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河南志愿者在行动 > 内容正文

探望慰问豫籍抗战老兵西南行——贵州篇
来源:通讯员 沧海   2020-08-31 15:58:01

  贵州是我们本次探望豫籍老兵“向西南”活动的最后一个省,同时也是本次活动要探望豫籍老兵最多的省。

  与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会饶伟副会长一起从古蔺裴荣高老兵家出来,就意味着我们结束了本次“向西南”活动四川大区的探望,也意味着我们将要与三天来陪同我们探望慰问的饶伟副会长以及泸州团队说再见了。男人们之间的告别丝毫不拖泥带水,纵有太多的情义也依然干脆利索。两队的车辆同时驶入同一条高速,在一架互通立交桥上,两辆车同时鸣响的长笛声喊出最深厚的友情与告别,一个驶回泸州,一个驶往下一个目的地——贵州。

  按计划我们贵州的第一站是毕节,这里有两位我们河南籍的抗战老兵。到达毕节安顿好住处,与当地志愿者联系会合后我们找到一家面馆。这是一家专营当地名吃脆哨面的面馆,此面虽然非彼面,但离家多日看到专业的面馆我们依然备感亲切。为节省时间大家在一起边聊边吃,听毕节团队的负责人陆祥给我们介绍两位豫籍老兵的情况,约好明天上午一起探望的时间。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我们看到了王德春老人,王老因身体不适在这里住院治疗。当听到说我们是从河南来的,他指着我们分别问你们是河南哪里的,言语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据王老本人讲,他的老家在济源,1944年冬天被卖壮丁加入到国军第八师二十二团,从河南坐火车到西安,再坐飞机到云南,经过贵州到广西。1945年9月3日的晚上,他们听到了日本鬼子投降了。随后跟随部队到广东接受日军投降,后又坐车进入香港到达九龙。虽然听力有点问题,但交流过程也没有太大的障碍,叙述中王老声情并茂思路清晰,讲到抗战胜利时情绪高昂澎湃。

  问起王老老家还有什么人,有没有回过河南老家。王老说家里还有一个82岁的弟弟,之前已经有过五次回家的经历。当志愿者微尘将红包递到他的手里,告诉她这是来自老家的致敬金时,手举红包,连声说谢谢了,谢谢了!

  告别时王老站起身来双手合在一起,不停的说谢谢了,谢谢了,然后举起右手喊了声敬礼,一个标准的军礼在一个接近百岁的老人身上跃然出现,那一瞬间带给我们许多的感动。等我们走出病房很远时,看到送出病房的王老一直挥手与我们告别。







  93岁的老兵张文勋身患哮喘,说起话来已经非常吃力。年轻时在冀鲁豫专区一纵队一旅,先是在四团后来又去了六团,抗战期间转战于冀鲁豫周边。当问起张老老家还有什么人时,张老说早就没有啦,而且出来后也一直没能再回过老家。

  理事长三乐对张老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5周年,我们从河南来的老乡给我们河南的抗战老兵送上一份致敬金。从志愿者白杰手中接过红包,张老连声说谢谢!

  与张老告别时,张老拉着三乐的手依然不舍,一直走到门外才松手,三乐伸手抱着张老,二代人相拥后挥手道别。





  驱车继续我们探望的下一站六盘水市,当地志愿者团队的张大哥早已在约定的地方等候,因为时间还早,我们一起直接探望居住在这里的豫籍抗战老兵刘振文。

  91岁的刘振文老人原籍河南滑县,14岁跟着部队成为一名小八路。曾在淇县北方局党校参加分别由各地抽调来的五个连队举办的学习班。当志愿者告诉他今天是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投降的日子时,刘老伸出手打着节拍吹起了冲锋号。


  从六盘水到贵阳260多公里,时间需要近四小时,为了不影响下面的行程。晚饭后与当地志愿者交流后我们选择趁时间还不晚向贵阳方向走,在中间找个地方住下后可以方便安排后续的时间安排。六盘水的朋友们尽情挽留,希望我们能够在这里留住一晚。讲真,凉都六盘水的确是名不虚传,8月间在河南正是一年中最难受的桑拿天,就算不是很热也会汗流浃背。而我们在这里却感受到了舒爽与清凉,即使是在阳光下也丝毫没有烈日当头的感觉,这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个极大的诱惑。考虑再三后我们还是与当地志愿者做了告别。虽然没有选择留下,但这份盛情和声音我们时至今日依然响彻耳边。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张良华大哥,前一天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今天下午就一直陪着我们,除了看望慰问豫籍老兵刘振文,还带我们参观了六盘水市明湖湿地公园。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天下志愿者是一家的至理名言。在这里祝福张良华大哥早日康复,希望有时间来我们河南兄弟再相聚。

