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将领口述 > 内容正文

百岁老兵孙恒之回忆腾冲战役的峥嵘岁月
来源:常州文明网   2017-03-23 11:21:17

百岁老兵孙恒之。

孙恒之最珍贵的荣誉勋章。

孙恒之亲手绘制的军旅征战图。

“硝烟未尽,敢死队就上去了,我随后带领全连战士猛虎般冲进腾冲城。”一位已百岁高龄的老人在谈起自己的抗战经历时,仍然显得很激动。

这位老人名叫孙恒之,江苏溧阳人,原黄埔16期的国军中校,在“七·七”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在南昌参军,先后参与了兰封会战、武汉保卫战、腾冲攻坚战等多个战役。老人还特意绘制了一张自己的军旅征战图,1米见方的白纸上清楚地记录着他当年参军、战斗、休整、学习的每一个地方。这散落在大半个中国土地上的一个个地名,还有这些地名下的一段段说明,都是老人南征北战的见证,都是血与火的回忆。而其中,腾冲就是最浓墨重彩也是最悲壮的一笔。

黄埔军校同学会证。

孙恒之老人保存了70多年的美式地毯。

孙恒之赵敬和夫妇1947年在沙市军部合影。

抗日英雄孙恒之和妻子赵敬和。

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向滇西战略要塞腾冲发起反攻。孙老时任重机枪连连长,其所在预备第二师任右翼军,主攻腾冲。“腾冲是座小城,方圆不过3平方公里,它的周边有宝峰山、飞凤山、来凤山。距城最近的是城南的来凤山,山峰比腾冲城高出100多米,登上山顶腾冲城尽收眼底。要攻打腾冲城,必须拿下城外的几座小山。”“来凤山久攻不克,部队死伤近千人,我们连阵亡40多名战士,1个排长,一个副连长。”孙老谈起牺牲的战友就伤感不已:“那个牺牲的副连长叫周楠,湖南人,是我黄埔16期的同学。战前安排他负责全连伙食,不要上一线。他不乐意,我就给他讲后勤保障的重要性,说通了他。我还对他说,如果我在一线打死了,你接我的班,我们连一定要打出威风,不能让兄弟部队笑话。最后他接受了安排。”70多年前的往事,老人历历在目。“他最后一次送饭是在一个黄昏,如血的残阳染红了滇西的高山大树。那几天在陈纳德空军支援下,我们眼看就要攻上山顶了。他把饭递给我时,和我开玩笑说‘你还没有死,我还想接你班呢。快攻上去了吧?你吃饭,我帮你打鬼子。’我说‘你小心,鬼子枪法很准的。’他说‘没事。’随手拿了颗手榴弹……”“我正吃着饭,只见他从战壕中飞身向上一跃,使劲把手榴弹扔了过去。几乎同时,骤然响起一阵‘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枪声未了,他一头栽倒在地。一切发生在瞬间!我扔掉碗,抢步上前一把抱住他,他腰部向上中了日军5发机枪子弹,伤口大如酒盅,股股热血像泉水一样往外涌,脸转眼间就变成了蜡黄……”孙老谈起牺牲的战友就伤感不已:“这样的故事太多了……”

“攻打腾冲城,我军是四门同时发起猛攻,我们加强团负责攻打北门。”“城墙失守后,虽然不少日军指挥官们死于美军战机的轰炸,但腾冲城内的日军士兵各自为战继续抵抗。他们利用城内建筑物与我们展开逐墙逐房的巷战。”“那时,条件很艰苦,后勤供不上来时,我们的战士只好饿着肚子打仗。”攻城战历时42天,远征军收复腾冲,全歼城内的日军,为把日军赶出国门铺平了道路。第20集团军9000多名将士为国捐躯,而孙老的机枪连也只剩下40人。“城里到处是烧焦的尸骸、弹壳、冒烟的断壁残垣。城里房屋破坏殆尽,片瓦不存,满目疮痍。巷战一个多月,城里到处可见血肉模糊的尸体:胸前中弹的;背后中刀的;被炮弹炸死的;双方扭着脖子倒在一起的;彼此把刺刀刺进对方胸膛的……所有这些,随处可见。腾冲的每一寸土地都被血浸染过了。”

老人说,他在世之年很想去腾冲看看牺牲的战友,听说政府已在原来这些牺牲的战友们陵墓基础上,又进行了修缮和保护,所以,只要还能活动,总想去看看他们。(常州文明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