时机。火车开到脱轨处突然减速变慢。我一看车上的鬼子已有察觉就果断下命令:“打!”

  火车歪歪扭扭地往前走了一段就停了下来,南北两边山上枪声响起,手榴弹也甩了上去,火车皮燃起了火,车厢里的人乱作一团。鬼子见中了埋伏,放了几枪就从北边的门逃跑了。车上有人喊:“我们是老百姓,我们是学生。”听到喊声我们就不再开枪,冲了上去,抓了几名日本人,收缴了一些武器弹药,就赶紧往山里撤。

  刘自双年轻时的留影。

  虽然对鬼子恨之入骨,但我们不能杀俘虏,只能带着这几个日本人跑,刚撤不到半个小时,寿阳和阳泉的鬼子就赶来增援,进行地毯式大“扫荡”。附近多个据点的日本兵集体出动,大“扫荡”持续了三天三夜。当时,妻子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儿子正在老乡家里,听到鬼子“扫荡”的消息,就在老乡的指引下带着孩子跳进了一个隐蔽的地窖。原以为“扫荡”很快就会结束,不料这么久。幸好地窖里有一个瓦盆,积了满满一盆水,这一盆水成为妻子和孩子的“救命水”,三天三夜既没有被鬼子发现,也没有因喝不到水而危及生命。

  天黑前,我们赶进山里,把俘虏藏进山洞抓紧时间审讯。为保住性命,这些日本人主动交代,其中有一个人是天皇的亲戚,叫铃木川三郎。见抓到了“大鱼”,我们赶紧把他们送到二分区,听候处理。

  

  刘自双一家合影资料图。珍惜幸福保家卫国,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是如今这位老战士最大的期盼。

  这次战斗是我直接指挥、研究策划的,这段打火车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视剧。与当年在战场长眠的战友相比,我已活了100周岁,见证了民族复兴的步伐,见证了国家、军队的飞速发展,已经很知足了。重提这段历史,就是想让国家和军队的新一代了解那段苦难历程,珍惜幸福,保家卫国,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