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公益 > 志愿者在行动 > 河南志愿者在行动 > 内容正文

一块残碑六年追寻 那是一段血火记忆——河南公益团队深寻抗战历史,铁山阻击战烈士公墓残碑现世
来源:志愿者游客、苹果、沧海   2024-12-23 14:31:54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河南公益团队和舞钢志愿者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寻找挖掘,2024年12月20日,一块流失数十年的豫南会战抗战阵亡官兵墓碑,在河南省舞钢市的一处荒野地下挖出。 挖出的墓碑已严重损毁,这是墓碑的上半部分,石碑上刻有繁体碑文“陆军第壹百……”字样清晰可见。正楷,宽厚有力,每个字有手掌大小。墓碑宽64公分,厚18公分,长109公分。由于时间跨度太久,竖行小字碑文目前无法辨认,有待进一步技术处理,墓碑的下部分和底座有待继续寻找。期待完整的抗日墓碑早日重见天日。

  该墓碑是非常珍贵的抗战历史文物,此墓碑的发现,对研究抗战历史,宣传抗战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该墓碑为,中国正面抗战22次大会战之一的豫南会战最为惨烈的铁山阻击战1068位阵亡官兵公墓墓碑,因种种原因,流失掩埋地下数十年。

  “铁山阻击战”是1941年初在舞钢境内爆发、豫 南 战 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当时,日 军于广水、信阳等地集结十几万军队,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悍然发动了“豫 南战役”。国 民 革 命 军110师330团负责防守刘山、大石门山、铁山一线。日 军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大炮和骑兵。团 长陈钦文率部将与敌鏖战5个小时后不得已撤退,为吸引敌人,给大部队转移争取更多时间,陈钦文与大部队撤退方向背道而驰,日军一路尾追,边打变边撤,最后牺牲在武功北。

  据《舞钢抗战史》等档案资料记载,此役歼敌3000余人,陈钦文部1068名将士壮烈殉国。少将团长陈钦文是铁山阻击战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年仅33岁,牺牲时,其儿子才刚刚出生6天。

  附近百姓感念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血染山河的壮举,自发组织起来,从各个战场把残缺不全的将士遗体搜寻在一起,用牛车拉到将军墓寨铁山东麓的山坡下埋葬,除陈钦文团长单独一个墓穴外,其余将士被集中埋进六个大墓穴内,为了让后人记住这些英烈,当地人将其称为“万人坑”,此名字一直沿用至今。铁山阻击战结束后不久,110师师长吴绍周在此为牺牲的1068位将士们题写“阵亡将士公墓,立碑纪念。铁山抗日战斗牺牲最高长官陈钦文,时任上校团长,为国共双方共同认可的革命烈士,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公布的著名抗日英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