  第二天上午我们赶到贵阳的清镇,贵州团队负责人李建华早已在此等候。提起李建华,在全国关爱抗战老兵这个圈子里那可是一位大哥级的人物,人称“李团长”。这个先按下暂时不说。与建华大哥会合后已经中午,一阵寒暄建华大哥带着我们来到他生活的地方,然后告诉我们说,接下来的行程都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你们今天就在这里休整一下。然后开上自制的游艇带我们游览贵阳著名的红枫湖风景区。

  在船上建华大哥终于自己揭开“李团长”的由来。还是少年的李建华在湖里游泳时发现一些人身上有非常显眼的伤疤,到后来知道这些人曾经是国民党军官,身上的伤疤是在抗战期间同日本人打仗时留下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他认识了越来越多的老兵,对他们参加抗战的经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那部分被湮灭的抗战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05年,他发起组织 “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开始在全省各地以及云南缅甸寻访和帮助抗战老兵,这就是“李团长”的由来。建华大哥介绍完后,河南团队理事长、本次活动领队三乐说:这次向西南豫籍抗战老兵探望活动就是向贵州团队学习而来,我们进入贵州后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建华大哥的帮助和支持。

  在清镇稍做休整,第二天我们穿过贵阳向北去往遵义崔德胜老兵家。据崔老家人和当地志愿者介绍,崔老生于1919年,河南省南阳市西关白果园人。193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山西中条山、太行山与日军作战,后随部队转战驻防洛阳、西安、重庆等地。建国后定居遵义,在遵义碱厂工作,1979年退休。

  已经101岁的崔老身体每况愈下,思维和交流都已显露比较困难的状态,我们探望他的时候都是在用文字唤醒他的记忆,虽然很吃力,但还是认出了回南阳,并且用含糊的声音说出来“回南阳”三个字。听到崔老的心愿后,三乐理事长问身边的的亲属崔老家中还有什么人,有什么具体的信息。听到亲属说崔老老家南阳市西关白果园已经变成小区,早已探听不到老家的人去了哪,只知道家里还有个兄弟。获悉这些信息后,三乐马上打电话给南阳的朋友让他们这两天仔细打听一下。第二天南阳那边很快反馈信息,老人亲属已经找到。考虑到崔老的身体不宜做长途旅行,正在安排老人的亲属前往遵义探望崔老。



  从遵义返回贵阳,慰问团成员来到王鉴廷老兵的家。一进门看到王老躺卧在沙发上,家里专门请来的护工正在帮助王老进餐。等王老进餐完毕后志愿者们围了上来,大家共同表达了对王老身体的关切与祝福。当听到这些探望他的志愿者就是每年给他寄送新年礼包的河南老乡时,吃力的拉着志愿者的手说:明年就不要再寄了,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三乐拉着王老的手给他说,你还很好,要坚持,加油,我们明年还要寄给你。王老点点头,吃力的伸出大拇指。





  从王老家走后的第三天我们收到家属的信息,王鉴廷老兵安详“归队”。听闻信息后探访团成员唏嘘不已,在表达对王老哀思的同时,也对我们在王老临终弥留之际能有机会探望到他而欣慰。

  制定本次慰问计划时贵阳共有豫籍抗战老兵12位,出发时收到当地志愿者发来信息李玉林老兵“归队”。出发后的第三天,同样是定居在贵阳的豫籍抗战老兵郭子俊“归队”。中途又经历王鉴廷老兵“归队”。一个计划,20天的行程。我们经历了三位老兵的离世归队,这让我们从内心中感受到我们还需要加快探望的步伐。

  黔东南是本次探望慰问活动的最后一个地区,都匀和凯里分别定居着张同友、张朝荣、张学礼、谢金章等四位豫籍老兵。

  在张学礼老人家,志愿者白杰给张老演唱了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张老边听边点着头打着节拍。张老的儿子也用一首鸿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看着演唱完毕后张老儿子眼眶中的泪水,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些定居在外面的河南老乡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结束凯里的探望慰问任务也就意味我们本次向西南任务的完成。凯里的志愿者很用心的在当地找了一家极具民族风情的餐馆,两地志愿者们在这里尽情的畅谈,饭后大家依然未能尽兴,驱车来到凯里一处网红打卡地,唱歌欢笑,近20天的时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放松过。陆老三、空谷幽兰、小琍、小徐、小姜,我们记住了凯里也记住了你们。当最后一曲等到明年这一天结束时,志愿者们含泪告别。



  至此,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与河南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公益团队联合进行的“向西南”豫籍抗战老兵慰问活动圆满结束。(图文:依风逍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